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03408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包括:首先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定义配置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然后设置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网管设备。通过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建立第三方的数据视图,并在视图的结构上与网元命令行格式保持一致;进一步通过该数据视图进行网管数据模型与网元命令行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了网管、网元之间的解耦,可以使网管自动适配不同的网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管理
,尤其指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通信网络的网管侧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当网络引入新的技术,网管侧应很容易将其纳入管理范围,而不需要改变自身的结构;当网络结构改变时,网管侧的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应因网络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实现通信网络管理的过程中,通信双方之间需进行最基本的数据交换,而网管侧和网元侧之间数据交换的唯一通道是由网管侧将其内部数据模型转换成对应的网元命令行下发给网元侧执行。现有技术中网管侧与网元侧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01、网管侧根据自身数据模型的建立方式,针对网元的实际逻辑配置网管数据模型;S102、网元侧根据内部的数据模型,配置对外进行数据交换的网元命令行接口;S203、以硬编码方式将网管数据模型转换为具体的网元命令行。现有技术中利用上述的硬编码方式来完成网管数据模型向网元命令行转换的过程,所有的逻辑由程序员编写代码实现。网管侧除了维护自身的数据模型以外,还需要维护网元侧的数据模型,并且完成两个模型之间的转换。为了实现上述的数据交换过程,网管侧与网元侧就必须进行配套开发,针对不同的网元实体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案,即网管侧与网元侧之间形成紧耦合的关系,缺乏通用性,不能自动适配不同的产品;且开发与维护的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管与网元之间紧耦合,无法自动实现适配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包括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设置配置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设置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网管设备,包括网管数据模型单元,还包括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单元、映射表单元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单元,用于从所述网管数据模型单元中获取数据,并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设置生成网管数据模型视图;所述映射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与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及设备,通过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建立第三方的数据视图,并在视图的结构上与网元命令行格式保持一致;进一步通过该数据视图完成网管数据模型与网元命令行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了网管、网元之间的解耦合,可以使网管自动适配不同的网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交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网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加以阐述。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S201、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设置配置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是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并在结构上与网元命令行的命令格式最大程度保持一致,可以减少网管模型与网元命令行之间的差异,降低数据交换的复杂度;S202、设置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包括对象级映射关系和字段级映射关系,其中对象级映射关系用于将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中的具体记录映射成具体的网元命令,字段级映射关系用于将记录中的字段映射成具体的网元命令属性名或属性值。通过该映射关系的重新配置,无需更改网管及网元的内部模型,即可以使网管自动适配不同的网元产品,实现了网管与网元之间的解耦合;S203、根据映射关系,在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包括对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中的记录进行对象级处理,以及对记录中的字段进行字段级处理;该对象级处理及字段级处理过程均包括正常处理及特殊处理两种模式,分别在视图记录及其字段中进行标识,具体的数据交换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标识以进行正常处理或特殊处理。本专利技术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301、网管侧根据自身的实现建立网管数据模型;网管数据模型一般包括实体类、实体类属性和实体类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方式包括基于OO(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的方式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可以适配这两种建立方式;S302、网元侧根据自身的实现建立对外进行数据交换的网元命令行接口;本实施例中,网元命令行以通用的MML(Man-Machine Language,人机交互语言)命令为例进行说明;S303、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根据MML命令行的命令格式生成网管数据模型视图;S304、建立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和网元侧MML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包括对象级映射关系和字段级映射关系,分别实现具体视图与MML命令字之间的映射,以及视图记录中的具体字段与MML属性名/值之间的映射;S305、数据交换控制器从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中顺序获取一个视图;S306、根据对象级映射关系获取该视图对应的MML命令;S307、控制器从该视图中依次获取各个记录;S308、判断此记录是否存在记录特殊处理Handler,如果存在,则转记录特殊处理Handler进行处理,之后继续下一个记录;否则转步骤S309;S309、控制器针对此记录完成对应的MML命令字部分,并转步骤S310继续处理此记录中的具体字段;S310、控制器从记录中依次获取各个字段;S311、根据字段级映射关系获取字段对应的MML参数;S312、判断该字段是否存在字段特殊处理Handler,如果存在,则转字段特殊处理Handler处理进行处理,之后继续下一个字段;否则转步骤S313;S313、将该字段映射成一个具体的MML属性名/值。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网管设备,其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网管设备410包括网管数据模型单元411、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单元412、映射表单元413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414;其进行数据交换的对象为网元设备420的网元命令行接口单元421。其中,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单元412用于从网管数据模型单元411中获取数据,并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定义生成网管数据模型视图。映射表单元413用于存储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与网元命令行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对象级映射关系及字段级映射关系。数据交换控制单元414用于根据映射表单元413中的映射关系在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单元412与网元命令行接口单元421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控制单元414进一步包括记录处理子单元4141及字段处理子单元4142。其中,记录处理子单元4141用于根据映射表单元413中的对象级映射关系获取网管数据模型视图对应的网元命令行;并对网管数据模型视图中的记录执行该网元命令行,或进行记录的对象级特殊处理。字段处理子单元4142用于从记录处理子单元4141的记录中获取字段,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映射的通用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网管数据模型中获取数据,根据网元命令行接口的设置配置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设置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网管数据模型视图集与所述网元命令行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宣春崔维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