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58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内,所述中框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一体式扬声器包括扬声器内核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内核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位于所述扬声器内核一侧的前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前腔相背向的一侧形成后腔,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内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具有成本低,并且可减少扬声器的高度,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的优点。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的优点。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播放器或平板电脑都具有扬声器,扬声器的结构广为人熟知,其包括外壳、振膜、音圈及磁路组件等,音圈设置于振膜上,振膜设置于磁路组件的一侧,外壳包裹于振膜及磁路组件外侧,并在振膜的前侧形成前腔,在振膜的后侧形成后腔,在磁路组件通电后,振膜在前腔内振动即可发出声音。上述这种结构的扬声器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上。
[0003]然而,由于现有的扬声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部件,其厚度较大,整个扬声器在组装完成后才被内置于电子设备内,组装步骤多,结构复杂,组装起来比较麻烦,因而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扬声器本身具有外壳,在组装到电子设备内部后,电子设备本身也具有一壳体,因此,两外壳累积起来的厚度使得电子设备的厚度更大,不利于电子设备薄型化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其具有成本低,并且可减少扬声器的高度,实现电子设备薄型化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内,所述中框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一体式扬声器包括扬声器内核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内核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位于所述扬声器内核一侧的前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前腔相背向的一侧形成后腔,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内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电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中框内设置第一腔体,并且将所述扬声器内核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中框一侧之间形成一前腔,而所述扬声器内核的另一侧形成后腔,因此,所述中框、所述前腔及所述后腔可以作为扬声器的一部分,这样所述扬声器内核结合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形成了扬声器,省去了传统生产扬声器所需的壳体,其与电子设备组合形成一体式设计,可以减少组装扬声器的步骤。同时,简化了电子设备的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内的扬声器没有传统的扬声器的壳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的高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厚度有效减少,因而,电子设备实现了薄型化的设计。
[0007]较佳地,所述中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隔开的第二腔体,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腔体,不但可以对所述控制电路板进行定位并安装,而且可以将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扬声器相互隔开,避免两者发生干扰或影响,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0008]较佳地,所述一体式扬声器还包括后腔盖,所述后腔盖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
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相隔一定间隙,形成所述后腔。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成台阶结构,以容置并承载所述扬声器内核。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前腔形成台阶孔,从而既可以安装所述扬声器内核,又可以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的前侧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在前腔内振动发声,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并且简化了电子设备的结构。
[0010]具体地,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前腔的宽度。这样可以防止所述扬声器内核意外地落到所述前腔内,保证扬声器结构以及性能的稳定。
[0011]较佳地,所述扬声器内核设有至少一对导电脚,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与所述导电脚对应电连接的导电极。
[0012]具体地,所述导电脚与所述导电极之间通过导电片电连接。通过将导电脚与所述导电极通过导电片电连接,可以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更加可靠,提高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0013]具体地,所述一体式扬声器还包括后腔盖,所述后腔盖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相隔一定间隙,所述导电片设置于所述后腔盖朝向所述间隙的一侧,所述导电脚及所述导电极延伸到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导电片电接触。
[0014]具体地,所述导电片朝向所述导电脚及所述导电极的一侧突出于所述后腔盖的侧面。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导电脚及导电极与所述导电片有效接触,保证连接更加稳定。
[0015]具体地,所述后腔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壳呈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将所述后腔盖一体地设计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壳上,从而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减少电子设备的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子设备上的一体式扬声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子设备上的一体式扬声器的分解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子设备上的一体式扬声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10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200内,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300、后壳400即电池盖以及所述中框200。所述显示模组300设置于所述中框200的前侧,所述后壳400设置于所述中框200的后侧。所述中框200内部的一端设有贯通其后侧的第一腔体201,所述一体式扬声器100包括扬声器内核1及控制电路板2,所述扬声器内核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201内,并且所述扬声器内核1与所述中框200之间形成位于所述扬声器内核1一侧即靠近所述显示模组300一侧的前腔202。所述扬声器内核1包括振膜1a、音圈(图中未示)及磁路组件(图中未示);所述振膜设置于靠近所述前腔202的一侧且所述振膜面朝所述显示模组300,所述中框200的侧面设有出音口204,所述出音口204连通所述前腔202以及外界,从而可以将声音向外传播。所述扬声器内核1与所述前腔202相背向的一侧形成后腔203,所
述控制电路板2设置于所述中框200内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1电连接。具体地,所述一体式扬声器100还包括后腔盖,所述后腔盖设置于所述中框200的一侧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1相隔一定间隙,形成所述后腔203。所述后腔盖与所述中框200可以通过螺丝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后腔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壳400呈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将所述后腔盖一体地设计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壳400上,从而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减少电子设备的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0021]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腔体201的内侧壁与所述前腔20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成台阶结构,以容置并承载所述扬声器内核1。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腔体201与所述前腔202形成台阶孔,从而既可以安装所述扬声器内核1,又可以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1的前侧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扬声器内核1在前腔202内振动发声,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并且简化了电子设备的结构。所述第一腔体201的宽度大于所述前腔202的宽度。这样可以防止所述扬声器内核1意外地落到所述前腔202内,保证扬声器结构以及性能的稳定。
[0022]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一体式扬声器包括扬声器内核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内核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位于所述扬声器内核一侧的前腔,所述扬声器内核与所述前腔相背向的一侧形成后腔,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内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隔开的第二腔体,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扬声器还包括后腔盖,所述后腔盖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与所述扬声器内核相隔一定间隙,形成所述后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的一体式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成台阶结构,以容置并承载所述扬声器内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子设备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勤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