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过渡板,包括:外蒙皮、内蒙皮及设置在外蒙皮和内蒙皮之间的芯材;芯材包括:若干纵筋,若干纵筋沿第一方向排列,纵筋为弯折结构,且包括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包括一夹角;横筋,横筋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纵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横筋,且其中一横筋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外蒙皮、内蒙皮和芯材,外蒙皮和内蒙皮对其中的芯材进行包覆,形成板体结构,实现人和货物的承载要求,且由于车体高度与站台高度不同,所以过渡板为弯折结构,通过将过渡板设置为复材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需求。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需求。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过渡板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过渡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铁路保持快速发展,火车、动车及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现有的站台与铁道车辆车体外侧之间存在较大的横向距离,旅客在上下车时依靠过渡板在站台和列车车厢间通行,以避免旅客在上下车过程中因踏空发生危险。
[0003]现有技术中,过渡板通常为金属材质,然而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列车投入使用,高速列车对于车辆轻量化的要求日益增加,而现有的金属过渡板不能很好的完成列车的轻量化的要求。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过渡板,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过渡板,包括:
[0007]外蒙皮、内蒙皮及设置在所述外蒙皮和内蒙皮之间的芯材;
[0008]所述芯材包括:
[0009]若干纵筋,若干所述纵筋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纵筋为弯折结构,且包括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包括一夹角;
[0010]横筋,所述横筋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纵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横筋,且其中一所述横筋上设置有安装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设置有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相切。
[0012]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结构,若干所述横向加强结构位于两所述纵筋之间,限制所述纵筋偏移。
[0013]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横向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弧形结构处,所述横向加强结构为弧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纵筋在厚度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有若干条形结构,若干所述条形结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若干所述条形结构沿横向排列,且每两个所述条形结构之间至少包括一间隙。
[0015]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条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结构在靠近所述纵筋的一端大于远离所述纵筋的一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横筋在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补强块,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补强块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外蒙皮对所述内蒙皮的四周至少局部进行包覆。
[0019]进一步地,所述芯材为泡沫结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外蒙皮、内蒙皮和芯材,外蒙皮和内蒙皮对其中的芯材进行包覆,形成板体结构,其中芯材包括若干纵筋和横筋,外蒙皮和内蒙皮对芯材进行定型,芯材能够提升板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实现人和货物的承载要求,且由于车体高度与站台高度不同,所以过渡板为弯折结构,通过将纵筋设置为弯折结构,来实现站台高度与车体高度的过渡,在其中一边的横筋上设置安装孔,来对铰链结构进行安装,实现过渡板的升起与放下,通过将过渡板设置为复材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隐藏了外蒙皮和内蒙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芯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至7所示:一种车用过渡板,包括:
[0033]外蒙皮1、内蒙皮2及设置在外蒙皮1和内蒙皮2之间的芯材3;
[0034]芯材3包括:
[0035]若干纵筋31,若干纵筋31沿第一方向排列,纵筋31为弯折结构,且包括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包括一夹角;
[0036]横筋32,横筋32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纵筋3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横筋32,且其中一横筋32上设置有安装孔321。
[0037]通过设置外蒙皮1、内蒙皮2和芯材3,外蒙皮1和内蒙皮2对其中的芯材3进行包覆,形成板体结构,其中芯材3包括若干纵筋31和横筋32,外蒙皮1和内蒙皮2对芯材3进行定型,芯材3能够提升板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实现人和货物的承载要求,且由于车体高度与站台高度不同,所以过渡板为弯折结构,通过将纵筋31设置为弯折结构,来实现站台高度与车体高度的过渡,在其中一边的横筋32上设置安装孔321,来对铰链结构进行安装,实现过渡板的升起与放下,通过将过渡板设置为复材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需求。
[00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设置有弧形结构313,弧形结构313两端分别与第一折边311和第二折边312相切。
[0039]由于过渡板需要对高度进行过渡,所以为弯折结构,又为了方便人行走或者货物的搬运等,所以在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设置弧形结构313,来使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的过渡更平滑。
[0040]其中,若干纵筋31之间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结构33,若干横向加强结构33位于两纵筋31之间,限制纵筋31偏移。
[0041]若干横向加强结构33设置于弧形结构313处,横向加强结构33为弧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过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蒙皮、内蒙皮及设置在所述外蒙皮和内蒙皮之间的芯材;所述芯材包括:若干纵筋,若干所述纵筋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纵筋为弯折结构,且包括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包括一夹角;横筋,所述横筋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纵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横筋,且其中一所述横筋上设置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设置有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结构,若干所述横向加强结构位于两所述纵筋之间,限制所述纵筋偏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横向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张驰,汤娟,王小清,周敏杰,别建伟,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