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92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包括纺粘非织造布层和聚氨酯共聚物层,聚氨酯共聚物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聚氨酯共聚物层为苯酚淀粉树脂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厚度比例为5:6;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层内部设置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环保耐用,具有优异的刚性和强力,在满足砂带基布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减轻重量,达到低克重的要求,使用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

技术介绍

[0002]涂敷磨具是常用的机械研磨与抛光材料,也常称为砂带或砂纸。操作人员利用砂带上的磨料对机器设备表面进行研磨与抛光,磨料具有坚硬的棱角,可在研磨中使设备表面变得光洁平滑。砂带主要由基布、粘结剂以及磨料组成。基布是粘结剂和磨料的承载体,也是磨削过程中的支撑体,因此基布必须具备超强的拉伸强度,优越的的可挠性以及较小的延伸性。粘结剂的作用是把表面粗糙而又锋利的磨料粘附在基布上。
[0003]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砂带基布多为含棉基布,含棉基布的杂质量比较多,基布单位面积的质量过重,且有些材料通过静电植砂附着磨料,易燃性较大。而且,目前的砂带基布刚性普遍较低,耐磨性差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以解决砂带基布单位面积质量重,基布刚性不高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包括纺粘非织造布层和聚氨酯共聚物层,聚氨酯共聚物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聚氨酯共聚物层为苯酚淀粉树脂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厚度比例为5:6;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层内部设置有空隙。
[0007]优选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重量比例为5:6。
[0008]优选所述纺粘非织造布层的重量为50

70g/m2。
[0009]优选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的厚度为0.2

0.5mm。
[0010]优选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层内部设置的空隙结构由聚氨酯共聚物层浸入且充填,可增强非织造砂带基布的刚性和强力。
[0011]优选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为0.1mm和 0.12mm。
[0012]优选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层1为长丝形式的网状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采用纺粘非织造布层,纺粘非织造布层是在常规聚酯切片中混入重量比为3%

5%的阻燃母粒所制成,可使基布具有阻燃的功能;后经干燥、熔融、螺杆挤压、计量、纺丝、牵伸、分丝等工艺,以长丝形式在输送带上成网织造,所具备的单位面积质量很轻,同时具有优越刚性和强度。
[0015]本技术采用的聚氨酯共聚物是苯酚淀粉树脂层,为无毒物质,环保耐用,降低生产污染,节省成本。本技术设置一定厚度比例的上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可以在满
足砂带基布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减轻重量,达到低克重的要求,使用便捷。且纺粘非织造布层的内部设置有空隙,共聚物可以浸透到纺粘非织造布层的空隙中,增强砂带基布的刚性和强力,产生优越的耐用性。而且,纺粘非织造布层的单位面积的重量和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00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中:1、纺粘非织造布层。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中:1、纺粘非织造布层;2、聚氨酯共聚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包括纺粘非织造布层1和聚氨酯共聚物层2,聚氨酯共聚物层2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1的上下两面;聚氨酯共聚物层2为苯酚淀粉树脂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1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为0.1mm 和0.12mm。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1上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重量分别为50g/m2和60g/m2。纺粘非织造布层1内部设置有空隙,空隙结构由聚氨酯共聚物层2浸入且充填。纺粘非织造布层1重量为 60g/m2,厚度0.2mm。
[0025]在本实施例中,纺粘非织造布层1在制造过程中,是在常规聚酯切片中混入5%的阻燃母粒,经过干燥、熔融、螺杆挤压、计量、纺丝、牵伸、分丝等工艺,以长丝形式在输送带上成网。纺粘非织造布层1为长丝形式的网状结构。
[0026]该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的克重为170g/m2,厚度为 0.42mm,经向强力为900N,纬向强力为700N,经向延伸率3%,纬向延伸率2%。
[0027]本技术具有良好的低克重,并保持突出的刚性和强力。
[0028]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粘非织造布层(1)和聚氨酯共聚物层(2),聚氨酯共聚物层(2)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1)的上下两面;所述的聚氨酯共聚物层(2)为苯酚淀粉树脂层,设置在纺粘非织造布层(1)上层和下层的苯酚淀粉树脂层的厚度比例为5:6;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层(1)内部设置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砂带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非织造布层(1)的重量为50

7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共聚物的非织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冯雪凌贾高鹏王震声顾钰良郭玉顺陈晓峰徐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跃纺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