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25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包括第一连接块和设有第二连接块的调光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摄影灯具,可按需选用调光组件进行磁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且调光板的角度可调,有效改善调光效果;无需使用时,可以拆除调光板、或将调光板旋转至与壳体侧面或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的位置,以实现折叠收纳。纳。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技术介绍

[0002]摄影的时候常需要用到摄影灯来进行补光或调光。其中,补光灯是一种用来对缺乏光照度的场景进行灯光补偿的灯具。补光棒灯是一种呈长条棒状的补光灯,目前补光棒灯都是呈一个角度摆放,或者通过切割出不同能够稳固放置的不同平面,通过放置不同平面来呈现出不同角度的灯光,这种调节补光照射角度的方式不够便捷。
[0003]中国专利CN209213520U公开了一种手持式LED棒灯,包括带有电池的手柄及与手柄连接的主灯体,所述主灯体远离手柄的一端固定有链接盖,所述链接盖远离手柄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封堵链接盖的插接盖,所述手柄外侧以及链接盖外侧分别套设固定有结构相同的下护盖和上护盖;所述主灯体外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角度可调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灯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滤光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拨片与下护盖、上护盖相连。上述方案虽然通过设置滤光片实现调光效果、可改善色温调节效果。然而,上述方案:滤光片通过拨片与下护盖、上护盖连接,滤光片与主灯体作为一个整体,难以快速安装和拆卸,滤光片无法作为可选的配件与主灯体单独出售,从而减小摄影灯具消费者的选择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调光板可选地吸附安装于摄影灯具壳体,可单独出售,也可与摄影灯具组合出售,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调光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设有第二连接块的调光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
[0007]本技术的调光组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相对转动,调光板相对第一连接块的角度可调整;第一连接块上设置第一磁吸结构,在需要使用时,可吸附安装于待安装物体上;而在无需使用时,可轻易地将调光板与待安装物体分离收纳;在收纳时,可在收纳盒内也设置一磁吸结构,如此可将挡板稳定地收纳于收纳盒内。本技术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采用磁吸的连接方式,拆装便捷,且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设有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所述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位于调光板的两相对侧面。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为作用不同的功能面,通过调整调光板的安装方向即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光效果,一板多用,节约制造成本,改善消费者使用体验。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为透明调光板,所述调光板一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滤光片的
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使用时可按需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不同颜色或不同功能的滤光片,可赋予使用者更加丰富的功能选择。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磁吸结构。采用第二磁吸结构作为滤光片的连接结构,装拆和更换简便,体验感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转动轴过盈配合、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阻尼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阻尼转轴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小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设定角度。根据所需停留的角度选择相应的小转轴,小转轴在转动到设定角度时会有顿感且可停留于该角度,这样设置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调光板转动的角度,适于角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摄影灯具,包括灯板、壳体以及如前所述的调光组件,所述灯板安装于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相背侧面嵌设有第三磁吸结构,所述调光板为两组,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三磁吸结构吸附时,两组调光板分别安装于壳体的两相背侧面,所述调光板可转动至与壳体侧面或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
[0015]本技术的摄影灯具,当需要使用调光板时,选择相应功能的调光板,调光板通过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吸附安装于壳体的两相背侧面,后按照使用需要转动调光板的角度,适用范围广泛;当需要将调光板收纳时,转动调光板至调光板与壳体侧面平行或贴合,或与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即可实现;而当无需调光板时,也可通过外力使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分离,拆出调光板。本技术可按需选用调光板,采用磁吸作用与壳体连接,拆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第三磁吸结构均为磁块,或第一磁吸结构、第三磁吸结构二者中其一为磁块、另一为导磁块。磁块与磁块之间可相互吸附,磁块与导磁体之间也可相互吸附,均可实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之间的相互吸附。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于灯板的背面,所述灯板安装于壳体,所述散热器位于壳体内。在壳体内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安装于灯板的背面,结构紧凑,且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可及时传导至散热器,传导至散热器的热量及时快速地与由散热孔流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有效避免灯板使用温度过高对灯板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和若干散热翅片,所述灯板安装于散热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散热板连接,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流道。散热板的设计便于散热板和灯板之间的安装连接,散热翅片和散热板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以便于散热器的加工,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随后传导至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热量与流道内流动的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避免温度过高对灯板产生不良影响。
[0019]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设有三个开口端面,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其中至少一个开口端面。设置散热风扇可加快流道内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
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散热风扇可安装于一个开口端面、或两个开口端面,或在流道的三个开口端面均安装散热风扇、而针对每一个开口端面的散热风扇进行设计使得至少一个开口端面进风、至少一个开口端面出风。
[002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与散热板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且所述散热风扇卡接于散热翅片与壳体内壁之间。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与散热板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如此,从另外两个开口端面进风、从散热风扇处出风,或从另外两个开口端面出风、从散热风扇出进风,可缩短空气在流道内运动的行程,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及可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散热均匀性。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散热风扇,安装方式稳定且简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术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1)和设有第二连接块(2)的调光板(3),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1)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3)设有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所述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位于调光板(3)的两相对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3)为透明调光板,所述调光板(3)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滤光片的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磁吸结构(3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通过转动轴(5)过盈配合、或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6.一种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6)、壳体(7)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易仑莫德仪唐昌辉苏晓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