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和一种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7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座椅的搁脚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包含椅座、与椅座滑动连接的滑动管和安装在滑动管上的搁脚总成,搁脚总成为两套,分别单独与滑动管连接,每套搁脚总成均包含固定座、摆动座和单板;固定座与滑动管连接,摆动座与滑动管转动连接且在竖直方向上翻转,单板包含与摆动座固定连接的基盒和与基盒滑动连接的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的滑动方向为座椅的宽度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和一种座椅,不仅提升对用户脚部的支撑效果,增加对不同用户的通用性,且增加收纳过程的便利性和顺畅性。性和顺畅性。性和顺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和一种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座椅的搁脚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家具,通常包含底座、靠背、支撑结构、扶手等部件。如公开号为CN201620974125.9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座椅,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能得到来自背部、腰部、臀部、扶手这四个位置的支撑,增加人体的舒适性。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座椅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多样性。有厂商开始研发和生产具备搁脚装置的座椅。搁脚装置往往和座椅主体连接,用户将双脚放置在搁脚装置上,抬高脚部,提升坐姿状态下的舒适性。如授权公开号为CN 206949927 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办公椅,其在椅座下方设置有搁脚机构,并且,该种搁脚机构采用了抽拉式的设计方式,可相对于椅座在前后方向滑动,一方面做到了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的搁脚需求,另一方面可将搁脚机构收纳在椅座对应的槽体中,便于收纳和美观。
[0004]然而,该种结构的座椅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方面,搁脚机构在收纳的过程中存在着收纳不顺利的问题,搁脚装置很难进入对应的座椅下方的容纳槽。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用户蹲下,用手且较为用力地将搁脚机构送入容纳槽,不仅费时费力,且用户的手部和膝部也容易弄脏。另一方面,搁脚虽然能在长度方向上滑行调节,但是由于不同的用户其体重、脚型都不同,单一的搁脚支撑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和一种座椅,不仅提升对用户脚部的支撑效果,增加对不同用户的通用性,且增加收纳过程的便利性和顺畅性。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包含椅座、与椅座滑动连接的滑动管和安装在滑动管上的搁脚总成,搁脚总成为两套,分别单独与滑动管连接,每套搁脚总成均包含固定座、摆动座和单板;固定座与滑动管连接,摆动座与滑动管转动连接且在竖直方向上翻转,单板包含与摆动座固定连接的基盒和与基盒滑动连接的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的滑动方向为座椅的宽度方向。
[0007]一方面,在我方技术方案中,不采用一体式搁脚,而是采用分体式的两套搁脚总成,每套搁脚总成中均包含有一个滑动板。两个滑动板可以滑动,且滑动方向为座椅的宽度方向。这就使得两个滑动板可以彼此靠近和远离,从而整个搁脚区域的宽度实际可调,满足了不同用户、不同姿势的搁脚需求,提升了搁脚的舒适性和通用性。
[0008]另一方面,现有产品,刚使用时,由于搁脚部件和椅座下方的收纳区域,如收纳盒、收纳槽、收纳框较为贴合,收进容易。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滑动管和/或搁脚部件都会形变,与收纳区域的贴合度降低,收进时容易碰撞、干涉,增加了收进的难度。而在本案中,单板作为搁脚的主体部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翻转,这就带来了两个技术效果。其一,即使在
收进收纳时存在形变干涉,也可以通过单板的翻转来使得优化收进的角度,避免与周边的部件例如收纳框、收纳盒的壁发生碰撞,收纳顺利。其二,使用时,单板为了人体舒适度,往往与水平面有着近30
°‑
60
°
