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48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该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锁定孔,所述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远端部和近端部,所述远端部用于包覆所述内踝,所述远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钩和第二钩,所述第一钩用于与内踝前丘贴合,所述第二钩用于与内踝后丘贴合,所述第一钩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钩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解剖型内踝锁定板,远端部能够对内踝进行包覆,能够有利于针对内踝粉碎性骨折的固定。远端部的第一钩和第二钩长度不同,对于长度较长的内踝前丘则使用长度较长的第一钩进行包裹固定,内踝后丘长度较短,则使用长度较短的第二钩进行包裹固定,能够根据内踝的骨形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固定,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定效果。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

技术介绍

[0002]胫骨内踝骨折病变会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畸形以及行走障碍,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胫骨内踝骨折手术治疗以骨螺栓内固定术为主,对于较小的劈裂性骨折而言,可以选择松质骨螺钉内固定;而对于粉碎且多块性骨折症状表现较为严重,需要选择多枚螺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内固定,促使压缩性骨折复位,并且对骨缺损处应用松质骨、骨水泥填充。但多枚空心螺钉固定的缺点比较明显,例如:1.无法为粉碎性内踝骨针提供稳定的固定;2.无法为纵向劈裂内踝骨针提供可靠固定。
[0003]因此,亟需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能够应用于粉碎性或多块性骨折,能够对内踝部位实现提供稳定的固定。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锁定孔,所述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远端部和近端部,所述远端部用于包覆所述内踝,所述远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钩和第二钩,所述第一钩用于与内踝前丘贴合,所述第二钩用于与内踝后丘贴合,所述第一钩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钩的长度。
[0007]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体的所述远端部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板体的近端部呈直线型结构,所述远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近端部的宽度。
[0008]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钩和所述第二钩之间形成凹弧形的连接部。
[0009]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钩、所述第二钩以及所述连接部均设置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向斜向所述板体的近端部。
[0010]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锁定孔,多个所述第二锁定孔沿与所述近端部连接的两侧边缘排列。
[0011]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板体的近端部设置有锁定加压孔。
[0012]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板体的近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锁定孔。
[0013]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近端部的端部呈楔形结构。
[0014]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近端部的端部设置有克氏针孔。
[0015]作为上述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体自所述近端部至所述远端
部厚度逐渐减小。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解剖结构能够增加锁定板与胫骨内踝的贴合度,能够保证复位和固定效果。远端部能够对内踝进行包覆,能够有利于针对内踝粉碎性骨折的固定。远端部的第一钩和第二钩长度不同,对于长度较长的内踝前丘则使用长度较长的第一钩进行包裹固定,内踝后丘长度较短,则使用长度较短的第二钩进行包裹固定,能够根据内踝的骨形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固定,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固定于内踝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板体;2、远端部;3、近端部;4、第一钩;5、第二钩;6、连接部;7、第一锁定孔;8、第二锁定孔;9、锁定加压孔;10、第三锁定孔;11、克氏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

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该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包括板体1以及设置在板体1上的锁定孔,板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远端部2和近端部3,远端部2用于包覆内踝,远端部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钩4和第二钩5,第一钩4用于与内踝前丘贴合,第二钩5用于与内踝后丘贴合,第一钩4的长度大于第二钩5的长度。
[0024]本实施方式中,解剖型内踝锁定板的解剖结构能够增加锁定板与胫骨内踝的贴合度,能够保证复位和固定效果。远端部2能够对内踝进行包覆,能够有利于针对内踝粉碎性骨折的固定。远端部2的第一钩4和第二钩5长度不同,对于长度较长的内踝前丘则使用长度较长的第一钩4进行包裹固定,内踝后丘长度较短,则使用长度较短的第二钩5进行包裹固定,能够根据内踝的骨形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固定,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0025]如图1所示,板体1的远端部2呈三角形结构,板体1的近端部3呈直线型结构,远端部2的宽度大于近端部3的宽度。板体1的近端部3用于沿胫骨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6]如图2和3所示,远端部2的第一钩4和第二钩5之间形成凹弧形的连接部6。第一钩4、第二钩5以及连接部6均设置有第一锁定孔7,第一锁定孔7的轴向斜向板体1的近端部3。锁定螺钉斜向上植入第一锁定孔7内,能够对小骨折块进行复位固定,增加力学稳定性。第一钩4、第二钩5和连接部6处设置的第一锁定孔7中的锁定螺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0
°
、60
°
、和43
°

[0027]远端部2设置有多个第二锁定孔8,多个第二锁定孔8沿与近端部3连接的两侧边缘排列。三个第一锁定孔7和多个第二锁定孔8呈三角形排列,能够对远端部2对应的骨折块进行有效固定。
[0028]在板体1的近端部3设置有锁定加压孔9,能够方便调整加压位置,适用性广。
[0029]在板体1的近端部3设置有多个第三锁定孔10,可以根据近端部3的长度选择在近端部3设置1

5个第三锁定孔10。
[0030]近端部3的端部呈楔形结构,方便该解剖型内踝锁定板植入时方便插入。
[0031]近端部3的端部设置有克氏针孔11,能够利用克氏针孔11对锁定板进行临时固定,方便手术操作。
[0032]板体1自近端部3至远端部2厚度逐渐减小,优选的,近端部3的厚度为2.5mm,远端部2的厚度为2mm,近端部3和远端部2之间连接的部分有部分过渡区域,厚度是由2.5mm逐渐减小到2mm。以上板体1的厚度设计避免远端部2对应的内踝突出部分更加突出,使患者手术部位保持美观,并且减少对相应部分软组织的刺激,减少手术并发症。
[003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以及设置在板体(1)上的锁定孔,所述板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远端部(2)和近端部(3),所述远端部(2)用于包覆所述内踝,所述远端部(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钩(4)和第二钩(5),所述第一钩(4)用于与内踝前丘贴合,所述第二钩(5)用于与内踝后丘贴合,所述第一钩(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钩(5)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所述远端部(2)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板体(1)的近端部(3)呈直线型结构,所述远端部(2)的宽度大于所述近端部(3)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4)和所述第二钩(5)之间形成凹弧形的连接部(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剖型内踝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4)、所述第二钩(5)以及所述连接部(6)均设置有第一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少博赵勇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