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0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颈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包括护颈枕芯,护颈枕芯顶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面,护颈枕芯底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底,护颈枕芯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透气孔,护颈枕芯内部活动安装有竹炭亲水棉,竹炭亲水棉表面活动安装有凝胶,凝胶顶部表面设置有凝胶顶面,凝胶底部设置有凝胶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凝胶呈塔型形状均匀分布在竹炭亲水棉内部四周,凝胶的塔形网状结构可以向三个方向变形从而增加与身体的表面接触面积,达到强化压力释放,塔形结构设计确保了护颈枕面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且凝胶具有恒温功效,凉而不冰,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


[0001]本技术涉及护颈枕
,具体为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凝胶片比较薄,凝胶没有三维缓压支撑设计和塔形网状结构设计,也没有恒温功效。
[0003]传统枕芯内芯没有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基材低密度,手感和睡感达不到睡眠需求,且在睡眠过程中容易跑位和移位,长时间使用枕芯内部材质容易发闷发热,从而导致用户的头部和颈部产生不适感和灼热感。枕芯不够耐用,使用周期和寿命比较短。枕面接触头部和颈部的凝胶比较单薄,达不到缓压的效果和保持恒温状态,达不到凉而不冰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包括护颈枕芯,所述护颈枕芯顶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面,所述护颈枕芯底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底。
[0007]所述护颈枕芯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护颈枕芯表面设置有竹炭亲水棉,所述护颈枕芯内部活动安装有凝胶,所述凝胶顶部表面设置有凝胶顶面,所述凝胶底部设置有凝胶底面,所述凝胶顶面和凝胶底面呈三维缓压支撑设计,强化了护颈枕面的压力释放和护颈枕面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
[0008]优选的,所述竹炭亲水棉和凝胶的材质分别采用50D和100D高密度设计,使得护颈枕芯的手感和舒适度达到最佳睡眠状态,枕衣和内芯之间的透气打孔设计,使得护颈枕芯内部更加透气,解决了此种材质发闷发热的瓶颈问题,竹炭亲水棉采用高密度50D基材内芯和凝胶采用高密度100D基材内芯,睡眠过程中不容易跑位和移位,且凝胶具有恒温功效,凉而不冰,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护颈枕面表面中心位置向底部凹陷,且所述护颈枕面顶部表面两侧向上隆起,人体工学弧度设计,侧卧时缓解肩膀压力,肩颈无压迫感,仰睡时头颈保持水平支撑呈健康曲线,翻身更流畅。
[0010]优选的,所述凝胶呈塔型形状均匀分布在竹炭亲水棉内部,凝胶的塔形网状结构可以向三个方向变形从而增加与身体的表面接触面积,达到强化压力释放,塔形结构设计确保了护颈枕面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凝胶呈塔型形状均匀分布在竹炭亲水棉内部,凝胶的塔形网状结构可以向三个方向变形从而增加与身体的表面接触面积,达到强化压力释放,塔形结
构设计确保了护颈枕面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且凝胶具有恒温功效,凉而不冰,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
[0013](2)、本技术通过竹炭亲水棉内部材质添加有竹炭分子,通过内芯颜色采用黑色竹炭,可以净化睡眠周围的空气,黑色内芯不易氧化,解决了过去内芯由于白色或者黄色易于氧化的问题。
[0014](3)、本技术通过竹炭亲水棉的基材采用50D和凝胶的基材采用100D 高密度设计,使得护颈枕芯的手感和舒适度达到最佳睡眠状态,枕衣和内芯之间的透气打孔设计,使得护颈枕芯内部更加透气,解决了此种材质发闷发热的瓶颈问题,竹炭亲水棉采用高密度50D基材内芯和凝胶采用高密度100D 基材内芯,睡眠过程中不容易跑位和移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面的护颈枕底结构表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仰视的护颈枕芯结构表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护颈枕底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正面的凝胶顶面和凝胶底面连接结构表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俯视的护颈枕芯结构内部挤压空气方向展示示意图。
[0020]图中:1、护颈枕底;2、护颈枕芯;3、护颈枕面;4、透气孔;5、竹炭亲水棉;6、凝胶;7、凝胶顶面;8、凝胶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包括护颈枕芯2,护颈枕芯2顶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面3,护颈枕芯2底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底1,护颈枕面3表面中心位置向底部凹陷,且护颈枕面3顶部表面两侧向上隆起,人体工学弧度设计,侧卧时缓解肩膀压力,肩颈无压迫感,仰睡时头颈保持水平支撑呈健康曲线,翻身更流畅。
[0023]护颈枕芯2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透气孔4,护颈枕芯2表面设置有竹炭亲水棉5,竹炭亲水棉5内部材质添加有竹炭分子,通过内芯颜色采用黑色竹炭,可以净化睡眠周围的空气,黑色内芯不易氧化,解决了过去内芯由于白色或者黄色易于氧化的问题,护颈枕芯2内部活动安装有凝胶6,竹炭亲水棉5和凝胶6的材质分别采用50D和100D高密度设计,使得护颈枕芯2的手感和舒适度达到最佳睡眠状态,枕衣和内芯之间的透气打孔设计,使得护颈枕芯2 内部更加透气,解决了此种材质发闷发热的瓶颈问题,竹炭亲水棉5采用高密度50D基材内芯和凝胶6采用高密度100D基材内芯,睡眠过程中不容易跑位和移位,凝胶6顶部表面设置有凝胶顶面7,凝胶6底部设置有凝胶底面8,凝胶顶面7和凝胶底面8呈三维缓压支撑设计,强化了护颈枕面3的压力释放和护颈枕面3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凝胶6呈塔型形状均匀分布在竹炭亲水棉5内部,凝胶6的塔形网状结构可以向三个方向变形从而增加与身体的表面接触面积,达到强化压力释放,塔形结构设计确保了护颈枕面3 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凝胶顶面7和凝胶底面8呈梯形状分布,且凝胶6具有恒温功效,凉而不冰,可不受四季影响持续使用。
[0024]本技术,使用时,通过使用者头部枕在护颈枕面3时,护颈枕面3 表面中心位
置向底部凹陷,且护颈枕面3顶部表面两侧向上隆起,人体工学弧度设计,侧卧时缓解肩膀压力,肩颈无压迫感,仰睡时头颈保持水平支撑呈健康曲线,翻身更流畅,同时竹炭亲水棉5内部材质添加有竹炭分子,通过内芯颜色采用黑色竹炭,可以净化睡眠周围的空气,黑色内芯不易氧化,解决了过去内芯由于白色或者黄色易于氧化的问题,亲肤性能极佳,凝胶顶面7和凝胶底面8呈三维缓压支撑设计,强化了护颈枕面3的压力释放和护颈枕面3水平向和垂直向的空气流通,确保护颈枕芯2内部保持透气干爽,达到透气、恒温、亲肤、舒睡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睡眠体验感和睡眠质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形网状凝胶护颈枕,包括护颈枕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颈枕芯(2)顶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面(3),所述护颈枕芯(2)底部表面设置有护颈枕底(1);所述护颈枕芯(2)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透气孔(4),所述护颈枕芯(2)表面设置有竹炭亲水棉(5),所述护颈枕芯(2)内部活动安装有凝胶(6),所述凝胶(6)顶部表面设置有凝胶顶面(7),所述凝胶(6)底部设置有凝胶底面(8),所述凝胶顶面(7)和凝胶底面(8)呈三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凯张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