的夹角,而在收纳时,单板可翻转到近乎水平,从而减小收纳区域的体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摆动座包含连接座和位于连接座侧端的转动柱,固定座侧面开设有供转动柱进入的配合孔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摆动座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连接有限位栓,固定座包含用于抵触限位栓从而对摆动座的翻转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瓣。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连接件包含表面平整的固定平面,限位栓安装在固定平面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摆动座通过固定栓与连接件连接,固定栓安装在固定平面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两个摆动座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 连接件上套设有隔套,隔套位于两个固定座之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隔套包含主筒和在主筒的两个侧端伸出的辅助柱,固定座上设有供辅助柱进入的配合孔二。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基盒上设有嵌入件,滑动板包含供嵌入件进入从而锁定滑动板相对基盒相对位置的配合孔,配合孔为多个,开设在调节条上。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嵌入件包含弹性件和顶珠,弹性件一端与基盒连接,另一端与顶珠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基盒包含在高度方向上排布的上盒和下盒,滑动板位于上盒和下盒之间,上盒和下盒通过连接柱连接,滑动板上开设有滑动槽,连接柱在滑动槽中移动。
[0019]一种座椅,包含靠背和椅脚,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靠背和椅座连接,椅脚安装在椅座的底面上。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采用分体式的两套搁脚总成,每套搁脚总成中均包含有一个滑动板。两个滑动板可以彼此靠近和远离,从而整个搁脚区域的宽度实际可调,满足了不同用户、不同姿势的搁脚需求,提升了搁脚的舒适性和通用性。
[0022]2、单板作为搁脚的主体部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翻转,避免与周边的部件例如收纳框、收纳盒的壁发生碰撞,收纳顺利。
[0023]3、收纳时,单板可翻转到近乎水平,从而减小收纳区域的体积。
[0024]4、连接件的存在,用户在操作一个单板翻转时,自然会带动另一个单板的同步翻转,提升操作便利性。
[0025]5、采用了“同步翻转、中段加强”的翻转设计,且由于六角轴的存在,多个部件能保持良好的同轴度,翻转动作简易、顺畅、稳定度高。
[0026]6、隔套的存在避免滑动管的形变,强化整个结构的稳定度。
[0027]7、限位栓与抵触瓣抵触,从而使得单板的翻转角度在两个幅度上被限位。这两个限位角度即可对应为单板在使用过程中的角度和在收纳状态下的角度,提升实用性。
[0028]8、固定平面的存在,一方面使得限位栓的安装过程变得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使得两个限位栓的安装角度变得更为精确和可控,从而使得两个固定座对两个限位栓7的限位角度是一致和稳定的。
[0029]9、连接座和隔套一左一右紧贴固定座,使得滑动管不仅不易向内倾斜,也不易向外倾斜。
[0030]10、基盒采用了上下两层的设计,包含上盒和下盒,而滑动板则在上盒和下盒之间。这样的三层设计不仅能起到使得滑动板的滑动更为顺利稳定,且滑动板作为一个主要的承力部件,拥有更好的支撑稳定性。
[0031]11、嵌入件采用了弹性顶珠的设计,顶珠的球体圆弧设计也可以使得缩回顺畅。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33]图2是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4]图3是实施例一隐藏一个单板后的示意图;
[0035]图4是图3的隐藏了摆动座和部分固定座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包含椅座(91)、与所述椅座(91)滑动连接的滑动管(92)和安装在所述滑动管(92)上的搁脚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总成(1)为两套,分别单独与所述滑动管(92)连接,每套搁脚总成均包含固定座(3)、摆动座(4)和单板(5);所述固定座(3)与所述滑动管(92)连接,所述摆动座(4)与所述滑动管(92)转动连接且在竖直方向上翻转,所述单板(5)包含与所述摆动座(4)固定连接的基盒(51)和与所述基盒(51)滑动连接的滑动板(52),两个所述滑动板(52)的滑动方向为座椅的宽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4)包含连接座(41)和位于所述连接座(41)侧端的转动柱(42),所述固定座(3)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柱(42)进入的配合孔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4)连接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上连接有限位栓(7),所述固定座(3)包含用于抵触所述限位栓(7)从而对所述摆动座(4)的翻转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包含表面平整的固定平面(61),所述限位栓(7)安装在所述固定平面(6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4)通过固定栓(8)与所述连接件(6)连接,所述固定栓(8)安装在所述固定平面(61)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搁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朱强国陈发昆吴青松李建民张小东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盛信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