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和背板。灯板包括发光元件、基板、第一线路层和第二线路层。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线路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多个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灯板相连接。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无需使用多层板对灯板上的第二线路层进行防护,灯板采用双面板即可满足要求,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背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层出不穷,其中mini LED背光越来越引人注目。mini LED背光模组采用巨量mini LED晶粒作为背光源,不仅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形化,还可以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显示的动态对比度。因此,为了实现高对比度,需要增加灯板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的布线面积,保证对mini LED进行多分区驱动控制,进而实现区域调光。
[0003]相关技术中,mini LED背光模组的PCB可以采用双面板来增加布线面积。但由于灯板需要贴附在背板上进行固定以及散热,而背板表面多存在毛刺,会磨损灯板表面的防护层(如阻焊层或绝缘层等),露出铜线路层造成短路风险。因此,相关技术中,灯板采用四层板对线路进行保护,导致背光模组的设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灯板采用四层板结构防护线路,设计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以及背板。灯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基板、第一线路层以及第二线路层。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布线区和非布线区。第一线路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多个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灯板相连接。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穿背板;第一开口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位于第一开口内;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靠近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侧壁围绕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位于第一凹槽内;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背板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贯穿背板;电子器件位于第二开口内。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位于灯板和背板之间,绝缘垫片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且暴露电子器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第二线路层电连接;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背板靠近灯板的表面上具有
第二凹槽,电子器件位于第二凹槽内。背光模组还包括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位于灯板和背板之间,绝缘垫片至少覆盖第二线路层,且暴露电子器件。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包括连接器和驱动芯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的数量为多个,均与背板相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第一阻焊层以及第二阻焊层。第一阻焊层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线路层的一侧,第一阻焊层具有多个用于暴露发光元件的开口。第二阻焊层设置于第二线路层远离第一线路层的一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网格铜层,设置于非布线区,且与第二线路层同层同材质。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0016]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第一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第一线路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使得第一线路层的驱动线路可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通过将第二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的布线区上,且与第一线路层电连接,使得基板的两侧均可以布设驱动线路,增加了基板的布线面积,以保证实现对发光元件的多分区驱动控制;通过使背板位于灯板背离发光元件的一侧,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可以防止背板上的毛刺使灯板的第二线路层裸露在外而造成短路风险,保证了灯板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背光模组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性能。
[0018]此外,通过将第二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布线区,使得发光元件的部分驱动线路可以集中设置,如此一来,通过使背板与第二线路层不接触,可以实现不使用多层板对灯板上的第二线路层进行防护,背光模组的灯板采用双面板即可满足要求,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成本。
[0019]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背视图;
[0025]图5为图4中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A
‑
A处剖视图;
[0026]图6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背视图;
[0027]图7为图6中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B
‑
B处剖视图;
[0028]图8为图4中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A
‑
A处剖视图;
[0029]图9为图6中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B
‑
B处剖视图;
[0030]图10为图3中C处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100
‑
显示装置;010
‑
背光模组;020
‑
显示面板;1
‑
灯板;101
‑
发光元件;102
‑
基板;1021
‑
第一表面;1022
‑
第二表面;10221
‑ꢀ
布线区;10222
‑
非布线区;103
‑
第一线路层;104
‑
第二线路层;105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布线区和非布线区;第一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线路层电连接;第二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布线区上,且与所述第一线路层电连接;背板,位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灯板相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线路层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背板;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围绕所述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灯板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围绕所述第二线路层一周设置;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还包括: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层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与外部结构电连接;所述背板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志豪,张首臣,翟玉帅,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