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02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使用的叠合板模具,其结构大多由面板、底板、筋板组成,为了方便叠合板产品外露筋的延伸,在面板上面按照钢筋设计间距开出槽口。生产时模具拼装完成,钢筋放进模具以形成钢筋网,使用橡胶塞或海绵条把面板上的槽口堵住,以防振捣时漏浆,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实际工作时,橡胶塞或海绵条常常脱落造成漏浆严重,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其次,早期模具都是根据产品尺寸定做的,长度、宽度和产品的尺寸一致,如果钢筋网外露筋设计尺寸发生变化,或者产品尺寸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原有模具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制造,无形中造成设备资源浪费,给工期、生产成本带来很大的负担。再次,钢筋需要一一人工铺放于模具上并绑扎,无法进行钢筋的预绑扎,严重影响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包括对应平行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纵板,第一纵板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一水平板的侧缘面上,第一水平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下模板包括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第二纵板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二水平板的侧缘面上,第二纵板与所述的第一纵板相对应,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的接缝宽度≥叠合板内部预埋钢筋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水平板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与第一水平板上通孔一一对应的螺母,所述的第一水平板通过贯穿通孔的螺栓与第二水平板上的螺母螺纹配合并固定锁紧,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制叠合板厚度的定位块。
[0005]本技术的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
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纵板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一筋板,所述的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二筋板,所述的第二筋板朝向第二纵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所述的第二筋板的上端缘面与所述的定位块上端面齐平。第一筋板提高了上模板的结构强度,第二筋板提高了下模板的结构强度,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柔性密封条脱落,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000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定位块为同轴焊接固定于螺母上端面的管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避免螺栓和螺母螺纹配合锁紧时造成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形变,确保本技术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所加工叠合板的产品质量。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端部的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提高了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便捷性,通过螺栓组件即可实现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
[0009]为了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灵活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与所述的模具单元结构相同的连接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组装为矩形结构的叠合板模具时,所述的连接单元用于延长改变模具单元的长度。对于不同尺寸的叠合板,只需要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单元与原有模具单元组装拼接即可得到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开模经济负担,同时避免模具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性强。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柔性密封条为海绵或泡绵材质。
[0011]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的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0013]2、第一筋板提高了上模板的结构强度,第二筋板提高了下模板的结构强度,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柔性密封条脱落,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0014]3、所述的定位块为同轴焊接固定于螺母上端面的管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避免螺栓和螺母螺纹配合锁紧时造成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形变,确保了本技术
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所加工叠合板的产品质量。
[0015]4、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端部的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提高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便捷性,通过螺栓组件即可实现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
[0016]5、对于不同尺寸的叠合板,只需要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单元与原有模具单元组装拼接即可得到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开模经济负担,同时避免模具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叠合板模具的模具单元的主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包括对应平行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的上模板(1)包括第一水平板(1

1)和第一纵板(1

2),第一纵板(1

2)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一水平板(1

1)的侧缘面上,第一水平板(1

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1

4),所述的下模板(2)包括第二水平板(2

1)和第二纵板(2

2),第二纵板(2

2)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二水平板(2

1)的侧缘面上,第二纵板(2

2)与所述的第一纵板(1

2)相对应,第二纵板(2

2)上缘面与第一纵板(1

2)下缘面间的接缝宽度≥叠合板内部预埋钢筋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水平板(2

1)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与第一水平板(1

1)上通孔(1

4)一一对应的螺母(3),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

1)通过贯穿通孔(1

4)的螺栓(4)与第二水平板(2

1)上的螺母(3)螺纹配合并固定锁紧,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

1)和第二水平板(2

1)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2

2)上缘面与第一纵板(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杰滕舟玉周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杰通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