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医药、生物、化学等领域应用的海藻酸盐基凝胶珠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负载多种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能够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被称为功能因子,天然食品中富含多种功能因子,这些功能因子除了发挥各自不同的生理活性以外,共存时还会有协同促进人体吸收和健康的作用。对于加工食品而言,人们越来越期望能够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实现天然食品中功能因子的存在模式,因此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食品体系更能受到消费者青睐而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在加工食品中添加多种功能因子,通常需要借助针对功能因子的传递体系对其进行保护和递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口感、美观程度以及营养价值的需求逐渐提高,市场功能性产品形式愈发丰富,已摆脱传统片剂、胶囊、口服液和粉剂等单一食用形式,然而如何构建同时负载不同极性功能因子的体系并进一步拓展产品食用形式与消费场景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
[0003]海藻酸盐作为天然来源的多糖常被运用于功能因子负载体系的构建。海藻酸盐可以通过简单的滴加法形成粒径为毫米级的海藻酸盐微凝珠,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载体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能够使消费者体感化功能因子的摄入过程,适用范围广,如可用于饮料、凝胶、乳品和糕点装饰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293693A、CN103110153A和CN110200075A已经介绍了以海藻酸盐和果蔬汁和茶饮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微凝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凝珠中包括多个结构相,所述结构相包括内相结构和外相结构两部分,所述内相结构,为至少负载脂溶性功能因子和油凝胶剂的部分,所述外相结构,为至少负载水溶性功能因子和海藻酸盐类物质,所述海藻酸盐类物质包括海藻酸盐或海藻酸盐复配物,所述微凝珠结构中还包括交联剂和乳化剂组分,且所述微凝珠的直径为0.5
‑
15mm,优选为1.5
‑
2.5mm,所述微凝珠的溶胀率为100%
‑
200%,110%
‑
180%,130%
‑
160%或140%
‑
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凝珠的硬度为:0.1
‑
20N,0.5
‑
15N,1
‑
10N,2.5
‑
5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结构部分还包括可食用的液态油脂,所述食用的液态油脂包括:玉米油、花生油、椰子油、大豆油、菜籽油、油茶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芝麻油、葡萄籽油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结构水溶性功能因子包括: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叶酸、泛酸、茶多酚、咖啡因、花青素、γ
‑
氨基丁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内相结构脂溶性功能因子包括:姜黄素、叶黄素、番茄红素、β
‑
胡萝卜素、白藜芦醇、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DHA、EPA中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藻酸盐基微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结构中油凝胶剂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乙基纤维素、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内相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
‑
20%,5%
‑
15%,8%
‑
10%;所述乳化剂,包括:吐温
‑
20、吐温80、吐温60、乳清分离蛋白、变性淀粉、酪蛋白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质量百分比为0.1%
‑
5%,0.5%
‑
4%,2%
‑
3%。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同时负载多极性功能因子的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立科,杨静怡,王一川,宋江流,高彦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