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标志物及在诊断心房颤动中应用及诊断试剂或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05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血浆样品中脂质代谢物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心房颤动疾病的试剂盒中的新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检测心律失常受试者中的心房颤动的试剂盒,通过检测来自受试者的血浆样品中上述联合标志物的各自浓度,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方程计算所述联合标志物变量Prob以及判断截点值(c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标志物及在诊断心房颤动中应用及诊断试剂或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及临床医学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以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作为联合标志物判别心房颤动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成本和死亡率。近年来,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心房颤动是一种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的不协调电激活和一种不规则的、快速的心室反应,导致血流动力学损害。心房颤动没有得到充分的诊断和治疗,会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和卒中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文献1:Cecilia,Gutierrez,Daniel G,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6,94(6):442

452.)。鉴于可携带的智能设备发展,将专业算法植入其中也可实现对心房颤动诊断及检测,但是这种技术成本高昂且需要无噪音追踪才能获得最佳的性能。因此当设备提供给病人或者社区使用时,这可能是困难的。脉率虽然对心房颤动的诊断敏感,但是并不特异,最终都需要心电图来确认疑似心房颤动。目前12导联心电图和单导联心电图记录p波被用于心房颤动的确诊,但是这种外部设备长期持续的心率监测受到费用的限制(文献2:Freedman B,Camm J,Calkins H,et al.Screening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Report of the AF

SCREE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J].Circulation,2017,135(19):1851

1861.)。因此,识别更可靠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对心房颤动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0003]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受到刺激或扰动后,来描述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随时间改变的专业学科。已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小分子代谢物紊乱密切相关,例如嘌呤代谢,脂质代谢,d

谷氨酰胺和d

谷氨酸代谢等。本专利技术通过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血浆中的脂质代谢物,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目标代谢物,有望在心房颤动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而且,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为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灵敏、稳定且成本低的检测方法。轩秋慧等人基于多平台的代谢组学研究定义了12

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

HETE)和2

哌啶酮血清组合标志物,该组合标志物可以很好的判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尤其是在早期DR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文献3:Xuan Q,Ouyang,Y,et al.Multiplatform Metabolomics Reveals Novel Serum Metabolite Biomarker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Subjects[J].Advanced Science,2020,7(22):2001714.)。目前已有多种分析技术应用于代谢组学检测,如核磁共振、气相色谱

质谱、液相色谱

质谱、毛细管电泳色谱

质谱等,其中液相色谱

质谱的应用日益成熟且广泛。
[0004]本专利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UHPLC

MS)技术,对一批室性早搏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进行检测分析,将样品分为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包括室性早搏患者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多次优选,确定了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一组联合标志物用于一次性诊断
心律失常受试者中心房颤动患者。脂肪酸(FA)作为一类重要的能量底物参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文献4:Harada M,Melka J,Sobue Y.Metabolic Consideration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J].Circulation Journal,2017,81(12):1749

1757.)。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在机体抗炎反应和代谢疾病进展中发挥保护作用(文献5:Taylor L A,Arends J,Hodina A K,et al.Plasma lyso

phosphatidylcholine concentration is decreased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weight loss and activated inflammatory status[J].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2007,6(1):17

34.)。磷脂酰肌醇(PI)是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和花生四烯酸合成的一类重要化合物,而花生四烯酸通过环加氧酶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来加速炎症发展(文献6:Samuelsson B.Leukotrienes:mediators of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and inflammation[J].Science,1983,220(4597):568

575.)。目前尚无将上述联合标志物用于心房颤动诊断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心律失常人群中心房颤动诊断困难,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血浆脂质联合标志物能够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心房颤动的诊断,并提供可用于上述联合标志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室性早搏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进行了代谢组学指纹分析;
[0008](2)使用MEV软件对可定量代谢物进行非参数检验,计算得出所有代谢物的假阳性率(FDR)值和p值,FDR值<0.2和p值<0.05的代谢物具备显著性差异,由此发现45种代谢物在非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患者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心房颤动患者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0009](3)使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向前:条件方法筛选45种差异代谢物,回归为联合标志物变量,然后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来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联合标志物,包括:所述联合标志物由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组成。2.一种诊断心律失常受试者中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试剂盒或诊断试剂,(1)标准化学品: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所述标准品分别用于对应的血浆中小分子脂质代谢物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的定性,浓度为5~20μg/mL;(2)含内标化合物的提取液:所述提取液用于预处理来自受试者的血浆样品,为包含0.42~0.7μg/mL(优选0.56μg/mL)D3

脂肪酸(FA)18:0和0.16~0.4μg/mL(优选0.28μg/mL)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9:0的两种内标的异丙醇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诊断试剂盒或诊断试剂,还包括洗脱液,为:流动相A为包含8.5~11.5mM(优选10mM)乙酸铵的55%~65%(优选60%)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包含8.5~11.5mM(优选10mM)乙酸铵的85%~95%(优选90%)异丙醇乙腈溶液。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标志物在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受试者中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或在制备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受试者中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联合标志物由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诊断试剂或试剂盒为包括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检测受试者血浆中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的相对浓度的试剂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所述的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检测受试者血浆中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的相对浓度的试剂包括:(1)标准化学品: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所述标准品分别用于对应的血浆中小分子脂质代谢物脂肪酸(FA)23: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5和磷脂酰肌醇(PI)16:0_18:1的定性,浓度为5~20μg/mL;(2)含内标化合物的提取液:所述提取液用于预处理来自受试者的血浆样品,为包含0.42~0.7μg/mL、优选0.56μg/mL D3

脂肪酸(FA)18:0和0.16~0.4μg/mL、优选0.28μg/mL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9:0的两种内标的异丙醇溶液;(3)洗脱液:流动相A为包含10mM乙酸铵的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旺张雨晴赵欣捷刘心昱吕王洁胡春秀徐天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