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25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包含了中间支架、两个夹臂、蝶形支架及多个按摩头。其中蝶形支架与多个按摩头相结合,并通过可扭动的弹簧连接到中间支架的上轮廓的中心点。多个按摩头包括第一按摩面和第二按摩面,第一按摩面设置在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第二按摩面设置在蝶形支架上轮廓上端,第一按摩面沿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长条形,第二按摩面沿蝶形支架上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半球形。且两个夹臂与中间支架形成的C形结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用户使用时,可以按摩到风池穴及百劳穴,多角度的按摩人体颈部肌肉组织,且与人体颈部紧密贴合,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体验感。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养生保健理疗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颈部按摩仪因能够很好地使颈部的肌肉组织得到放松,缓解疲劳的特性。在按摩产品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且随着对产品的深入研究及发展。颈部按摩仪的便携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目前多数产品的按摩头都是保持着固定结构,随着用户的头部转向导致按摩头的贴合度不足,使得按摩效果不佳,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本技术采用穴位按摩设计。按摩仪具有两组按摩头,分别按摩风池穴及百劳穴,同时按摩头的组合末端由可扭动式弹簧连接,更符合人体工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包括:
[0005]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沿其长度方向呈弧状弯曲,更加贴合人体颈部曲线弧度,以及;
[0006]两个夹臂,所述两个夹臂分别设置于中间支架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中间支架共同围设形成供人体颈部穿过的空间,以及;
[0007]蝶形支架,所述蝶形支架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心位置朝向人体颈部一侧,以及;
[0008]多个按摩头,所述多个按摩头分别组成两组,共同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
[000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蝶形支架宽度方向的两侧轮廓分别为上轮廓和下轮廓,所述上轮廓朝向下轮廓方向的两侧为凸面状,所述上轮廓朝向下轮廓方向的中心部位为凹面状,所述上轮廓边缘分别设置所述多个按摩头,所述上轮廓为朝向人体颈部一侧,所述下轮廓远离上轮廓方向的两侧为凹面状,所述下轮廓远离所述上轮廓方向的中心部位为平面状,所述下轮廓为背离人体颈部一侧。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按摩头包含第一按摩面,所述第一按摩面的表面光滑并向内弯曲,所述第一按摩面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所述多个按摩头中还包含第二按摩面,所述第二按摩面的表面光滑并向外凸起,所述第二按摩面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上端。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面沿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长条形。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摩面沿所述蝶形支架上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半球形。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支架宽度方向的两侧轮廓分别为上轮廓和下轮廓,所述上轮廓为凸面状,所述上轮廓通过所述可扭动弹簧与所述蝶形支架下轮廓相结合,所述上轮廓朝向背离所述下轮廓的方向凸起,所述上轮廓为朝向人体颈部一侧,所述下轮廓为凹面状,所述下轮廓朝向靠近所述上轮廓的方向凹陷,所述下轮廓为背离人体颈部一侧。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蝶形支架下轮廓与所述中间支架的上轮廓中心部分连接处由所述可扭动的弹簧结合,且所述外壳均由硅胶材质所制作。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蝶形支架的边缘凹陷包含上凹陷,下凹陷,左凹陷,右凹陷。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凹陷朝向所述下凹陷一侧凹陷,所述下凹陷朝向所述上凹陷一侧凹陷,所述左凹陷朝向所述右凹陷一侧凹陷,所述右凹陷朝向所述左凹陷一侧凹陷。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蝶形支架的边缘凹陷弧度为所述上凹陷70.45
°
,所述下凹陷13.17
°
,所述左凹陷145.52
°
,所述右凹陷145.52
