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26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2
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包括运输单元及其下方的切割单元,运输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运输辊,运输辊上设有螺旋槽以推动禽胗移动,禽胗上连接的食管悬垂于运输辊下方,切割单元包括竖直转动设置,且位于食管移动平面内的切割刀,切割刀上方一侧设有套杆,套杆所在平面与切割刀共面且外端设有插入头,套杆靠近切割刀的一侧沿套杆长度方向设有切割孔,切割刀的部分外圈位于切割孔内,禽胗沿运输辊移动至切割刀位置时,其下方悬垂的食管靠近禽胗的一端在切割刀作用下切出一个插入口,且继续移动至套杆位置时,插入头能够插入插入口内,并在切割孔出完成直线状的切割,使切割工作更加简单有效,同时无需设置等待时间,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装置
,具体为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切割装置
中,通常应用到切割刀、锯片或线锯完成切割工作,一些质地柔软的物料,还会借助剪刀完成剪切剖切工作,这是因为软体物料其自身的柔软特性,在固定和切割时均存在困难,例如布料、胶质材料、塑料薄膜等,甚至一些薄的型材也是需要剪切才能够完成裁切工作。
[0003]而且,软体物料不仅局限在上述的材料领域,在食品加工方面也有许多软体物料的存在,一些禽制品的附属品(例如鸭肠、食管等),这些待加工原材不仅质地柔软,还是呈现管状,这就又为材料的切割提供了新的困难,就拿食管加工来说,通常是先将食管拉直,然后采用剪刀将食管剖开,以完成剖切工作,这种的工作方式,需要耗费较大的工作时间,使得食管的加工效率较低。
[0004]而为了解决现有食管加工剖切效率较低的问题,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2110559485.8的专利文件就公开了一种禽类食管自动加工设备,其中就有涉及食管切割单元的设计,是采用一个割刀,然后在割刀处设置有包夹板,割刀外侧设有推板,当禽胗移动带动食管到达包夹板与推板之间时,食管会在推板作用下朝向切割刀方向移动,进而将食管压在切割刀上,然后禽胗上移带动食管移动完成切割工作,代替了手工作业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切割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装置在进行切割工作时仍存在局限性,首先禽胗带动食管移动至包夹板与推板之间进行切割时,需要存在一个停顿间隔,其次需要另设装置为禽胗上移提供一个作用力,这就使得装置在切割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使得装置的布置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由于食管质地柔软,导致其受推板推动作用朝向切割刀移动时,会出现偏离切割刀的现象,导致食管无法完全割开,或切切割线成扭曲状,这又为食管的后续加工造成了新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在食管的切割方面重新构思,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禽胗食管切割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运输单元和切割单元,禽胗能够沿运输单元移动,禽胗上连接的食管能够在切割单元作用下完成剖切工作。
[0008]具体来说,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一级运输辊组,所述一级运输辊组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两个运输辊,所述运输辊由动力装置带动转动,两个所述运输辊上均设有螺旋槽,且两运输辊上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两运输辊的中部呈挤压向下的方向滚动,且禽胗能够在螺旋槽作用下沿运输辊移动,两个所述运输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禽胗在移动时食管穿过间隙悬垂于运输辊下方,以方便后续完成食管的切割加工工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单元通过安装架与主架连接,其位于运输辊的下方,所述安装架上竖直转动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方一侧设有套杆,所述套杆所在平面与切割刀共面,其一端向下弯曲且与安装架连接,另一端设有插入头,所述套杆靠近切割刀的一侧沿套杆长度方向设有切割孔,所述切割刀的部分外圈位于切割孔内,且所述插入头的指向与禽胗的移动方向相反,禽胗沿运输辊移动至切割刀位置时,其下方悬垂的食管靠近禽胗的一端能够在切割刀作用下切出一个插入口,且继续移动至套杆位置时,所述插入头能够插入插入口内,并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将食管套至套杆上,当所述食管移动至切割孔位置时,食管会在切割刀作用下完成切割工作,使禽胗在移动过程中既能够完成食管的切割工作,无需设置等待时间,增加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无需设置借助推动板的移动来完成食管的压紧工作,而是采用固定设置的套杆,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无需对禽胗附加一个其他方向的作用力,食管在沿套杆移动时,切割线能够始终位于切割孔位置,保证了食管能够呈直线切开,进而保证了后续加工步骤也能够顺利进行。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所述运输辊背向禽胗移动方向的一端倾斜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包括槽状,使禽胗能够顺利在导料板作用下移动至两运输辊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运输辊组远离导料板一端设有二级运输辊组,且所述一级运输辊组的运输高度大于二级运输辊组的运输高度,所述二级运输辊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运输辊,其上方依次设有顺料机构和压紧机构,其中所述顺料机构能够调整禽胗的位置或姿态,所述压紧机构能够防止禽胗产生滚动。
