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56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及方法,包括炉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均与炉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平车,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平车的侧壁上设有伸入所述凹槽内的凸榫,所述凹槽与凸榫间隙配合;所述炉体的侧部设有炉门;所述平车上设有多个舟皿堆叠体,所述舟皿堆叠体由多个舟皿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热炉的处理量大,且处理效果优异,可有节省场地设备投资,成倍增加工效,成倍降低能耗显著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及方法,属于废旧硬质合金回收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硬质合金泛指用金属和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烧结而成的合金。其中,最常用是用碳化钨和钴或钛制成的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因此,废硬质合金的回收利用难度较高,而钨和钴又是希有战略金属,回收利用具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对于含钨钴废硬质合金(以下简称“合金”)回收利用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研磨法,将废合金直接破碎,研(球)磨成粉。这只能处理低钴YG6以下的废合金,且物理状态是薄片或小颗范围,所用的破磨设备,也只能用高强度的合金作衬里,设备造价高,工效低,一颗厘米级的废合金要经过数十次球磨才能完成,且只能加工同一类型废合金,加工回收的产品只能用于制造粗晶粒低等级合金。第二种,电解法,只能适用高钴YG8以上的废合金,是将废合金装入钛网蓝内,浸入酸性液体中,通电分解合金表层的钴,使废合金表层钨颗粒失去粘合剂钴后,取出进入球磨表层,球磨后筛出粉末,筛上颗粒再装蓝进行电解,也要循环数十次才能完成,时间长达1~6个月。第三种,锌熔法,以石墨坩埚为熔炉,以电解锌粒作液态料,将废合金混入锌粒,在氮气保护中用电加热将锌熔化分解废合金,前期以液态锌煮分解废合金,后期高温气化抽锌,冷却后废合金进入球磨成粉。这种方法也只能处理低钴YG6以下的废合金,颗粒只能在公斤级范围,也要多次循环才能完成,由于以锌作分解剂,后续产品带来了锌污染,电力能耗大。现阶段我国年产生废合金量2~3万吨,目前还没有得到良好的精细、高效、优质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以实现对废旧硬质合金的大批量焙烧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包括炉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均与炉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可推动的平车,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平车的侧壁上设有伸入所述凹槽内的凸榫,所述凹槽与凸榫间隙配合;所述炉体的侧部设有供平车进、出的至少1个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炉门;所述平车上设有多个舟皿堆叠体,所述舟皿堆叠体由多个舟皿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而成,所述舟皿包括顶部开口的舟皿体,舟皿体具有料腔,所述舟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
[0006]如此,平车可用于承载舟皿,并方便舟皿的入炉、出炉;舟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使得舟皿可堆叠成舟皿堆叠体时,上、下相邻的各舟皿仍可保持较好的透气性,且热量
也可较好地传递到舟皿体内的物料上,使得舟皿体内的废旧硬质合金物料处于良好的分解条件下。故本专利技术的电热炉可有效利用电热炉内空间,使得单批装入的待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量更大,有效提升单炉处理量,并保证较好的分解处理效果。
[0007]可选地,所述炉体包括钢制框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支架段、耐火硬炉墙段和软体炉墙段,所述软体炉墙段设置于耐火硬炉墙段的上部;所述支架段的底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延伸至炉体外,所述凹槽设置于耐火硬炉墙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平车的底部设有滚轮,平车通过滚轮搁置于轨道上。
[0009]可选地,所述耐火硬炉墙段和软体炉墙固定于钢制框架上。
[0010]优选地,所述舟皿体的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缺口。
[0011]进一步地,耐火硬炉墙段与轨道平行的2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
[0012]进一步地,凹槽的深度为70

200mm,高度为50

15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耐火硬炉墙段由耐火砖砌筑而成;所述软体炉墙段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软体层、钢架层和金属包膜层,所述软体层主要由岩棉压制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软体层由岩棉与耐火粘胶制成,可选地,所述软体层被压缩固定于钢架层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软体炉墙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测温孔和若干观察孔。
[0016]可选地,测温孔和观察孔的直径为20~50mm。
[0017]进一步地,支架段的高度为40

70cm。优选地,支架段由钢材制成。
[0018]可选地,所述平车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顶部的装舟平台,所述滚轮设置于底座的底部,所述滚轮轮可活动地安装于轨道上。
[0019]可选地,所述底座为钢制框架。
[0020]可选地,所述装舟平台由耐火砖砌筑而成。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包括主管和与主管连通的多根支管,多根支管分别与内腔连通,各支管连通于内腔的不同位置;所述排气管与内腔的连通位置位于各支管与内腔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或下方,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与内腔的连通位置和各支管与内腔的连通位置一一对应。
[0022]可选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装有阀门。
[0023]可选地,排气管的直径是进气管的直径的2倍。
[0024]可选地,进气管上设有鼓风机,可选地,排气管上设有引风机,以实现风量调节。
[0025]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与所述料腔的底面的距离为料腔深度的0.1

0.9倍。
[0026]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与所述料腔的底面的距离为料腔深度的0.2

0.6倍。
[0027]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与所述料腔的底面的距离为料腔深度的0.3

0.5倍。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舟皿体的侧壁的顶面设有至少2个第一凹坑,所述舟皿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坑相对应的第一凸起。如此,当多个舟皿由下至上依次堆叠时,位置靠下的舟皿体的第一凸起向下伸入下一舟皿体的第一凹坑内,从而有效提升各堆叠的舟皿的稳定程度,也有助于堆叠数量更多的舟皿,进而更有效地利用炉体内的空间。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舟皿体的侧壁的顶面设有至少2个第二凸起,所
述舟皿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坑。如此,当多个舟皿由下至上依次堆叠时,位置靠下的舟皿体的第二凸起向上伸入上一舟皿体的第二凹坑内,从而有效提升各堆叠的舟皿的稳定程度,也有助于堆叠数量更多的舟皿,进而更有效地利用炉体内的空间。
[0030]进一步地,所述舟皿体的长度为300

500mm,进一步为250

450mm,宽度为300

500mm,进一步为350

450mm,高度为70

150mm,进一步为90

130mm。
[0031]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处理废旧硬质合金的电热炉,包括炉体(1)、进气管(5)和排气管(6),所述进气管(5)和排气管(6)均与炉体(1)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可推动的平车(13),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凹槽(7),平车(13)的侧壁上设有伸入所述凹槽(7)内的凸榫(14),所述凹槽(7)与凸榫(14)间隙配合;所述炉体(1)的侧部设有供平车(13)进、出的至少1个开口,所述开口处装有炉门(12);所述平车(13)上设有多个舟皿堆叠体,所述舟皿堆叠体由多个舟皿(15)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而成,所述舟皿(15)包括顶部开口的舟皿体(1501),舟皿体(1501)具有料腔,所述舟皿体(1501)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1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支架段(2)、耐火硬炉墙段(3)和软体炉墙段(4),所述软体炉墙段(4)设置于耐火硬炉墙段(3)的顶部;所述支架段(2)的底部设有轨道(8),所述轨道(8)延伸至炉体(1)外,所述凹槽(7)设置于耐火硬炉墙段(3)的内侧壁上,所述凹槽(7)的长度方向与轨道(8)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平车(13)的底部设有滚轮(16),平车(13)通过滚轮(16)搁置于轨道(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耐火硬炉墙段(3)与轨道(8)平行的2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硬炉墙段(3)由耐火砖砌筑而成;所述软体炉墙段(4)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软体层、钢架层和金属包膜层(11),所述软体层主要由岩棉压制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炉墙段(4)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9)和观察孔(10)。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云徕胡玉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再生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