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117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5
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包括: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供电方法及其应用的新能源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电动汽车冗余低压电源供电系统,其主要包括高压电池01、DC

DC转换器02、冗余储能部件03、主蓄电池04、冗余电源部件06、非冗余电源部件07和保护控制单元05,而保护控制单元05进一步包含低压电源控制电路051、低压电源过限诊断电路052、低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053及电流检测电路054。
[0003]如图1所示,高压电池01通过DC

DC转换器02分别给主蓄电池04和冗余储能部件03充电,非冗余电源部件07由主蓄电池04供电,冗余电源部件06分别由冗余储能部件03和主蓄电池04提供低压电源,冗余储能部件03与主蓄电池04并联。
[0004]继续参照图1,低压电源控制电路051布置在冗余储能部件03与主蓄电池04的并联电路上,当整车正常工作时,低压电源控制电路051接通,DC

DC转换器02给主蓄电池04、冗余储能部件03充电。低压电源过限诊断电路052布置在DC

DC转换器02与主蓄电池04之间,当DC

DC输出过压时,会通过其内部电路自动将电压限制在设计值以内。低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053跨接在主蓄电池04两端,负责检测主蓄电池04、非冗余电源部件07的电源电压,以及冗余电源部件06主电源回路的电源电压;电流检测电路054布置在保护控制单元05内,负责检测通过保护控制单元05的电流。
[0005]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当保护控制单元05检测到电压/电流异常后断开,则整车只有主电池供电,缺少DC

DC的补给,持续工作的时间较短;2、无法实现对DC

DC转换器02、主蓄电池04和冗余储能部件03进行单个部件的精确隔离;3、没有实现冗余负载和非冗余负载的隔离;4、独立的保护控制单元05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其至少能解决低压冗余供电系统持续时间短、无法实现精确隔离、没有实现冗余负载和非冗余负载隔离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包括DC

DC转换器、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储能单元、智能配电模块。智能配电模块内部包括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其中第一供电回路连接第一储能单元和DC

DC转换器,第二供电回路连接第二储能单元和DC

DC转换器,且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并联;第一供电回路上设置第一前端隔离开关和第
一后端隔离开关,且第一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一后端隔离开关之间连接第一冗余负载和第一普通负载;第二供电回路上设置第二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且第二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之间连接第二冗余负载和第二普通负载;其中,第一冗余负载和第二冗余负载互为冗余,第一普通负载和第二普通负载为不同的车辆负载,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分别对不同的车辆负载供电。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包括用于提供行车安全的电动助力转向模块、集成式制动系统、整车控制器、中央计算平台、智驾域控制器;第一普通负载包括冷却风扇、第一区域控制单元、热管理管理单元;第二普通负载包括鼓风机、第二区域控制单元、悬架控制模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DC

DC转换器将车辆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成低压;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储能单元包括蓄电池、锂电池或超级电容;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为可防止电流倒灌的双向截止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为单向截止开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DC

DC转换器通过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一供电回路供电;DC

DC转换器通过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二供电回路供电。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当DC

DC转换器出现故障时,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断开,第一储能单元对第一供电回路的第一冗余负载供电,第二储能单元对第二供电回路的第二冗余负载供电;当第一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第一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二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当第二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第二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一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当DC

DC转换器和智能配电模块之间出现故障时,对于非短路故障,智能配电模块的内部控制电路将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断开,第一储能单元对第一供电回路的第一冗余负载供电,第二储能单元对第二供电回路的第二冗余负载供电;对于短路故障,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直接断开;当第一储能单元和智能配电模块之间出现故障时,对于非短路故障,智能配电模块的内部控制电路将第一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二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对于短路故障,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直接断开;当第二储能单元和智能配电模块之间出现故障时,对于非短路故障,智能配电模块的内部控制电路将第二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一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对于短路故障,第二后端隔离开关直接断开。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分别通过电子熔断器连接至第一供电回路,第二冗余负载、第二普通负载分别通过电子熔断器连接至第二供电回路;当第一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时,通过电子熔断器单独切断发生故障的负载。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
[0015]一种如低压冗余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工作状态;当车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关闭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利用DC

DC转换器通过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一供电回路供电;利用DC

DC转换器通过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二供电回路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

DC转换器、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储能单元、智能配电模块;所述智能配电模块内部包括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其中第一供电回路连接第一储能单元和DC

DC转换器,第二供电回路连接第二储能单元和DC

DC转换器,且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并联;第一供电回路上设置第一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一后端隔离开关,且第一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一后端隔离开关之间连接第一冗余负载和第一普通负载;第二供电回路上设置第二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且第二前端隔离开关和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之间连接第二冗余负载和第二普通负载;其中,所述第一冗余负载和第二冗余负载互为冗余,第一普通负载和第二普通负载为不同的车辆负载,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分别对不同的车辆负载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包括用于提供行车安全的电动助力转向模块、集成式制动系统、整车控制器、中央计算平台、智驾域控制器;所述第一普通负载包括冷却风扇、第一区域控制单元、热管理管理单元;所述第二普通负载包括鼓风机、第二区域控制单元、悬架控制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

DC转换器将车辆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成低压;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储能单元包括蓄电池、锂电池或超级电容;所述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为可防止电流倒灌的双向截止开关;所述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为单向截止开关。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DC

DC转换器通过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一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一供电回路供电;DC

DC转换器通过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后端隔离开关对第二供电回路供电。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DC

DC转换器出现故障时,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断开,第一储能单元对第一供电回路的第一冗余负载供电,第二储能单元对第二供电回路的第二冗余负载供电;当第一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第一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二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当第二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第二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一储能单元给第一冗余负载、第二冗余负载、第一普通负载、第二普通负载供电。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车的低压冗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DC

DC转换器和智能配电模块之间出现故障时,对于非短路故障,智能配电模块的内部控制电路将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断开,第一储能单元对第一供电回路的第一冗余负载供电,第二储能单元对第二供电回路的第二冗余负载供电;对于短路故障,第一前端隔离开关、第二前端隔离开关直接断开;当第一储能单元和智能配电模块之间出现故障时,对于非短路故障,智能配电模块的内部控制电路将第一后端隔离开关断开,DC

DC转换器和第二储能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郭辉项娇姚劲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