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混凝土管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外部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外环槽,两个外环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胶圈,管道主体外部远离胶圈的一侧设置有尾部,尾部的外壁开设有灌装口,每个胶圈的内壁均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通过设置支撑机构配合尾部,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对接安装时,将一侧管道主体远离尾部的一端插入另一侧管道主体的尾部内部,将混凝土从灌装口向两个胶圈之间进行浇灌,使混凝土环绕管道主体外部一圈进行填充,混凝土将管道主体的外部与尾部的内部充分填充贴合,避免了混凝土泄漏进入管道内部的状况,且达到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牢固快速的对接固定效果。的对接固定效果。的对接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钢混凝土管的
,具体为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
技术介绍
[0002]用玻璃钢材料做混凝土管的内衬是目前所有混凝土管道中采用的抗腐蚀性、抗渗性最好以及管道内与流体摩擦系统最小的材料。最早的玻璃钢混凝土组合管就包括内层的玻璃钢层和外层的混凝土层,玻璃钢混凝土管在进行对接安装时,将管道的两端进行对接后采用混凝土浇灌的方式将两个管道进行连接,而两个管道在连接进行混凝土浇灌时,由于管道连接处需要紧密贴合才能避免混凝土浇灌时泄漏进入管道内部,因此不便于快速的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混凝土浇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具备避免了混凝土泄漏进入管道内部的状况,且达到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牢固快速的对接固定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管道连接处需要紧密贴合才能避免混凝土浇灌时泄漏进入管道内部,因此不便于快速的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混凝土浇灌固定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避免了混凝土泄漏进入管道内部的状况,且达到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牢固快速的对接固定效果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外部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外环槽,两个外环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胶圈,管道主体外部远离胶圈的一侧设置有尾部,尾部的外壁开设有灌装口,灌装口的内部与尾部的内部相连通,每个胶圈的内壁均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且四个支撑机构在胶圈内壁为环状等分排列。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气囊与两个短绳,两个短绳固定连接在外环槽内壁的两侧,且两个短绳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外部的两侧,气囊通过两个短绳活动连接在外环槽的内部,且短绳的外壁与胶圈的内壁相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有气垫与两个拉绳,两个拉绳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环槽内壁的两侧,两个拉绳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垫外部的两侧,气垫通过两个拉绳活动连接在外环槽的内部,气垫与气囊相靠近的一侧固定镶嵌有连接管,气垫与气囊的内部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胶圈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浇灌环槽,浇灌环槽为梯形环槽状。
[0010]优选的,所述灌装口位于尾部外部的一侧为梯形圆口状。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
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通过设置支撑机构配合尾部,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对接安装时,将一侧管道主体远离尾部的一端插入另一侧管道主体的尾部内部,此时胶圈的外壁与尾部的内壁相贴合,同时在管道主体持续带动胶圈进入尾部内部时,胶圈受到尾部内壁挤压并压迫气囊进行收缩,气囊在收缩的同时向气垫的内部出气,使气体进入气垫的内部并将气垫张开对胶圈的内壁进行支撑,此时胶圈受到气垫的张开进一步挤压贴合尾部的内壁,且直至胶圈在尾部内部无法移动,此时灌装口的位置位于两个胶圈之间,将混凝土从灌装口向两个胶圈之间进行浇灌,使混凝土环绕管道主体外部一圈进行填充,混凝土将管道主体的外部与尾部的内部充分填充贴合,避免了混凝土泄漏进入管道内部的状况,且达到将两个管道主体进行牢固快速的对接固定效果。
[0014]2、该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通过设置浇灌环槽配合两个胶圈,两个胶圈贴合在尾部的内壁并将两个胶圈之间的区域进行封闭,此时混凝土透过灌装口进入两个胶圈之间的区域,同时混凝土会填充进入浇灌环槽的内部,混凝土经由浇灌环槽进行深度扩充,从而可以增加混凝土凝结后为两个管道主体提供的固定支撑力,有效的提高了管道对接安装后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管道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管道主体;11、尾部;12、灌装口;13、外环槽;14、胶圈; 15、浇灌环槽;2、支撑机构;21、气囊;22、短绳;23、连接管;24、气垫; 25、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包括管道主体1,管道主体1外部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外环槽13,两个外环槽1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胶圈14,管道主体1外部远离胶圈14的一侧设置有尾部11,尾部11的外壁开设有灌装口12,灌装口 12的内部与尾部11的内部相连通,每个胶圈14的内壁均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2,且四个支撑机构2在胶圈14内壁为环状等分排列。
[0021]每个支撑机构2均包括有气囊21与两个短绳22,两个短绳22固定连接在外环槽13内壁的两侧,且两个短绳22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 21外部的两侧,气囊21通过两个短绳22活动连接在外环槽13的内部,且短绳22的外壁与胶圈14的内壁相贴合。
[0022]支撑机构2还包括有气垫24与两个拉绳25,两个拉绳25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环槽13内壁的两侧,两个拉绳25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垫24外部的两侧,气垫24通过两个拉绳25活动连接在外环槽13的内部,气垫24与气囊21相靠近的一侧固定镶嵌有连接管23,气垫24与气囊21的内部通过连接管23相互连通,两个胶圈14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浇灌环槽15,浇灌环槽 15为梯形环槽状,灌装口12位于尾部11外部的一侧为梯形圆口状。
[0023]在使用时,
[0024]第一步,通过设置支撑机构2配合尾部11,将两个管道主体1进行对接安装时,将一侧管道主体1远离尾部11的一端插入另一侧管道主体1的尾部 11内部,此时胶圈14的外壁与尾部11的内壁相贴合,同时在管道主体1持续带动胶圈14进入尾部11内部时,胶圈14受到尾部11内壁挤压并压迫气囊21进行收缩,气囊21在收缩的同时向气垫24的内部出气,使气体进入气垫24的内部并将气垫24张开对胶圈14的内壁进行支撑,此时胶圈14受到气垫24的张开进一步挤压贴合尾部11的内壁,且直至胶圈14在尾部11内部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包括管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外部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外环槽(13),两个外环槽(1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胶圈(14),管道主体(1)外部远离胶圈(14)的一侧设置有尾部(11),尾部(11)的外壁开设有灌装口(12),灌装口(12)的内部与尾部(11)的内部相连通,每个胶圈(14)的内壁均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2),且四个支撑机构(2)在胶圈(14)内壁为环状等分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弧形加固方式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机构(2)均包括有气囊(21)与两个短绳(22),两个短绳(22)固定连接在外环槽(13)内壁的两侧,且两个短绳(22)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21)外部的两侧,气囊(21)通过两个短绳(22)活动连接在外环槽(13)的内部,且短绳(22)的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成,张继旭,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成盛混凝土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