一种用于纸质的多功能保护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8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特别是一种用于纸质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保护液,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小檗碱接枝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纸质的多功能保护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特别是一种用于纸质的TMP

DCMC

BBR

NH2/纳米 SiO2/玉米淀粉磷酸酯多功能保护液。

技术介绍

[0002]纸质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记录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据统计,全国现有古代纸质文献总数超过3000万,而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纸质文物正遭受着老化、氧化、酸化、微生物降解等病变。酸是纸张老化的主要原因,酸性越强,纸张的水解速度越快,纸张老化宏观上表现为变色、变脆,微观上表现为纤维素结构的破坏,机械性能下降。纸质文件或纸质艺术品由于其有机成分和吸湿性,很容易滋生微生物,且微生物可以深入纸张的微观结构,导致酸腐蚀、酶降解和机械性能不可逆转的下降。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虽显著,但它们对纸张材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究一种无毒环保,并集防霉抑菌、脱酸、加固、抗紫外于一体的多功能纸张保护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纸质保护的TMP

DCMC

BBR

NH2/纳米SiO2/玉米淀粉磷酸酯多功能保护液,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功能保护液在加固纸张的同时,还赋予纸张一定的防霉抑菌性能,并充分利用了纳米SiO2无机材料抗紫外线的优势,可有效解决纸质文物保护液无法同时进行集纸张脱酸、加固、抑菌防霉及抗紫外于一体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纸质的多功能保护液,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小檗碱接枝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1

3份,改性纳米SiO
2 27

54份,玉米淀粉磷酸酯35

66份混合均匀制成;
[0005]所述的小檗碱接枝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
[0006]将盐酸小檗碱(BBR)与2,4

二甲氧基苄胺混合,并于120℃、1500r/min 条件下磁力搅拌8h,冷却至室温,得第一混合液,将丙酮加入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完全,抽滤反应液,洗涤,干燥,得化合物A;
[0007]将化合物A、甲醇、质量分数为75%的浓盐酸混合,室温下搅拌5

6h,抽滤反应液,沉淀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BBR

NH2;
[0008]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于三分之一的第一去离子水中,并于35℃、 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11

13h,得第二混合液,向第二混合液中加0.11g/mL 的高碘酸钠溶液,得第三混合液,用1mol/L的硫酸将第三混合液的pH调节至 3.0,并于35℃、1500r/min、无光条件下搅拌4h,将产物倒入第一无水乙醇中沉淀、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双醛羧甲基纤维素(DCMC);
[0009]将制得的DCMC、甲氧苄啶(TMP)、三分之一第一去离子水混合,得第四混合液,用
1mol/L的强酸或强碱溶液将第四混合液调pH为5

7,于30

50℃、 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24h,将产物透析48h,冷冻干燥24h,得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TMP

DCMC);
[0010]将制得的TMP

DCMC、BBR

NH2、余下的第一去离子水混合,得第五混合液,用1mol/L的强酸或强碱溶液调第五混合液pH为4

6,于30

50℃、1500r/min 条件下磁力搅拌12h,将产物透析48h,冷冻干燥24h,得 TMP

DCMC

BBR

NH2;
[0011]所述盐酸小檗碱(BBR)、2,4

二甲氧基苄胺、丙酮、化合物A、甲醇、浓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第一去离子水、0.11g/mL的高碘酸钠溶液、第一无水乙醇、DCMC、甲氧苄啶(TMP)、BBR

NH2的重量体积比为:7.4: 15:40

50:3:40

50:3:1:60:10:40

60:0.2:0.19

0.38:0.16

0.28,重量体积比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
[0012]所述改性纳米SiO2是由以下体积比计的:硅酸四乙酯(TEOS)5

7ml、第二无水乙醇50

70ml、蒸馏水7

9ml、第三无水乙醇20

40ml、3

(2

氨基乙胺基)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791)1

2ml制成;
[0013]其中,将硅酸四乙酯(TEOS)、第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液体a;将蒸馏水、第三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液体b,室温、1500r/min磁力搅拌下将液体b 逐滴加入液体a中,滴加完毕,得第六混合液,用1mol/L盐酸将第六混合液的pH 调节至4,搅拌2h,向第六混合液中逐滴加入3

(2

氨基乙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791),滴加完毕,室温下搅拌2h,置于空气中陈化至均匀、透明的凝胶,冷冻干燥24h,得改性纳米SiO2粉末;
[0014]将玉米淀粉磷酸酯与第二去离子水混合,并于60

65℃下糊化1h,得液体c;所述玉米淀粉磷酸酯与第二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8

1.2:50;
[0015]将TMP

DCMC

BBR

NH2、改性纳米SiO2、第三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液体d,TMP

DCMC

BBR

NH2、改性纳米SiO2、第三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 0.02

0.04:0.6

1.0:47.76

48.58,在室温、800r/min磁力搅拌下,将液体d加入液体c中,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保护液,即改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SiO2/香芋淀粉磷酸酯多功能保护液。
[0016]本专利技术科学合理,原料丰富,绿色环保,无污染,易生产制备,并且集脱酸、加固、防霉抑菌和抗紫外于一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保护液与纸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加固纸张的同时,还赋予纸张一定的防霉抑菌性能,并充分利用了纳米SiO2无机材料抗紫外线的优势,又不影响纸张的原貌,具有可逆性,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纸质的多功能保护液,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小檗碱接枝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1

3份,改性纳米SiO
2 27

54份,玉米淀粉磷酸酯35

66份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的小檗碱接枝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是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盐酸小檗碱(BBR)与2,4

二甲氧基苄胺混合,并于120℃、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8h,冷却至室温,得第一混合液,将丙酮加入第一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完全,抽滤反应液,洗涤,干燥,得化合物A;将化合物A、甲醇、质量分数为75%的浓盐酸混合,室温下搅拌5

6h,抽滤反应液,沉淀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BBR

NH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于三分之一的第一去离子水中,并于35℃、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11

13h,得第二混合液,向第二混合液中加0.11g/mL的高碘酸钠溶液,得第三混合液,用1mol/L的硫酸将第三混合液的pH调节至3.0,并于35℃、1500r/min、无光条件下搅拌4h,将产物倒入第一无水乙醇中沉淀、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双醛羧甲基纤维素(DCMC);将制得的DCMC、甲氧苄啶(TMP)、三分之一第一去离子水混合,得第四混合液,用1mol/L的强酸或强碱溶液将第四混合液调pH为5

7,于30

50℃、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24h,将产物透析48h,冷冻干燥24h,得甲氧苄啶化羧甲基纤维素(TMP

DCMC);将制得的TMP

DCMC、BBR

NH2、余下的第一去离子水混合,得第五混合液,用1mol/L的强酸或强碱溶液调第五混合液pH为4

6,于30

50℃、1500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12h,将产物透析48h,冷冻干燥24h,得TMP

DCMC

BBR

NH2;所述盐酸小檗碱(BBR)、2,4

二甲氧基苄胺、丙酮、化合物A、甲醇、浓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第一去离子水、0.11g/mL的高碘酸钠溶液、第一无水乙醇、DCMC、甲氧苄啶(TMP)、BBR

NH2的重量体积比为:7.4:15:40

50:3:40

50:3:1:60:10:40

60:0.2:0.19

0.38:0.16

0.28,重量体积比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所述改性纳米SiO2是由以下体积比计的:硅酸四乙酯(TEOS)5

7ml、第二无水乙醇50

70ml、蒸馏水7

9ml、第三无水乙醇20

40ml、3

(2

氨基乙胺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珍珍宋玮方盾常娜李巧霞高向楠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保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