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指一种测量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当目标小区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 Block,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与服务小区SSB的中心频点及两个SSB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需要执行同频测量。目标小区SSB与服务小区SSB的中心频点或者两个SSB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需要执行异频测量或测量中断。
[0003]SMTC(SS/PBCH block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测量定时配置)用于指示终端的SSB测量配置,包括周期、持续时间、偏移,主要用于同频测量。测量间隔(Measurement gap)的长度为SSB发送时间+RF(Radio Frequency,射频)调频时间,NR测量间隔分为per UE(基于终端)和per FR(基于FR)两种。Per UE配置是指所有待测频点的测量基于一套测量间隔配置执行。Per FR配置是指终端可以被同时配置两种测量间隔,分别用于FR1和FR2,终端能力中上报是否支持per FR间隔。
[0004]NR(New Radio,新空口)中,对于同频测量的情况,如果存在调度限制(SSB与数据的子载波间隔SCS不同、FR2频点测量、激活带宽内没有SSB),也需要测量间隔。对于异频测量的情况,如果测量MO处于终端的激活带宽内可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配置信息;终端根据所述时延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用于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终端根据自身位置信息和卫星星历信息,确定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和/或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定时提前量TA值和第二小区的TA值,确定终端到第一小区和终端到第二小区的传输时延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参数随时间变化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差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大值;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小值;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平均值;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大值;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小值;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平均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周期性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周期性发送的多个第一信息满足下述指示一个条件: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消息或频点不同;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时延差信息不同;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的测量参数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于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目标定时器运行且未超时,利用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对目标小区进行测量;或者,若目标定时器超时,重新选择测量配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于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不同小区或频点到达终端的时延差信息,根据所述时延差信息调整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利用调整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并将调整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终端计算的至少两个小区之间的时延差大于第一阈值,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当前测量配置信息失效的指示信息以及新的时延差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间隔配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若终端当前已经配置了FR1的测量间隔配置,则释放已配置的FR1的测量间隔配置,并根据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FR1的测量间隔配置;若终端当前已经配置了FR2的测量间隔配置,则释放已配置的FR2的测量间隔配置,并根据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FR2的测量间隔配置;若终端当前已经配置了基于终端的测量间隔配置,则释放已配置的基于终端的测量间隔配置,并根据接收到测量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基于终端的测量间隔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信息指示的测量间隔配置中每个测量间隔的第一个子帧由系统帧号SFN、测量周期T、测量间隔偏移gapOffset,子帧号subframe,非地面网络的测量间隔偏移gapOffsetNTN以及测量间隔重复周期MGRP中的至少一项确定。10.一种测量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终端上报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给网络侧设备;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配置信息;终端根据接收网络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终端根据自身位置信息和卫星星历信息,确定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和/或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定时提前量TA值和第二小区的TA值,确定终端到第一小区和终端到第二小区的传输时延差。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上报的所述时延差信息包括:传输时延差随时间变化参数。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上报获取或确定时延差信息给网络侧设备,包括: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至少一个时延差信息以及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信息;至少一个时延差阶梯的索引以及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信息;至少一个时延差信息以及对应的小区的频段标识信息;至少一个时延差阶梯的索引以及对应的小区的频段标识信息。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参数随时间变化参数。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差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大值;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小值;终端到至少两个小区的传输时延差的平均值;
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大值;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最小值;终端到至少两个频点的传输时延差的平均值。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接收网络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包括:若目标定时器运行且未超时,终端根据接收网络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不同小区或频点到达终端的时延差信息,根据所述时延差信息调整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利用调整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或频点进行测量,并将调整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终端计算的至少两个小区之间的时延差大于第一阈值,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当前测量配置信息失效的指示信息以及新的时延差信息。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间隔配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若终端当前已经配置了FR1的测量间隔配置,则释放已配置的FR1的测量间隔配置,并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真,陈晶晶,谢芳,柴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