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及相关的信号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535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其包括一帧阶段处理电路、一编码树单元阶段处理电路以及一编码电路。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编码器的一目标比特率以及一帧率以计算出一目前帧的一比特数,并再根据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以及至少一参数以计算出所述目前帧的一量化参数;所述编码树单元阶段处理电路用以使用一适应性量化调整模式来调整所述量化参数以产生一调整后量化参数。所述编码电路用以根据所述调整后量化参数来对所述目前帧进行编码以产生一输出数据。产生一输出数据。产生一输出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码器及相关的信号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的比特率控制。

技术介绍

[0002]在编码器中有关于比特率控制的操作中,一般可以分为固定比特率(constant bitrate,CBR)以及可变比特率(variable bitrate,VBR),其中固定比特率指的是编码器的输出比特率是一个固定值以方便在一个有限带宽的通道内传输,但是若遇到影像复杂度较高的影像时,则会因为输出比特率的限制而牺牲了影像质量;而可变比特率则是编码器的输出比特率会随着输入源的信号复杂度来进行调整,以维持输出影像的质量,但这种方式会无法确定编码器的输出比特率而造成后续信号传输及处理上的困扰。
[0003]关于固定比特率的控制方法,在2012年时目标比特率与拉格朗日运算符(以下简称为R

λ)模型被提出,而相关的视频编码技术也在视频编码共同合作团队(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

VC)会议上被提出。在R

λ模型的架构中,主要是根据目标的比特率来计算出拉格朗日运算符(Lagrangian operator,λ),以用于影像信号的失真与优化的相关计算,最后再根据拉格朗日运算符来计算出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以实现控制输出比特率的目的。然而,上述R

λ模型的计算方式很复杂,涉及了许多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再加上拉格朗日运算符的计算很难以硬件电路来实作,因此造成编码器在电路设计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编码器的比特率控制方法,其简化了R

λ模型的架构,并再加上可变比特率的相关模型,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编码器,其包括一帧阶段处理电路、一编码树单元阶段处理电路以及一编码电路。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编码器的一目标比特率以及一帧率以计算出一目前帧的一比特数,并再根据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以及至少一参数以计算出所述目前帧的一量化参数;所述编码树单元阶段处理电路用以使用一适应性量化调整模式来调整所述量化参数以产生一调整后量化参数。所述编码电路用以根据所述调整后量化参数来对所述目前帧进行编码以产生一输出数据。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应用在一编码器内的信号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编码器的一目标比特率以及一帧率以计算出一目前帧的一比特数,再根据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以及至少一参数以计算出所述目前帧的一量化参数;使用一适应性量化调整模式来调整所述量化参数以产生一调整后量化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调整后量化参数来对所述目前帧进行编码以产生一输出数据。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编码器的示意图。
[0008]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编码器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编码器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编码器包括一帧阶段处理电路110、一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CTU)阶段处理电路120以及一编码电路130。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100可以使用在任何需要进行影像压缩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编码器100可以设置在机顶盒(set

top box)中,且用来接收输入源的影像数据后产生输出影像数据至电视以进行译码与播放。
[0010]在本实施例中,帧阶段处理电路110与CTU阶段处理电路120用来进行输出比特率的控制,而帧阶段处理电路110与CTU阶段处理电路120基于R

λ模型来进行简化与改善操作,以产生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至后端的编码电路130来进行编码操作。需注意的是,由于编码电路130使用量化参数来对影像数据进行编码的细节已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且编码电路130的操作也非本申请的重点,因此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仅针对帧阶段处理电路110与CTU阶段处理电路120的操作来进行说明。
[0011]在帧阶段处理电路110的操作中,针对低延P帧(low

delay P

frame,LDP)的IPPP编码结构,其对节点帧(Intra frame,I frame)与预测帧(Predicted frame,P frame)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具体来说,帧阶段处理电路110先计算出每一个帧的平均比特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0012][0013]其中

R
picavg

为每一个帧的平均比特率,

R
tar

为目标比特率,且

fps

为帧率(frame rate)。接着,帧阶段处理电路110计算出每一个帧的平均比特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0014][0015]其中

SW

是平滑窗口(smooth window)的尺寸,

N
coded

是已编码的帧数量,

R
coded

为已经消耗的比特率;在本实施例中,

SW

是用来使得编码器100所输出的输出数据在比特率的改变上较为平滑,而

SW

可以为任意适合的常数,例如30、40

等等。
[0016]接着,若帧阶段处理电路110目前所处理的是节点帧(I frame),则帧阶段处理电路110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出量化参数:
[0017][0018][0019][0020]其中在公式(3)中,节点帧被分割为多个具有8*8个像素的区块,

numberofblks

为节点帧的区块数量,H(x,y)为哈德玛变换(Hadamard transformation),而

τ

为节点帧
内所有区块的节点值(intra cost)的总和;在公式(4)中,

T
bitsI

为节点帧所分配的比特数,

f

为浮点数,

α

为一参数;在公式(5)中,

w

为节点帧的宽度,

h

为节点帧的高度,且

β

为一参数。
[0021]上述公式(5)所计算出的

QP
I

即为节点帧的量化参数。另一方面,上述公式(4)、(5)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包括:一帧阶段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编码器的一目标比特率以及一帧率以计算出一目前帧的一比特数,并再根据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以及至少一参数以计算出所述目前帧的一量化参数;一编码树单元(CTU)阶段处理电路,耦接于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用以使用一适应性量化调整模式来调整所述量化参数以产生一调整后量化参数;以及一编码电路,耦接于所述CTU阶段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调整后量化参数来对所述目前帧进行编码以产生一输出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前帧为一节点帧,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计算出所述目前帧内所有区块的节点值的一总和,再根据所述总和、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以及一第一参数以计算出所述目前帧的一分配比特数,再根据所述分配比特数、所述总和、所述第一参数以及一第二参数以计算出所述量化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前帧为一预测帧,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根据所述目前帧的所述比特数、一第一参数以及一第二参数以计算出所述量化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更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以供计算出下一帧的量化参数时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或是所述CTU阶段处理电路判断所述下一帧与所述目前帧是否涉及场景切换,若所述下一帧与所述目前帧涉及场景切换,则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使用所述第一参数及所述第二参数以计算出所述下一帧的量化参数;以及若所述下一帧与所述目前帧不涉及场景切换,则所述帧阶段处理电路使用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参数及所述第二参数以计算出所述下一帧的量化参数。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民蔡志宏李伟何晴西陈伍军张容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