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45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涉及电力施工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胶壳、下胶壳和压杆,上胶壳的一端和下胶壳的一端过盈配合,下胶壳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夹爪,夹爪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压杆的一端和上胶壳的一端活动插接,下胶壳内分别设有接电单元和柔性电极,上胶壳内设有引电单元;接电单元包括有两个刚性电极;通过使接电连接器组件与带电螺栓进行可靠固定,避免了由于固定不可靠导致的安全隐患,两个刚性电极的设计,使其在圆周方向上不构成闭合的铁磁回路,避免由于涡流损耗导致刚性电极发热而带来的隐患,以及避免和带电螺栓之间由于制造公差和装配公差存在的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装配公差存在的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装配公差存在的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配件
,具体为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配电物联网改造工作的持续深化推进,海量的末端智能感知设备需部署在台区配电变压器、线路分支及末端户用光伏等关键节点,采集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设备状态、环境状态及其他辅助信息等基础数据。由于绝大多数的改造实施节点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环境复杂,未考虑升级改造的扩展性需求,特别是海量的感知设备接入,无法安全、高效地为接入设备提供工作电源。由此,给现场施工、调试、运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依存度在逐年增加,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的连续供应。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降低因为停电检修、维护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停电作业在低压配电网的工程建设、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617893.2和CN201820928166.3的专利提出了采用金属螺母与磁铁结合的方式,旋合吸附在带电螺栓上进行取电,其结构主要包含取电部和绝缘外壳,取电部包含金属螺母、磁铁、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上设置了导线取出按钮,接线端子和金属螺母电连接;绝缘外壳上设置了导线接线孔;取电部通过金属螺母的螺纹连接、磁铁的吸附力和带电部位进行连接,使得接线端子和带电部位相连通,导线的另一端和用电设备相连通,完成用电设备的取电供电工作,然而该专利中的接线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4]1、该取电装置采用磁吸以及金属螺母组合的方式,只适用于带电螺栓尾部朝外的情形,且尾部螺牙需伸出一定的长度,才能确保取电装置与带电螺母可靠固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通过磁铁与螺母吸附,来约束沿螺栓轴向的自由度,通过金属螺母与螺栓外露螺牙的旋合,来约束沿螺栓轴向的自由度以及沿螺栓径向的自由度。但配电网改造现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带电螺栓头部朝外,或者尾部外露螺牙太短,则该方式无法约束沿螺栓径向的自由度,导致固定不可靠,在接线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拉掉,或被施工人员不小心碰掉。一旦取电装置被碰掉,由于磁铁的存在,会立刻吸附在任何铁磁性材料上,特别是掉在狭小的缝隙中,不但不好取出,而且施工人员在取回的过程中可能要徒手穿过带电导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5]2、该取电装置取电部的载流导体为金属螺母,与带电螺栓的接触面主要为金属螺母的端面,该端面与磁铁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然而在实际的产品制造过程中,金属螺母的端面与磁铁的端面不可能完全共面,会因为零件的制造公差以及装配公差的累积,存在金属螺母的端面低于磁铁端面的情况,从而使得金属螺母和带电螺栓间的接触电阻增大,长时间通电会导致金属螺母发热,进而造成装置的温升加剧和局部温度过高,加速绝缘外壳的老化,形成绝缘隐患;
[0006]3、该取电装置的磁铁套在金属螺母的外圈,沿圆周方向构成闭合的铁磁回路。当金属螺母通以交流电流时,磁铁上会产生交变磁场,进而在磁铁内部产生涡流,导致磁铁发
热,同样会造成装置的温升加剧和局部温度过高,加速绝缘外壳的老化,形成绝缘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接线方式不稳定而导致磁铁发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胶壳、下胶壳和压杆,所述上胶壳的一端和下胶壳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下胶壳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夹爪,所述夹爪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压杆的一端和上胶壳的一端活动插接,所述下胶壳内分别设有接电单元和柔性电极,所述上胶壳内设有引电单元;
[0009]所述接电单元包括有两个刚性电极,所述下胶壳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固定刚性电极的卡槽,所述刚性电极和下胶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刚性电极的一侧设有汇流片,所述汇流片和下胶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汇流片的轴心和两个刚性电极的轴心水平对应。
[0010]优选地,所述柔性电极包括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沿轴向贯穿汇流片和两个刚性电极,所述动触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动触头靠近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和下胶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和基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引电单元包括有端子仓,所述端子仓和上胶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基座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和端子仓的一侧活动接触,所述端子仓的内壁活动设有卡簧,所述上胶壳的一端活动插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和卡簧的弹性段活动接触。
[0012]优选地,所述卡簧刚性段的圆孔和端子仓内壁的圆形凸点卡接,所述卡簧的弹性段和端子仓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压杆的一端和卡簧的弹性段活动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通过使接电连接器组件与带电螺栓进行可靠固定,避免了由于固定不可靠导致的安全隐患;
[0015]2、两个刚性电极的设计,使其在圆周方向上不构成闭合的铁磁回路,避免由于涡流损耗导致刚性电极发热而带来的隐患,以及避免和带电螺栓之间由于制造公差和装配公差存在的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接电连接器组件爆炸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装配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装配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三装配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四装配示意图。
[0022]图中:1、上胶壳;2、下胶壳;3、压杆;4、接电单元;41、刚性电极;42、汇流片;5、柔性电极;51、动触头;52、弹性件;53、基座;6、引电单元;61、端子仓;62、卡簧;6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胶壳1、下胶壳2和压杆3,上胶壳1的一端和下胶壳2的一端过盈配合,压杆3的一端和上胶壳1的一端活动插接,下胶壳2内分别设有接电单元4和柔性电极5,上胶壳1内设有引电单元6;
[0025]接电单元4包括有两个刚性电极41,刚性电极41具有磁性,可以吸附外部铁磁性材料,在圆周方向上不构成铁磁回路,实现圆环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胶壳(1)、下胶壳(2)和压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壳(1)的一端和下胶壳(2)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压杆(3)的一端和上胶壳(1)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胶壳(2)内分别设有接电单元(4)和柔性电极(5),所述上胶壳(1)内设有引电单元(6);所述接电单元(4)包括有两个刚性电极(41),所述刚性电极(41)和下胶壳(2)连接,两个所述刚性电极(41)的一侧设有汇流片(42),所述汇流片(42)和下胶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汇流片(42)的轴心和两个刚性电极(41)的轴心水平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胶壳(2)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固定刚性电极(41)的卡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胶壳(2)的内壁对称设有有夹爪,所述夹爪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接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5)包括有动触头(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太利戚庆吴秋阳王逸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