°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蝶形支架的所述上沿高度比所述中间支架的所述上沿高度高,所述的蝶形支架的所述下沿高度比所述中间支架的所述下沿高度低。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臂包含自由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为所述两个夹臂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处设置金属卡扣连接所述两个夹臂与所述中间支架,所述自由端为远离所述连接端一侧,所述自由端包含所述颈部按摩仪的操作面板。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臂包括第一夹臂外壳和第二夹臂外壳,所述第二夹臂外壳的内部中空腔体设置开关及控制温热的电路板及外置按键,电源充电口设置所述第二夹臂外壳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外壳的所述自由端,所述第一夹臂外壳的内部中空腔体设置控制电流输出程度及调控输出模式的电路板及外置按键。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外壳与所述第二夹臂外壳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间所相连的端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中间支架形成供人体穿过的空间,所述第一侧面为凸面状,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夹臂外壳方向凸起,所述第一侧面朝向人体颈部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状,所述第二侧面背离人体颈部一侧。
[00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端面相互组合,组成所述第一夹臂外壳及所述第二夹臂外壳的内部中空腔体。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的上轮廓与所述夹臂的第一夹臂外壳均由硅胶材质所制作。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臂外壳沿着所述中间支架下轮廓的延展方向呈C形向内弯曲。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用户在佩戴所述颈部按摩仪时随着头部轻微旋转或头部往后倾仰而让按摩头更加紧密贴合,由于采用蝶形支架与可扭动的弹簧组合结构,不易让按摩头轻易与人体颈部皮肤偏离。此外两个夹臂与中间支架形成的C形结构设计也能让该颈部按摩仪更好的贴合人的颈部,简单牢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0027]2、此外,多个按摩头的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使用本技术的颈部按摩仪时,能够接触到用户颈部的风池穴及百劳穴,达到多角度的按摩人体颈部肌肉组织,能够进一步提高本技术中的颈部按摩仪的使用舒适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8]图一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的立体图;
[0029]图二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的整体爆炸图。
[0030]图标解释:110、第一夹臂外壳第二侧面;111、一号操作面板槽;120、按摩程度减少键;130、一号按键间隙片;140、按摩模式切换键;150、二号按键间隙片;160、按摩程度增加键;170、第一夹臂外壳第一侧面;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扭动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沿其长度方向呈弧状弯曲,更加贴合人体颈部曲线弧度,以及;两个夹臂,所述两个夹臂分别设置于中间支架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中间支架共同围设形成供人体颈部穿过的空间,以及;蝶形支架,所述蝶形支架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心位置朝向人体颈部一侧,以及;多个按摩头,所述多个按摩头分别组成两组,共同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蝶形支架宽度方向的两侧轮廓分别为上轮廓和下轮廓,所述上轮廓朝向下轮廓方向的两侧为凸面状,所述上轮廓朝向下轮廓方向的中心部位为凹面状,所述上轮廓边缘分别设置所述多个按摩头,所述上轮廓为朝向人体颈部一侧,所述下轮廓远离上轮廓方向的两侧为凹面状,所述下轮廓远离所述上轮廓方向的中心部位为平面状,所述下轮廓为背离人体颈部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按摩头包含第一按摩面,所述第一按摩面的表面光滑并向内弯曲,所述第一按摩面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所述多个按摩头中还包含第二按摩面,所述第二按摩面的表面光滑并向外凸起,所述第二按摩面设置在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面沿所述蝶形支架上轮廓下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长条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面沿所述蝶形支架上端凸出部位且朝向人体颈部一侧呈半球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支架宽度方向的两侧轮廓分别为上轮廓和下轮廓,所述上轮廓为凸面状,所述上轮廓通过所述可扭动弹簧与所述蝶形支架下轮廓相结合,所述上轮廓朝向背离所述下轮廓的方向凸起,所述上轮廓为朝向人体颈部一侧,所述下轮廓为凹面状,所述下轮廓朝向靠近所述上轮廓的方向凹陷,所述下轮廓为背离人体颈部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支架下轮廓与所述中间支架的上轮廓中心部分连接处由所述可扭动的弹簧结合,且所述外壳均由硅胶材质所制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支架的边缘凹陷包含上凹陷,下凹陷,左凹陷,右凹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陷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斯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