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12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布纤维: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0003]校服在制作时与其他服饰的制作有所差别,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数据和校方的要求来进行定制,需要反映出学生的青春活力。校服需要学生每天都进行着装,且校服需要让学生活动方便,所以校服往往是比较宽松的服饰。宽松的服饰与人体之间会有间隙,冬季的时候,校服的保暖性能就显得有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校服面料的保暖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御寒校服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御寒校服面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布纤维:60

80份;羊毛纤维:20

30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10

20份;聚乙二醇:5

15份;润湿剂:3

7份;引发剂:2

6份;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由20

40重量份聚酰亚胺纤维、10

20重量份甲壳素、12
>‑
24重量份三乙醇胺和5

15重量份过硫酸钾制成。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能,并作为校服面料的常用原料;本申请加入聚酰亚胺限位与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混合,制得御寒保暖较优的校服面料;由于聚酰亚胺纤维成条蓬松,强度不高,与其他纤维混纺时的间距较小,使聚酰亚胺纤维容易出现损伤,导致制备出的校服面料保暖性较差,因此本申请通过甲壳素、三乙醇胺和过硫酸钾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改性制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甲壳素分布在聚酰亚胺纤维上,三乙醇胺将甲壳素固定在聚酰亚胺纤维上,并将聚酰亚胺纤维表面的通孔封闭,有效减少聚酰亚胺纤维的热量传递,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再与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混合,三者之间共同配合,使制得的校服面料御寒保温性能大大提高。
[0007]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甲壳素和三乙醇胺的质量配比为(2.3

2.5):1:(1.3

1.5)。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聚酰亚胺纤维、甲壳素和三乙醇胺在特定配比下,三乙
醇胺作为良好的溶剂,可以使聚酰亚胺纤维表面更加柔软,提高甲壳素在聚酰亚胺纤维表面的流动性,提高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保暖性能,同时甲壳素对聚酰亚胺纤维起到补强作用,提高聚酰亚胺纤维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而使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较优的保暖性能外,还拥有较强的拉伸强度。
[0009]优选的,所述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质量配比为(4.2

4.4):(1.7

1.9):1。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在特定配比时,制备出的校服面料具有较优的御寒保暖性能,同时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紧密贴合可以阻挡外界的细菌穿过面料,提高面料的抗菌性。
[0011]优选的,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和聚乙二醇的质量配比为1:(0.76

0.93)。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和聚乙二醇在特定的配比时,聚乙二醇溶于改性聚酰亚胺纤维表面,提高面料的润滑性,使甲壳素紧密粘结在改性聚酰亚胺纤维表面,同时聚乙二醇可以将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和棉布纤维、羊毛纤维紧密粘合,进一步提高制备出的校服面料的御寒保温性。
[0013]优选的,所述润湿剂包括异氰酸酯、磷酸二甲酯和乙撑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的,所述润湿剂为异氰酸酯和乙撑双油酸酰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异氰酸酯和乙撑双油酸酰胺共同混合作为润湿剂,对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表面进行润湿,使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可以更紧密的贴合,导致空气不易通过面料纤维进行传热,提高校服面料的御寒保暖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乙撑双油酸酰胺和棉布纤维的质量配比为(0.02

0.04):(0.02

0.04):1。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异氰酸酯、乙撑双油酸酰胺和棉布纤维在特定的质量配比下,能够充分润湿面料,提高棉布纤维的分散性,使棉布纤维与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混合更均匀,进而提高校服面料的御寒保温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N,N

二甲基苯胺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引发剂可以与聚乙二醇发生交联,促进聚乙二醇将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更好的混合均匀,从而提高校服面料的保暖性。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御寒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御寒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羊毛纤维、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和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搅拌液;S2.将棉布纤维、润湿剂和引发剂进行水浴加热,超声后静置,得到共混液;S3.将搅拌液和共混液混合制造成所述面料;其中经向紧度为35

45%,纬向紧度为45

55%。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御寒校服面料的过程中,将各组分的原料分步骤处理,使各组分的原料分布混合更均匀,从而获得御寒保暖强的校服面料。
[0021]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水浴加热的温度为70

90℃。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使润湿剂和引发剂更好的分散在
棉布纤维上,保存了棉布纤维良好的保暖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棉布纤维的粘结力,使棉布纤维更容易与羊毛纤维、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制得御寒保暖性强的校服面料。
[0023]优选的,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酰亚胺纤维、三乙醇胺与水均匀混合,并在水浴条件下进行保温,得到混合溶液;依次将甲壳素和过硫酸钾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在水浴条件下搅拌后过滤烘干,得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改性,将聚酰亚胺纤维浸泡在三乙醇胺溶液中,使聚酰亚胺纤维的表面更柔软,再与甲壳素和过硫酸钾混合,使甲壳素可以分布在聚酰亚胺纤维表面,并封闭聚酰亚胺纤维表面的通孔,可以有效减少聚酰亚胺纤维的热量传递,进而使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得到较优的御寒保暖作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布纤维:60

80份;羊毛纤维:20

30份;改性聚酰亚胺纤维:10

20份;聚乙二醇:5

15份;润湿剂:3

7份;引发剂:2

6份;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由20

40重量份聚酰亚胺纤维、10

20重量份甲壳素、12

24重量份三乙醇胺和5

15重量份过硫酸钾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甲壳素和三乙醇胺的质量配比为 (2.3

2.5):1:(1.3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纤维、羊毛纤维和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质量配比为(4.2

4.4):(1.7

1.9):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和聚乙二醇的质量配比为1:(0.76

0.9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包括异氰酸酯、磷酸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衍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龙格派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