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52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包括设在发动机的正时缸体底部的排油口,设于发动机的缸体上的回油口,以及将排油口和回油口连通的回油管道。其中,排油口与正时缸体内连通,回油口与缸体内连通;而且,在发动机的高度方向上,回油口的高度低于排油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通过在正时缸体的底部开设排油口,在缸体上开设回油口,利用回油管道连通排油口和回油口,可以使正时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地回流到缸体内的腔室中,从而可以改善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发动机的缸体中包括曲轴箱和活塞缸,活塞缸侧部设置有正时腔;正时缸体上设有凸轮轴孔,正时腔内通过凸轮轴孔安装有正时系统。
[0003]一般来说,缸体内设置有机油循环油道,机油从正时腔顶部进入正时腔内,对正时腔内的正时齿轮进行喷淋润滑降温。
[0004]正时腔内的机油一般通过缸体内的油道回流到曲轴箱,以形成循环。现有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正时腔的底部会积存不少的机油,而正时腔内的正时链条部分浸泡在积存的机油中,从而搅拌机油,导致机油快速升温,机油温度的升高进而使缸体整体温度升高,加大了机械损失。
[0005]尤其是水平对置式的摩托车发动机,受布置限制,左右正时缸体内正时腔处会形成相对低点,导致积存机油,链条搅拌机油的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发动机性能的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用于改善因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的正时缸体底部的排油口,设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上的回油口,以及将所述排油口和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油管道;所述排油口与所述正时缸体内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缸体内连通,且在所述发动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回油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油口的高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回油口位于所述缸体的侧壁上,并靠近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油管道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盘,所述第一安装盘与所述排油口连通,并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盘,所述第二安装盘与所述回油口连通,并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上,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安装盘上设有第一插管,所述第一插管插设于所述排油口内;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盘上设有第二插管,所述第二插管插设于所述回油口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管和所述第二插管上均套设有密封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盘采用三角形法兰,所述第二安装盘采用菱形法兰。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中的部分管段采用波纹管。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通过在正时缸体的底部开设排油口,在缸体上开设回油口,利用回油管道连通排油口和回油口,可以使正时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地回流到缸体内的腔室中,从而可以改善因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的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0018]此外,在连通管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便于连通管在正时缸体和缸体上的安装固定;在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上设置穿装孔,采用螺栓螺接紧固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具有连接性能牢固可靠,且便于安装操作的特点。
[0019]另外,在连通管上设置部分管段的波纹管,可便于对连通管进行弯折调整,以调整第一安装盘和第二安装盘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从而有利于第一安装盘在正时缸体、以及第二安装盘在缸体上的安装操作。
[002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所述摩托车用发动机上设有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
[0021]进一步的,所述摩托车用发动机为水平对置式发动机,在所述缸体的两相对侧均设有所述正时缸体,两侧的所述正时缸体和所述缸体之间均设有所述正时腔回油结构。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摩托车用发动机具有上述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0023]此外,针对水平对置式的摩托车用发动机,在两侧的正时缸体和缸体之间均设置本技术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可分别使两侧的正时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回流,以改善因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而造成的链条搅拌机油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有助于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设置在发动机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正时腔回油结构相关部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正时腔回油结构的回油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缸体;10、活塞缸;11、回油口;
[0031]2、正时缸体;20、主体;200、正时腔;21、缸盖;22、排油口;220、安装孔;
[0032]3、回油管道;30、连通管;300、普通管;301、波纹管;31a、第一安装盘;31b、第二安装盘;310、穿装孔;311、第一插管;312、第二插管;32、螺栓;33、密封圈;
[0033]4、排气管;5、进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8]实施例一
[0039]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利于改善正时腔200内积存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发动机的正时缸体(2)底部的排油口(22),设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1)上的回油口(11),以及将所述排油口(22)和所述回油口(11)连通的回油管道(3);所述排油口(22)与所述正时缸体(2)内连通,所述回油口(11)与所述缸体(1)内连通,且在所述发动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回油口(11)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油口(2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11)位于所述缸体(1)的侧壁上,并靠近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道(3)包括连通管(30);所述连通管(3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盘(31a),所述第一安装盘(31a)与所述排油口(22)连通,并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2)上;所述连通管(3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盘(31b),所述第二安装盘(31b)与所述回油口(11)连通,并固定在所述缸体(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盘(31a)通过螺栓(32)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2)上,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盘(31b)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科王凯王义夫马京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