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3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A61K,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护肤组合物制备原料包括生物碱活性成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肤组合物,通过添加有效修护成分,可构建皮肤屏障,有效修复受损细胞,消除红肿、爆痘等现象,有效维稳,停止使用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护肤组合物的护肤品后也不会复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护肤组合物可用于多种护肤品中,具有好的修复受损肌肤的效果,消肿,祛痘,无复发,且在稳定性能上表现出高温稳定性好,低温稳定性好,离心稳定性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61K,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皮肤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修复力好,维稳能力强的护肤品成为人们日益青睐的对象,其中以减少化学成分添加,加入天然植物等活性成分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同时生物成分的添加对其组合物在护肤品中应用的稳定性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0003]CN111265419A公开了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技术的护肤组合物可添加大于0.2%的尿素仍不会有析出,可实现护肤组合物种类少的前提下实现补水、美白、保湿、修复的功效,且具有稳定性;CN111773149A公开了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护肤组合物包括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和光果甘草提取物,还加入了适量的防腐剂和增稠剂,实现了协同稳定的美白与修复等多重护肤功效。
[0004]现有的护肤组合物在应用上仍存在问题:现有护肤品多数仅仅解决皮肤表层问题,修护作用弱,维稳能力不强,容易产生复发现象;护肤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提取物稳定性效果不高,影响修复效果;护肤组合物中一般加入化学成分防腐剂,增加皮肤过敏风险;目前护肤组合物低温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护肤组合物,所述护肤组合物制备原料包括生物碱活性成份,所述生物碱活性成分由蔓荆子和麻黄经溶剂一提取得到;所述蔓荆子(Vitextrifolia L.)和麻黄(Corchoruscapsularis L)的重量比为(1.1~2.1):1。
[0006]所述溶剂一包括水、醇类、酮类中的至少一种。
[0007]所述溶剂一中水、醇类、酮类的重量比为1:(0.55~0.6):(0.05~0.1);
[0008]所述溶剂一中水、乙醇、丙酮的重量比为1:(0.55~0.6):(0.05~0.1)。
[0009]所述乙醇、丙酮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分别为E111994、H111149。
[0010]所述生物碱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蔓荆子和麻黄加入溶剂一中,回流0.5~1.5h,得到滤液一和滤渣一,干燥滤液一,得到生物碱活性成分。
[0011]生物碱活性成分
[0012]生物碱传统提取方法为采用水提,但在水提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杂质残留,影响护肤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消肿、祛痘、修护功能的发挥,极大的影响了组合物在水中及其化妆品基底中的稳定分散,申请人发现,通过使用醇

水进行提取,可减少杂质残留,实现生物碱的高产率提取,同时利用蔓荆子中较多的脂肪油中酸的作用,促进蔓荆子和麻黄中生物碱的提取,进而进一步提高该护肤组合物在皮肤护理中的修护效果。
[0013]所述护肤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皂苷活性成分,所述皂苷活性成分由萆薢(Di
oscoreacollettii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P
é
i et Ting.)和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 Bunge)经溶剂二提取得到;所述萆薢和知母的重量比为1:(0.8~2.2)。
[0014]皂苷活性成分
[0015]所述溶剂二包括水、醇类、酮类中的至少一种。
[0016]所述溶剂二中水、醇类、酮类的重量比为1:(0.5~0.6):(0.05~0.1);
[0017]所述溶剂二中水、乙醇、丙酮的重量比为1:(0.5~0.6):(0.05~0.1)。
[0018]所述乙醇、丙酮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分别为E111994、H111149。
[0019]所述皂苷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萆薢和知母加入溶剂二中,回流0.5~1.5h,得到滤液二和滤渣二,将滤渣一和滤渣二再次加入溶剂二回流,得到滤液三,将滤液二和滤液三干燥,得到皂苷活性成分。
[0020]申请人发现,通过添加萆薢和知母,其会和蔓荆子、麻黄产生协同作用,可进一步促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和免疫细胞的再生,提高细胞的活性,加速炎症的消除以及皮肤屏障的建立,修复肌肤屏障,有效改善痘肌。申请人还发现,利用皂苷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中滤渣二中残留物具有一端亲水、一端亲油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滤渣一中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的提取,在保证高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修护效果。
[0021]所述护肤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植物提取物,所述植物提取物选自玉蝉花、蒲公英、黄花蒿、紫苏叶中的两种及以上。
[0022]植物提取物
[0023]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玉蝉花(Iris ensataThunb.)、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Hand.

Mazz.)、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
[0024]所述植物提取物由玉蝉花、蒲公英、黄花蒿经水提制备得到。
[0025]所述水提包括以下步骤:将玉蝉花、蒲公英、黄花蒿混合研磨,装入袋中,进行辐射消毒,放入水中加热至沸腾15~30min后,降温至室温,重复3次后,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0026]所述玉蝉花、蒲公英、黄花蒿的重量比为(1~2):(0.5~1):1。
[0027]所述生物碱活性成分、皂苷活性成分、植物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1.5~2.8):(2.2~3.2)。
[0028]修护成分中的生物碱、皂苷、苷元等活性成分在水中溶解性较差,不能有效提取到水中,而申请人通过添加玉蝉花、蒲公英、黄花蒿,利用其中的酸、醇等物质作为桥梁,促进生物碱、皂苷、苷元等活性成分溶于水中,更高效发挥修护成分的作用;传统护肤组合物中要使用防腐剂来实现稳定贮存,而申请人通过植物提取物成分的添加,其中植物提取物中的微量酚类、木质素等抗氧化成分完全可发挥防腐剂作用,完成自由基清除,实现抗氧化,进一步地,因其中含有较多芳香环及共轭结构,可实现紫外屏蔽作用,促进组合物长期稳定贮存,提高稳定性,同时不添加任何化学类防腐成分,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风险;植物提取物、生物碱活性成分、皂苷活性物质中胆碱等氢键供体成分与果酸等氢键受体成分形成低共熔体系,通过氢键作用,可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微量活性成分的溶解,促进了低温环境下,有效成分和化学物质的溶解与吸收,同时提高组合物在溶解时的低温稳定性。
[0029]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一种护肤组合物的应用,用于护肤品中。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通过使用合适中药成分进行提取,得到高的活性成分,可用于皮肤的修复,避免复发风险;
[0032](2)在水提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杂质残留,影响护肤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消肿、祛痘、修护功能的发挥,且影响在水中稳定,通过使用醇

水进行提取,可减少杂质残留和稳定的同时,利用蔓荆子中较多的脂肪油中酸的作用,促进蔓荆子和麻黄中生物碱的提取,提高修护效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组合物制备原料包括生物碱活性成份,所述生物碱活性成分由蔓荆子和麻黄经溶剂一提取得到;所述蔓荆子和麻黄的重量比为(1.1~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皂苷活性成分,所述皂苷活性成分由萆薢和知母经溶剂二提取得到;所述萆薢和知母的重量比为1:(0.8~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一包括水、醇类、酮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二包括水、醇类、酮类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一中的水、醇类、酮类的重量比为1:(0.55~0.6):(0.05~0.1);所述溶剂二中的水、醇类、酮类的重量比为1:(0.5~0.6):(0.05~0.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碱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蔓荆子和麻黄加入溶剂一中,回流0.5~1.5h,得到滤液一和滤渣一,干燥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履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梦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