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墙、钻孔、位移计、检波器,所述抗滑墙由若干个抗滑桩层组成,所述抗滑层由若干个同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抗滑桩组成,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与其上下层的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交错分布,所述钻孔为若干个且分布在相邻抗滑桩之间的边坡上,所述钻孔的内腔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连通,所述位移计安装在相邻钻孔之间,所述检波器安装在所述钻孔内腔中,所述抗滑桩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侧边连接形成导流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坡面防滑效果好,同时能够对坡面的防滑效果进行监测,当出现危险时,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及时进行预警提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坡面防滑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高层建筑、水利水电设施、矿山、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和能源工程等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在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的运营期内,形成了大量的边坡工程。滑坡灾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常常会掩埋村庄、摧毁厂矿、破坏铁路和公路交通、堵塞江河、损坏农田和森林等,从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0003]对于边坡而言,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边坡上设置防滑装置,传统的坡道防滑是在坡道上设置排水通道,让坡面上的雨水顺着坡面流下,汇集到排水通道横向排水沟中再流到顺着坡面的纵向排水沟,沿着纵向排水沟一直流到泄洪渠(区),当遇到暴雨时,这种排水通道设计并不能对坡道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同时由于缺乏防滑监测系统,无法对坡道的防滑性能进行监测,会导致坡道的坍塌,当人们无意闯入防滑性能效果不好的坡面时很容易出现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坡面防滑效果好,同时能够对坡面的防滑效果进行监测,当出现危险时,及时进行预警提醒。
[0005]本专利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墙、钻孔、位移计、检波器,所述抗滑墙由若干个抗滑桩层组成,所述抗滑层由若干个同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抗滑桩组成,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与其上下层的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交错分布,所述钻孔为若干个且分布在相邻抗滑桩之间的边坡上,所述钻孔的内腔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连通,所述位移计安装在相邻钻孔之间,所述检波器安装在所述钻孔内腔中,所述抗滑桩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侧边连接形成导流角,每个所述抗滑桩的导流角均朝向上坡的方向设置。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滑桩的为“L”型,所述抗滑桩的截面边长相等。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抗滑桩的第一导流板底端与其水平方向相邻的抗滑桩的第二导流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截面边长的一倍到两倍之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通过连接冠梁与其下层抗滑桩层的相邻的抗滑桩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孔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底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孔设置在相邻导流角之间的中心位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孔设置在相邻防滑桩底部中心位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位移计的两端通过水泥固定端头固定安装在相邻所述钻孔之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波器包括地面检波器和孔下检波器,所述孔下检波器通过充气装置固定在钻孔内腔中,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有充气控制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L”型的抗滑桩组成防滑墙,降雨后的水沿着抗滑桩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道理版的外侧面向下流,对雨水进行引流,同时在防滑桩之间配设有钻孔,在坡面上的水渗流的过程中,钻孔作为集水装置,将雨水收集后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沟中,能够将坡面上的雨水快速的进行引流走,防止雨水在坡面和钻孔内淤积,增强坡面的防滑性能;通过设置位移计和检波器分别监测坡面和边坡内部的稳定性,选择部分相邻的钻孔之间安装位移计,监测坡面的相对位移,在钻孔上设置检波器,检测边坡内部的频谱特征,当坡面的相对位移或坡内部的频谱特性出现异常时,进行滑坡预警,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工作人员,防止出现坡道坍塌和人员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抗滑墙和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抗滑桩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相邻抗滑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抗滑桩和连接冠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位移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位移计和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检波器和钻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列表:1、抗滑桩;2、钻孔;3、连接冠梁;4、第一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6、导流角;7、位移计;8、水泥固定端头;9、孔下检波器;10、地面检波器;11、充气装置;12、充气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
‑
7所示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墙、钻孔2、位移计7、检波器,所述抗滑墙由若干个抗滑桩层组成,所述抗滑层由若干个同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抗滑桩1组成,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1与其上下层的抗滑层内的抗滑桩1交错分布,所述钻孔2为若干个且分布在相邻抗滑桩1之间的边坡上,所述钻孔2的内腔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连通,所述位移计7安装在相邻钻孔2之间,所述检波器安装在所述钻孔内腔中,如图2所示,所述抗滑桩1包括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所述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的侧边连接形成导流角6,每个所述抗滑桩1的导流角均朝向上坡的方向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L”型抗滑桩,在边坡的坡面上铺列成防滑墙,其中抗滑桩1的导流角6朝向上坡的方向设置,降雨后的水沿着抗滑桩的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的外侧面向下流,形成引流渗流的抗滑墙,同时在防滑桩1之间配设有钻孔2,在坡面上的水渗流的过程
中,钻孔2作为集水装置,将雨水收集后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沟中,防止雨水在坡面和钻孔2内淤积,增强坡面的防滑性能,通过设置位移计7和检波器分别监测坡面和边坡内部的稳定性,选择部分相邻的钻孔之2间安装位移计7,监测坡面的相对位移,在钻孔2上设置检波器,检测边坡内部的频谱特征,当坡面的相对位移或坡内部的频谱特性出现异常时,进行滑坡预警。
[0020]进一步地,所述抗滑桩1的为“L”型,所述抗滑桩1的截面边长相等。
[002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抗滑桩1的第一导流板4底端与其水平方向相邻的抗滑桩1的第二导流板5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截面边长的一倍到两倍之间,如图3所示,抗滑桩1的截面边长为L,相邻抗滑桩之间的距离为L
‑
2L。
[0022]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1通过连接冠梁3与其下层抗滑桩层的相邻的抗滑桩1连接,通过连接冠梁3将上下层防滑桩层内防滑桩1进行连接,使得防滑桩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提高防护墙整体的刚度。
[0023]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钻孔2设置在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的底部,所述钻孔2设置在相邻导流角6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钻孔2设置在相邻防滑桩1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在防滑桩1的不同位置设置钻孔2,能够坡面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导流收集,将坡面上的雨水通过钻孔、排到排水沟内,有效的防止雨水在坡面和钻孔内淤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墙、钻孔、位移计、检波器,所述抗滑墙由若干个抗滑桩层组成,所述抗滑层由若干个同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抗滑桩组成,每层所述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与其上下层的抗滑层内的抗滑桩交错分布,所述钻孔为若干个且分布在相邻抗滑桩之间的边坡上,所述钻孔的内腔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连通,所述位移计安装在相邻钻孔之间,所述检波器安装在所述钻孔内腔中,所述抗滑桩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侧边连接形成导流角,每个所述抗滑桩的导流角均朝向上坡的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的为“L”型,所述抗滑桩的截面边长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新型组合式抗滑桩及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抗滑桩的第一导流板底端与其水平方向相邻的抗滑桩的第二导流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截面边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义,赵京轶,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