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02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包括转动电机、循环装置、风冷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有转动轴、通风管道,通过设置风冷箱道、风泵、伸缩管道、移动通管箱、移动限位柱、排风罩、转动轴、调节套块、扰流板,通过在风冷箱道内设置风泵,启动风泵,风泵将冷风沿着伸缩管道进入移动通管箱内,其中通过设置移动限位柱和短型伸缩管,便于在移动移动通管箱的左右位置,来进行调整排风的位置,通过在移动通管箱的底部设置排风罩,冷风可以从其排风罩中排出,通过使用转动轴、调节套块、扰流板,通过调节扰流板的角度,起到了便于在较大空间中可以将冷却风朝多个方向均匀排放,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电机组的变流器是双馈风力发电机中加在转子侧的励磁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在转子转速变化时,通过变流器控制励磁的幅值、相位、频率等,使定子侧能向电网输入恒频电。为了保证变流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变流器进行冷却,因此设置一个风冷系统为变流器除去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大气中。
[0003]现有的变流器风冷系统,在进行排放冷却风的时候出现排风不均匀,忽大忽小,导致降低了风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包括转动电机、循环装置、风冷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有转动轴、通风管道、第一风管、第二风管;
[0006]所述转动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活动贯穿通风管道的一侧并延伸至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转动扇,所述第一风管的底端与通风管道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柱;
[0007]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有风冷箱道、风泵、伸缩管道、移动通管箱、移动限位柱、排风罩、转动轴、调节套块;
[0008]所述风冷箱道的一端与通风管道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所述风冷箱道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风泵固定安装在风冷箱道的内部,所述风泵的输出端与伸缩管道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伸缩管道的另一端与移动通管箱的一侧连通设置,所述移动限位柱的一端与移动通管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罩的顶部与移动通管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排风罩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排风罩的内壁另一侧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通风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架,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气流转动扇等距均匀排列在转动轴的外壁,通过设置气流转动扇,起到了对通风管道内的冷风进行加速循环,使其气流可以向个方向流动,便于更好的分配冷风。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一风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设置连接柱,便于进行排风,使冷风可以最大化的对外界进行冷却。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通管箱等距均匀排列在风冷箱道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移动通管箱之间设置有短型伸缩管。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限位柱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移动限位柱,起到了限位移动的作用,便于在移动移动通管箱的左右位置,来进行调整排风的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块固定套设在转动轴的外壁,通过设置调节套块,起到了便于进行带动扰流板调节角度。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通过调节扰流板的角度,起到了便于在较大空间中可以将冷却风朝多个方向均匀排放。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架、转动轴、通风管道、气流转动扇,通过使用者启动电源,当转动电机转动的时候,带动转动轴,转动轴带动气流转动扇转动,从而对通风管道内的冷风进行加速循环,使其气流可以向个方向流动,便于更好的分配冷风,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风管、连接柱、第二风管,在通风管道的顶部使用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其中设置连接柱,便于进行排风,使冷风可以最大化的对外界进行冷却,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冷箱道、风泵、伸缩管道、移动通管箱、移动限位柱、排风罩、转动轴、调节套块、扰流板,通过在风冷箱道内设置风泵,启动风泵,风泵将冷风沿着伸缩管道进入移动通管箱内,其中通过设置移动限位柱和短型伸缩管,便于在移动移动通管箱的左右位置,来进行调整排风的位置,通过在移动通管箱的底部设置排风罩,冷风可以从其排风罩中排出,通过使用转动轴、调节套块、扰流板,通过调节扰流板的角度,起到了便于在较大空间中可以将冷却风朝多个方向均匀排放,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通风管道内部结构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26]图中:1转动电机、2循环装置、201连接架、202转动轴、203通风管道、204气流转动扇、205第一风管、206连接柱、207第二风管、3风冷装置、301风冷箱道、302风泵、303伸缩管道、304移动通管箱、305移动限位柱、306排风罩、307转动轴、308调节套块、309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包括转动电机1、循环装置2、风冷装置3,循环装置2包括有转动轴202、通风管道203、第一风管205、连接柱206、第二风管207;
[0032]转动电机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1,连接架201的一端与通风管道203的一侧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风冷系统,包括转动电机(1)、循环装置(2)、风冷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2)包括有转动轴(202)、通风管道(203)、第一风管(205)、第二风管(207);所述转动电机(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1),所述转动电机(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02)的另一端活动贯穿通风管道(203)的一侧并延伸至内部,所述转动轴(2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转动扇(204),所述第一风管(205)的底端与通风管道(203)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风管(205)、第二风管(207)之间设置有连接柱(206);所述风冷装置(3)包括有风冷箱道(301)、风泵(302)、伸缩管道(303)、移动通管箱(304)、移动限位柱(305)、排风罩(306)、转动轴(307)、调节套块(308);所述风冷箱道(301)的一端与通风管道(203)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所述风冷箱道(301)的正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风泵(302)固定安装在风冷箱道(301)的内部,所述风泵(302)的输出端与伸缩管道(303)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伸缩管道(303)的另一端与移动通管箱(304)的一侧连通设置,所述移动限位柱(305)的一端与移动通管箱(30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罩(306)的顶部与移动通管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卫李宗恩霍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枫伙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