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75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云端设备,以及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云端设备下发的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实时性差、效率低、安全性差,且在大规模数据量下易数据拥堵、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交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接口调用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或是采用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定义,通过ProtoBuf(protocol buffer)对结构化数据进行二进制序列传输。但上述方法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不高,数据在传输时存在延时、丢失等情况,还可能造成数据拥堵。
[0003]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实时性差、效率低、安全性差,且在大规模数据量下易数据拥堵、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实时性差、效率低、安全性差,且在大规模数据量下易数据拥堵、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云端设备,以及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云端设备下发的控制指令。
[0007]可选地,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对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进行认证,以及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受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的认证,执行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双向认证;在第一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
[0008]可选地,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对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进行认证,以及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接受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认证,执行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双向认证;在第二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
[0009]可选地,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云端设备,包括:采用预定数据段格式,对车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报文,其中,预定数据段格式包括基于预定的数据结构对车端数据中的字段进行语义描述的描述信息;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数据报文上报给云端设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建立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建立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与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车端设备上报的车端数据,以及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控制指令下发给车端设备。
[0011]可选地,建立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对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进行认证,以及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接受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的认证,执行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双向认证;在第一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
[0012]可选地,建立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与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对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进行认证,以及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接受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的认证,执行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与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之间的第二双向认证;在第二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
[0013]可选地,在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车端设备上报的车端数据之后,还包括:将车端数据缓存至车端数据缓存器中;采用云端设备的处理器对车端数据缓存器中的车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与车端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
[0014]可选地,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控制指令下发给车端设备,包括:将车端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缓存至控制指令缓存器中;将控制指令缓存器中的控制指令下发给车端设备。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在车端设备与云端设备之间,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在车端设备与云端设备之间,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车端设备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云端设备,以及云端设备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车端设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第一传输控
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云端设备,以及基于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云端设备下发的控制指令。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系统,包括: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其中,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用于基于之间的第一双向认证,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车端设备和云端设备,用于基于之间的第二双向认证,建立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所述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所述云端设备,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所述云端设备下发的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对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进行认证,以及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受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的认证,执行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与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之间的第一双向认证;在所述第一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所述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上报模块对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接收模块进行认证,以及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上报模块接受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认证,执行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与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二双向认证;在所述第二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所述第二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给所述云端设备,包括:采用预定数据段格式,对所述车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报文,其中,所述预定数据段格式包括基于预定的数据结构对所述车端数据中的字段进行语义描述的描述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报文上报给所述云端设备。5.一种车云间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所述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为不同的传输链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接收所述车端设备上报的车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将控制指令下发给所述车端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
车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对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进行认证,以及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接受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的认证,执行所述云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下发模块与所述车端设备的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之间的第一双向认证;在所述第一双向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建立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套接层连接作为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云端设备的车端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车端设备的车端数据上报模块之间的第二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传输链路,包括:通过所述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梁桥夏循龙邓兵黄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