[0012]具体来说,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包括沿二级运输辊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压料板,使禽胗始终能够在二级运输辊组的两个运输辊之间水平移动,保证了切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顺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压料板靠近一级运输辊组一端上方的阻料板,所述阻料板下端设有倾斜指向压料板下方的顺料板,禽胗由一级运输辊组移动至二级移动辊组时,会优先在阻料板作用下向后倾斜,使禽胗下端与食管连接位置呈朝向运输方向的挺出状,倾斜后的禽胗在顺料板作用下滑至压料板下方,保证切割刀能够顺利在食管与禽胗的连接位置,切割开一个插入口,进而方便插入头插入插入口内,以保证切割工作顺利进行。
[0014]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槽底呈弧状凹陷结构,使禽胗在螺旋槽的作用下移动时能够更加的顺畅。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所述运输单元还包括运输杆,所述运输杆设有两根且并列设于运输辊下方,两运输杆之间设有不大于禽胗厚度的间隙,保证了禽胗能够在运输辊作用下沿运输杆水平滑动,防止禽胗在螺旋作用下落至运输辊的下方,保证切割工作的正常进行。
[001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割刀所在平面与两运输杆的距离相同,使切割刀的切割位置能够落在食管与禽胗连接端的中部,防止切割刀在切割工作进行时因食管偏转产生无法切割出插入口的现象。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所述套杆从前向后依次设计为插入头、过渡段、切割段和连接段,所述切割段高度低于插入头高度,所述连接段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过渡段和/或切割段的底部设有切割孔,使切割刀与切割孔的配合能够更加方便。
[0018]具体来说,所述切割段一端水平位于切割刀的一侧上方,且所述切割段的高度不大于切割刀上侧的高度,切割段外端通过向下弯折的连接段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过渡段一端与切割段连接,另一端倾斜指向切割刀上方且与插入头连接,使切割刀的转动不会预先影响食管的套入动作,即当食管顺利套设在套杆上后切割刀才能够完成切割工作,进而保证食管能够顺利完成切割工作。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该机构在用并列设置的运输辊以及运输辊上设置螺旋槽完成禽胗的螺旋推动移动工作,禽胗上连接的食管悬垂于运输辊下方,其沿运输辊移动至切割刀位置时,其下方悬垂的食管靠近禽胗的一端在切割刀作用下切出一个插入口,且继续移动至套杆位置时,插入头能够插入插入口内,并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将食管套至套杆上,当所述食管移动至切割孔位置时,食管会在切割刀作用下完成切割工作,使禽胗在移动过程中既能够完成食管的切割工作,无需设置等待时间,增加了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其上设有运输单元和切割单元(5),禽胗能够沿运输单元移动,禽胗上连接的食管能够在切割单元(5)作用下完成剖切工作;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一级运输辊组(23),所述一级运输辊组(23)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运输辊(231),所述运输辊(231)由动力装置带动转动,两个所述运输辊(231)上均设有螺旋槽,且禽胗能够在螺旋槽作用下沿运输辊(231)移动,两个所述运输辊(23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禽胗在移动时食管穿过间隙悬垂于运输辊(231)下方;所述切割单元(5)通过安装架(222)与主架(1)连接,其位于运输辊(231)下方,所述安装架(222)上竖直转动设有切割刀(54),所述切割刀(54)上方一侧设有套杆(55),所述套杆(55)所在平面与切割刀(54)共面,其一端向下弯曲且与安装架(222)连接,另一端设有插入头(553),所述套杆(55)靠近切割刀(54)的一侧沿套杆(55)长度方向设有切割孔,所述切割刀(54)的部分外圈位于切割孔内,且所述插入头(553)的指向与禽胗的移动方向相反,禽胗沿运输辊(231)移动至切割刀(54)位置时,其下方悬垂的食管靠近禽胗的一端能够在切割刀(54)作用下切出插入口,且继续移动至套杆(55)位置时,所述插入头(553)能够插入插入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55)从前向后依次设计为插入头(553)、过渡段(551)、切割段(552)和连接段,所述切割段(552)高度低于插入头(553)高度,所述过渡段(551)和/或切割段(552)靠近切割刀(54)一侧设有切割孔,所述连接段与连接板(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禽胗食管切割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亮万光金曹阳石汝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深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