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63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包括用于无人渔场的投料箱,投料箱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座,投料箱的侧面设置有圆柱腔体,圆柱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板,投料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储料箱与投料箱之间设置有入料通道,投料箱上位于圆柱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便于间隙调节的开合组件,投料箱上位于圆柱腔体的底部设置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撒料组件;通过通过投料箱中的搅拌板的转动,触发封板间隙上下转动而进行入料,搅拌板的转动搅拌将饲料输送至微孔板上,同时触发微孔板上下晃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阀口的卡塞,便于顺利地进行撒料。地进行撒料。地进行撒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场投喂装备的
,具体为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没有任何人进入渔场的情况下,由设施、装备、机械、机器人完成从巡检、增氧、投饵、日常管理直至收获的全部作业流程,都实现无人的作业方式,这样养殖方式的渔场称无人渔场。
[0003]在现有的渔场养殖中,通常使用定点式的投食机投放鱼料,投食机中的料斗底部一般采用电磁阀,但是在撒料的过程中,由于关闭电磁阀阻力大,易造成电磁阀阀口的卡塞,不利于对鱼群进行精准投喂并且不对鱼群进行跟踪投食,渔场内经常会有很多鱼因投放鱼料的区域过少而抢食受到伤害而导致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包括用于无人渔场的投料箱,所述投料箱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座,投料箱的侧面设置有圆柱腔体,圆柱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板,投料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储料箱与投料箱之间设置有入料通道,投料箱上位于圆柱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便于间隙调节的开合组件,投料箱上位于圆柱腔体的底部设置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撒料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位于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板环绕着传动轴呈圆周分布,搅拌板的端部为倾斜面结构,搅拌板的端部与圆柱腔体的表面之间贴合。
[0007]优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入料通道的两侧均开设置有转槽,第一转轴位于转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投料箱上,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封板,封板的一端抵接在转槽的上沿处,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投料箱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块,容纳槽上滑动插接有活动条块,活动条块的侧面设置有齿条。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条块呈“L”型结构,且端部延伸至圆柱腔体内呈倾斜面结构,齿条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活动条块与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撒料组件包括微孔板,投料箱上位于圆柱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投料箱上位于出料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微孔板滑动套接在导向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上滑动插接有套筒,套筒呈“工”字型结构,且滑动套接在导向杆上,套筒与微孔板之间贴合,套筒与固定筒之间设置有支撑弹
簧。
[0012]优选的,所述投料箱上位于出料通道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拨动板环绕着第二转轴呈圆周分布,所述拨动板的其中一个端部凸出于圆柱腔体内,所述拨动板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微孔板之间贴合。
[0013]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投料箱的侧面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探测装置水面在游动,并通过超声波装置感应在区域内有无鱼群通过;
[0015]S2:通过定位模块定位鱼群的位置方向,并且摄像装置对鱼群进行拍摄工作,数据处理装置对所拍摄的鱼群进行识别,确定鱼群的大小及数量,从而确定需要投喂数量;
[0016]S3:投喂数量的饲料放置在储料箱内,通过无人机确定飞行的行程,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板的转动,触发封板间隙上下转动,使得投喂饲料缓慢进入微孔板上;
[0017]S4:同时触发微孔板上下晃动,便于在确定的区域顺利地进行撒料。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投料箱中的搅拌板的转动,触发封板间隙上下转动而进行入料,搅拌板的转动搅拌将饲料输送至微孔板上,同时触发微孔板上下晃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阀口的卡塞,便于顺利地进行撒料;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一种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的方法,实现无人机配合投喂装置对渔场内的鱼群进行精准识别和跟踪,实现了渔场的智能化识别进行精准投喂,避免渔场内经常会有很多鱼因投放鱼料的区域过少而抢食受到伤害而导致死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投料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投料箱;2、连接座;3、圆柱腔体;4、安装板;5、传动轴;51、驱动电机;52、搅拌板;6、储料箱;61、盖板;7、入料通道;71、第一转轴;72、转槽;73、封板;74、齿轮;75、安装块;76、活动条块;77、齿条;78、复位弹簧;8、微孔板;81、出料通道;82、导向杆;83、固定筒;84、套筒;85、支撑弹簧;86、第二转轴;87、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包括用于无人渔场的投料箱1,投料箱1的侧面焊接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设置便
于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投料箱1的侧面开设有圆柱腔体3,圆柱腔体3的开口处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投料箱1的侧面上安装板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安装板4上位于传动轴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与传动轴5之间固定连接;
[0029]传动轴5上焊接有搅拌板52,搅拌板52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板52环绕着传动轴5呈圆周分布,搅拌板52的端部为倾斜面结构,搅拌板52的端部与圆柱腔体3的表面之间贴合,投料箱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6,储料箱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61,储料箱6与投料箱1之间设置有入料通道7,两个搅拌板52和传动轴5与圆柱腔体3形成支撑结构,便于储料箱6的储料;
[0030]投料箱1上位于圆柱腔体3的顶部设置有便于间隙调节的开合组件,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转轴71,入料通道7的两侧均开设置有转槽72,第一转轴71位于转槽72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投料箱1上,第一转轴71上固定套接有封板73,封板73的一端抵接在转槽72的上沿处,封板73与转槽72之间形成入料通道7的封闭状态,第一转轴71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齿轮74;
[0031]投料箱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块75,安装块75通过螺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包括用于无人渔场的投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箱(1)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座(2),投料箱(1)的侧面设置有圆柱腔体(3),圆柱腔体(3)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传动轴(5)上设置有搅拌板(52),投料箱(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6),储料箱(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61),储料箱(6)与投料箱(1)之间设置有入料通道(7),投料箱(1)上位于圆柱腔体(3)的顶部设置有便于间隙调节的开合组件,投料箱(1)上位于圆柱腔体(3)的底部设置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撒料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上位于传动轴(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51),搅拌板(52)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板(52)环绕着传动轴(5)呈圆周分布,搅拌板(52)的端部为倾斜面结构,搅拌板(52)的端部与圆柱腔体(3)的表面之间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转轴(71),入料通道(7)的两侧均开设置有转槽(72),第一转轴(71)位于转槽(72)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投料箱(1)上,第一转轴(71)上固定套接有封板(73),封板(73)的一端抵接在转槽(72)的上沿处,第一转轴(71)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7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箱(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块(75),容纳槽上滑动插接有活动条块(76),活动条块(76)的侧面设置有齿条(7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鱼群摄食行为的无人渔场精准投喂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条块(76)呈“L”型结构,且端部延伸至圆柱腔体(3)内呈倾斜面结构,齿条(77)与齿轮(74)之间相互啮合,活动条块(76)与安装块(7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琴曹莹莹邓皓刘雯君刘同来郭建军曹亮冯大春尹航李锦慧王明燕杨霖郝浩源庄绿涵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