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03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包括一中空的推送管,推送管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柔性弯折段以及尾部;还包括金属丝,金属丝的两端穿过推送管;还包括一手持操作部,手持操作部包括壳体,壳体与尾部相连,壳体的后端开设有缺口;手持操作部还包括左转轴盖板以及右转轴盖板,左转轴盖板与右转轴盖板相连构成转轴盖,转轴盖局部从缺口延伸出,转轴盖的后端开设有滑槽;手持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带动金属丝运动的驱动件,驱动件与金属丝相连,且驱动件与一转轴相连,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本专利实现对金属丝的相对侧的牵拉与放松,进而实现柔性弯折段的弯折操作,实现了气管导管方向的可调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气管导管推送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术对建立呼吸管理和防止误吸堵塞气道都十分重要,适用于呼吸困难、心肺复苏抢救或全身麻醉等情况,广泛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呼吸科和其他各种病房及医院外的紧急抢救现场。气管插管术根据路径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气管插管方法:经口喉镜暴露声门明视下气管插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光索引导气管插管、喉罩和插管型喉罩引导盲探插管、食管

气管联合导管盲探气管插管。这些气管插管方法各有优缺点。
[0003]尽管临床有多种气管插管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仍然是直接喉镜。可视插管设备能够改善声门显露的Cormack

Lehane分级,并提高整体插管成功率,在气道管理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与直接喉镜比较,使用可视插管设备能够间接地观察声门,而无需将口腔,咽部和喉部3条轴线对合成1条直线。但更好的声门视图并不意味着容易或成功的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的放置有时可能失败。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可视设备用于气管插管。然而视频喉镜的使用可能受到诸如血液、分泌物或过强的日光干扰。
[0004]尽管已经有了喉镜等多种高新技术辅助气管插管,然而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看得见、插不进”,具体的也就是说,良好的声门显露并不能确保气管插管的顺利完成,“看得见、插不进”仍然是视频喉镜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气管导管自身曲度与喉镜片角度之间的不匹配,尤其是角度较大的镜片,需加用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成合适角度的管芯才能完成气管插管,在管芯角度较大时还可能出现导管推送受阻,可通过旋转气管导管解决;使用带引导槽可视喉镜时,主要表现在推送的气管导管时前端下移到达声门下联合或声门下联合以下,无法进入声门内。在情况危急下,这种操作会极大地延误救援时机,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会收到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包括一中空的推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管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柔性弯折段以及尾部,所述柔性弯折段的前端封口,且所述柔性弯折端的前表面为外凸曲面;
[0007]还包括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两端穿过所述推送管,且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柔性弯折段的最前方;
[0008]还包括一手持操作部,所述手持操作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尾部相连,所述壳体的后端开设有缺口;
[0009]所述手持操作部还包括左右设置的左转轴盖板以及右转轴盖板,所述左转轴盖板
与所述右转轴盖板相连构成一中空圆盘状的转轴盖,所述转轴盖局部从所述缺口延伸出,所述转轴盖的后端开设有滑槽;
[0010]所述手持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带动金属丝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金属丝相连,且所述驱动件与一转轴相连,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中空圆盘体,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11]本专利通过手持操作部的驱动件的旋转,进而实现对金属丝的相对侧的牵拉与放松,进而实现柔性弯折段的弯折操作,实现了气管导管方向的可调性。使用时将气管导管穿设在推送管外,即可通过驱动件的运动实现柔性弯折段的弯折,进而实现气管导管方向的调整。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金属丝限位的环状限位槽;
[0013]所述导向盘的中央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用于插接所述转轴;
[0014]所述导向盘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把手。
[0015]便于实现驱动件对金属丝的限位固定效果。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上焊接固定有滚柱;
[0017]所述导向盘上开设有周向限位所述滚柱的限位槽;
[0018]所述把手的前端开设有插接导向盘的插口,所述把手上开设有左右设置且与所述插口导通的滚柱安装孔,所述滚柱安装孔用于安装滚柱。
[0019]便于实现把手与金属丝的联动。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把手与所述导向盘插接时,所述导向盘的局部遮挡所述滚柱安装孔。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前后设置的限位部以及操作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操作部通过连接块相连;
[0022]所述连接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0023]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转轴盖的外侧;
[0024]所述限位部限位固定所述滚柱。
[0025]便于实现部件的联动。
[00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驱动件的前方。
[0027]便于实现对金属丝的引导。
[00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柔性弯折段包括至少三个从前至后排布的骨节,相邻的骨节相互铰接;
[0029]所述骨节的相对侧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金属丝并限位固定所述金属丝的限位孔。
[0030]便于实现柔性弯折段在金属丝的运动下的弯折。
[00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骨节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开口,且相对设置的开口之间设有向内弯折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与所述骨节的内壁围成所述限位孔。
[0032]便于限位孔的成型。
[003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部以及后部,所述前部与所述尾部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
[0034]所述后部与所述前部可拆卸连接;
[0035]所述后部包括左右可拆卸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后侧开设有所述缺口。
[0036]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技术滚柱、金属丝、转轴以及导向盘的组装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把手与金属丝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本技术骨节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3]图1中,1为推送管,2为金属丝,3为手持操作部,11为骨节,12为内凹部,31为前部,32为后部,33为转轴盖,34为导向盘,35为把手,36为滚柱,37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5]参见图1至图6,具体实施例1,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包括一中空的推送管1、金属丝2以及手持操作部3。
[0046]推送管1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柔性弯折段以及尾部,柔性弯折段的前端封口,且柔性弯折段的前表面为外凸曲面。柔性弯折段的前端为外凸的半球形。柔性弯折段的前端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便于焊接操作。当推送管插入气管导管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包括一中空的推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管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柔性弯折段以及尾部,所述柔性弯折段的前端封口,且所述柔性弯折端的前表面为外凸曲面;还包括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两端穿过所述推送管,且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柔性弯折段的最前方;还包括一手持操作部,所述手持操作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尾部相连,所述壳体的后端开设有缺口;所述手持操作部还包括左右设置的左转轴盖板以及右转轴盖板,所述左转轴盖板与所述右转轴盖板相连构成一中空圆盘状的转轴盖,所述转轴盖局部从所述缺口延伸出,所述转轴盖的后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手持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带动金属丝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金属丝相连,且所述驱动件与一转轴相连,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中空圆盘体,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金属丝限位的环状限位槽;所述导向盘的中央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用于插接所述转轴;所述导向盘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管插管术的可操控气管导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上焊接固定有滚柱;所述导向盘上开设有周向限位所述滚柱的限位槽;所述把手的前端开设有插接导向盘的插口,所述把手上开设有左右设置且与所述插口导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昊田志红包淑钧胡家勋缪瑜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