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09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光伏支架上的安装结构和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光伏支架上的导风管,在从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管遮蔽了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所述导风管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向下方伸出并低于所述光伏组件较低一端,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两侧的侧面支架,所述侧面支架包括直立的支撑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现有技术对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方向吹来的风,抗风性较低的问题,整个支撑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可靠性好。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
,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支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的载体,在采用光伏支架固定光伏组件后,一般光伏组件多为倾斜设置,一端高于另一端,而设置光伏组件的地方如果是多风区域则需要考虑大风对光伏组件的影响。一般风从光伏组件较低一端的方向吹来,光伏组件受到的风力是斜向下方向的,在光伏支架的支撑作用下一般不易被吹落,但如果风是从较高一端吹来,光伏组件的底部就会受到斜向上方向的风力,而支撑件对向上的作用力抗性交低,因此存在光伏组件被风吹起掉落的隐患,虽然可以增加光伏组件与光伏支架的连接点或增加上侧固定件与光伏支架的接触面积,但一方面会导致光伏组件的装卸变得繁琐,另一方面会对光伏组件造成一部分遮蔽效果影响采光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设置的光伏组件底部受到来自光伏组件较高一端大风吹拂,容易出现光伏组件被吹起掉落的的技术问题。
[000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光伏支架上的安装结构和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光伏支架上的导风管,在从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管遮蔽了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所述导风管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向下方伸出并低于所述光伏组件较低一端,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两侧的侧面支架,所述侧面支架包括直立的支撑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连接件。
[0005]优选的,所述导风管在竖直面上的截面成弧形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斜下方或下方,所述出风口的大小大于所述进风口大小。
[0006]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内设置风扇,所述进风口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条板,所述风扇有若干个沿所述安装条板排布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导风管内部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弧形并沿所述导风管形状延伸,所述导风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向横梁、侧向斜梁和上U型梁。所述侧向横梁和侧向斜梁均连接在同侧的两个支撑件之间,所述侧向斜梁位于所述侧向横梁上方并与所述导风管顶部不与所述光伏组件接触的部分对应,所述上U型梁的中部为横条状并与所述导风管顶部不与所述光伏组件接触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上 U型梁的两端弯折向下并分别与对应侧的侧向斜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前横梁和L型固定件,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靠前的两个支撑件上,所述导风管的前侧与所述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 型固定件设于靠前
的两个支撑件顶部,所述L型固定件弯折向下的伸出部与所述导风管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方案后,当风从这一端吹来,大部分会从导风管的进风口进入然后从出风口吹出,这样就避免风力直接作用于光伏组件,不会直接将光伏组件吹起,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对光伏组件较高一端方向吹来的风,抗风性较低的问题。
[0011]本方案形成连接件从多个侧面与导风管固定相连,并且从横向、纵向多个方向上在相邻支撑件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因此整个光伏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出现变形松脱的情况。
[0012]通过本装置中的导风管能够将吹来的风导向光伏组件下方,从而吹拂储能模组箱顶或屋顶,既能避免影响通风,又可以提高降温效果。本方案能保证光伏组件接收太阳照射的面积,且不会让光伏组件装卸变得繁琐,便于对光伏组件的进行维护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图3所示结构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为:1、光伏支架,11、支撑件,12、侧向横梁,13、侧向斜梁,14、上U型梁,15、固定夹具,16、L型固定件,17、前横梁,2、光伏组件, 3、导风管,31、进风口,32、安装条板,33、导风板,34、出风口,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光伏支架1上的安装结构和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光伏支架1上的导风管3,在从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管3遮蔽了所述光伏组件2的底部,所述导风管3的进风口31位于所述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所述导风管3的出风口34向下方伸出并低于所述光伏组件2较低一端。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方向上看,光伏组件2底部被导风管3遮蔽,因此当风从这一端吹来,大部分会从导风管3的进风口31进入然后从出风口34 吹出,这样就避免风力直接作用于光伏组件2,不会直接将光伏组件2吹起,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对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方向吹来的风,抗风性较低的问题。
[0020]所述光伏支架1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2两侧的侧面支架,所述侧面支架包括直立的支撑件11,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相邻支撑件11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导风管3的上侧、下侧和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由于导风管3各个侧面均具有与连接件相连的结构,侧面支架、安装结构和导风管3形成连接强度较高、整体刚性较好的支撑结构,能更有效地保证整个支撑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能更好地防止避免光伏组件2被吹起。
[0021]所述连接件包括侧向横梁12、侧向斜梁13、上U型梁、前横梁17和L型固定件,所述
侧向横梁12和侧向斜梁13均连接在同侧的两个支撑件11之间,所述侧向斜梁13位于所述侧向横梁12上方并与所述导风管3顶部不与所述光伏组件2接触的部分对应,所述上U型梁的中部为横条状并与所述导风管3顶部不与所述光伏组件2接触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上U型梁的两端弯折向下并分别与对应侧的侧向斜梁13固定连接。
[0022]所述前横梁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靠前的两个支撑件11上,所述导风管3的前侧(接近出风口34处)与所述前横梁17固定连接,所述L型固定件设于靠前的两个支撑件11顶部,所述支撑件11顶部安装有与所述光伏组件2夹紧固定的固定夹具15,所述固定夹具15底部安装所述L型固定件,所述L型固定件弯折向下的伸出部与所述导风管3的侧面固定连接,这样形成连接件从多个侧面与导风管3固定相连,并且从横向、纵向多个方向上在相邻支撑件11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因此整个光伏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出现变形松脱的情况。固定夹具15用于夹紧光伏组件2的两侧,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光伏支架(1)上的安装结构和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光伏支架(1)上的导风管(3),在从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管(3)遮蔽了所述光伏组件(2)的底部,所述导风管(3)的进风口(31)位于所述光伏组件(2)较高一端,所述导风管(3)的出风口(34)向下方伸出并低于所述光伏组件(2)较低一端,所述光伏支架(1)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2)两侧的侧面支架,所述侧面支架包括直立的支撑件(11),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相邻支撑件(11)之间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3)在竖直面上的截面成弧形且所述出风口(34)朝向斜下方或下方,所述出风口(34)的大小大于所述进风口(31)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内设置风扇(4),所述进风口(31)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条板(32),所述风扇(4)有若干个沿所述安装条板(32)排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防护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李豹西征王志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