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87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分体管组,分体管组包括设于中间套管内的若干个分体管,相邻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相连,胶接层的强度低于分体管的强度,相邻分体管之间可分离,每个所述分体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光纤单元,每个分体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中间套管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条,限位凸条嵌于限位凹槽内,每个分体管内侧嵌装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组成一个柱状结构,分体管之间易于分离,限位凸条和限位凹槽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分体管的限位稳固,加强筋在分体和整体均提供强度,达到容易进行分支操作和在分支操作后和分支操作前均有较高强度的效果和目的。高强度的效果和目的。高强度的效果和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一种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随着光纤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的快速发展,光纤在信号通讯线缆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光缆是将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排布方式组成缆芯再在缆芯外部包覆护套和/或护层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通信线路,更加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光缆结构较为简单,光纤的机械性能差,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光纤的弯折或折断,最终导致光信号的传输中断,严重影响了光纤传输特性的长期稳定性,而且现有光缆难以分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分体管组,所述分体管组包括设置于中间套管内部的若干个分体管,相邻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相连,胶接层的强度低于分体管的强度,相邻分体管之间可分离,每个所述分体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光纤单元,每个分体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中间套管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条,限位凸条嵌于限位凹槽内,每个分体管内侧嵌装有加强筋。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分体管组包括均布于中间套管内部的三个分体管,三个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组成一个柱状结构。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分体管内设置有两个光纤单元。
[0008]进一步的,每个光纤单元包括光纤及包覆于其外部的光纤保护管,光纤单元外部包裹有阻水层,阻水层外包裹有分体管。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分体管内侧、阻水层外侧嵌装有一个加强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体管呈类扇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圆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凹槽呈三角形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分体管组,分体管组包括设置于中间套管内部的若干个分体管,相邻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相连,胶接层的强度低于分体管的强度,相邻分体管之间可分离,每个所述分体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光纤单元,每个分体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中间套管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条,限位凸条嵌于限位凹槽内,每个分体管内侧嵌装有加强筋。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光纤单元外包裹有阻水层,阻水层外包裹有分体管,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组成一个柱状结构,分体管之间易于分离,限位凸条和限位凹槽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分体管的限位稳固,分体管内侧内嵌装有加强筋,加强筋在分体和整体均提供强度,达到容易进行分支操作和在分支操作后和分支操作前均有较高强度的效果和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9、中间套管6和分体管组,分体管组包括设置于中间套管6内部的若干个分体管4,相邻分体管4之间通过胶接层5相连,可组成一个柱状结构,胶接层5的强度低于分体管4的强度,通过剥离外套管9和中间套管6后即可通过强力牵拉将所有分体管4进行分离,每个分体管4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7,中间套管6上设有与限位凹槽7相适配的限位凸条8,限位凸条8嵌于限位凹槽7内,限位凸条8对限位凹槽7进行限制,进而限制了分体管4的位置,避免分体管4在中间套管6内扭曲变形,每个分体管4内侧嵌装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在分体和整体均提供强度,在所有分体管4分离的同时,加强筋10也分别落于各自对应的分体管4内,进而在分体之后加强筋10仍提供强度,防止光纤过度弯折损坏。
[0020]每个分体管4内设置有若干个光纤单元,每个光纤单元包括光纤1及包覆于其外部的光纤保护管2,光纤单元外部包裹有阻水层3,阻水层3外包裹有分体管4。
[0021]本技术中涉及的各结构的形状、尺寸、材质等可根据实际需求加以灵活选择,只需确保能够实现所需功能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根据其技术能力确保结构的可行性。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9、中间套管6和分体管组,分体管组包括均布于中间套管6内部的三个分体管4,三个分体管4之间通过胶接层5组成一个柱状结构,每个分体管4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7,中间套管6上设有与限位凹槽7相适配的限位凸条8,限位凸条8嵌于限位凹槽7内,每个分体管4内侧、阻水层3外侧嵌装有一个加强筋10,加强筋10在分体和整体均提供强度,三个分体管4易于分离,每个分
体管4内设置有两个光纤单元,每个光纤单元包括光纤1及包覆于其外部的光纤保护管2,光纤单元外部包裹有阻水层3,阻水层3外包裹有分体管4。本实施例通过三个分体管4组成的柱状结构进行承载,由于胶接层5的强度低于分体管4的强度,通过剥离外套管9和中间套管6后即可通过强力牵拉将三个分体管4进行分离,三个分体管4分离的同时,三个加强筋10也分别落于三个分体管4内,进而在分体之后加强筋10仍提供强度,防止光纤过度弯折损坏;当本光缆为整体时,限位凸条8对限位凹槽7限制,进而限制了三个分体管4的位置,避免分体管4在中间套管6内扭曲变形。
[0024]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分体管4呈类扇形结构,加强筋10呈圆形结构。
[0025]本技术未具体描述的部分或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或现有产品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分体管组,所述分体管组包括设置于中间套管内部的若干个分体管,相邻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相连,胶接层的强度低于分体管的强度,相邻分体管之间可分离,每个所述分体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光纤单元,每个分体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凹槽,中间套管上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条,限位凸条嵌于限位凹槽内,每个分体管内侧嵌装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管组包括均布于中间套管内部的三个分体管,三个分体管之间通过胶接层组成一个柱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5G用多芯易分支光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姚洁盛春敏沈聪韦冬蒋莹孙文涛王梦伟张佳丽董旭慧王卫兴欧阳旭文沈晓华陈建华方华宋月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