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刹车机构及数控机床,涉及数控机床领域,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圆环形的刹车压盖、刹车缸体以及刹车活塞,在无液压状态下,弹性件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固定片以及活塞凸沿外端面相互挤压;在第一注油孔注油后,第一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在第二注油孔注油后,第二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内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固定片相互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锁功能,解决了常规刹车部件在断电断油断气等紧急情况下的无法自锁保护的问题,可以使NC转台在紧急情况下自锁,保护机床的机械结构,提高用户的安全。提高用户的安全。提高用户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式刹车机构及数控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式刹车机构及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0002]近20年来国内机床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行业总体现状是体量巨大,但在高精尖核心技术方面和国外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
[0003]目前国内在五轴机床领域也涌现出一批企业对国外高端五轴机床奋起直追,而五轴机床的机构部件比如单轴NC转台、双轴NC摇篮、单轴摇摆头、双轴摆头等均为核心部件,以上提到的几种部件在结构设计时都需要考虑自锁刹车机构。
[0004]目前常见的刹车机构有片式自锁刹车和轴式环抱刹车,以上两种刹车机构国外均有成熟产品,并有多种专利保护,国外刹车机构价格高昂,刹车机构成本占NC转台(或摆头)总成本的25%
‑
42%不等,大大增加了部件的成本,降低了机床的竞争优势。
[0005]现有的数控机床用刹车机构存在断电断油断气等紧急情况下的无法自锁保护的问题,使得数控机床中转动机构部件容易损坏,而且现有数控机床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刹车机构存在断电断油断气等紧急情况下的无法自锁保护,数控机床中转动机构部件容易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解决了常规刹车部件在断电断油断气等紧急情况下的无法自锁保护的问题,可以使NC转台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自锁不动,保护机床的机械结构不受碰撞,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的自锁式刹车机构及数控机床。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自锁式刹车机构,用于数控机床,所述数控机床包括一转动机构部件,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圆环形的刹车压盖、刹车缸体以及刹车活塞,所述刹车缸体的外端面与所述刹车压盖固定,所述刹车缸体的内端面用于与转动机构部件固定,所述刹车缸体与所述刹车压盖之间夹设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设有容纳刹车片的间隙,所述固定片的另一侧为所述刹车缸体以及设于所述刹车缸体内的刹车活塞,所述刹车缸体的内表面包括一缸体凸起;所述刹车活塞包括活塞盖、活塞主体以及设于活塞主体外表面的活塞凸沿,所述活塞盖固定于所述活塞主体的一端,所述活塞凸沿设于所述活塞主体的另一端,所述活塞凸沿的外端面与所述固定片相邻,所述活塞凸沿的内侧设有若干中心导销以及套设于所述中心导销上的弹性件,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上设有与中心导销数量相同的容纳沉孔,所述刹车活塞通过中心导销与所述刹车缸体定位;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与所述活塞凸沿的内端面形成一第一液压腔,所述缸体凸起的内端面与所述活塞盖形成第二液压腔,所述刹车缸体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第一液压腔的第一注油孔以及连接第二液压腔的第二注油孔;
在无液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固定片以及活塞凸沿外端面相互挤压;在第一注油孔注油后,第一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在第二注油孔注油后,第二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内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固定片相互分离。
[0008]较佳地,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以及第四密封件,所述活塞凸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缸体凸起的内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凹槽,所述活塞主体的内端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三密封件的第三凹槽,所述活塞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四密封件的第四凹槽。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第四密封件均包括圆形密封圈和方形密封圈,所述原圆形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方形密封圈的截面为长方形,圆形密封圈位于凹槽底部,方形密封圈位于凹槽顶部且与圆形密封圈重叠设置,所述圆形密封圈的直径与所述方形密封圈的厚度之和大于凹槽的深度。
[0010]较佳地,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若干第一螺栓、若干第二螺栓、与中心导销数量相同的第三螺栓以及第四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将刹车压盖固定在刹车缸体上,所述第二螺栓用于将刹车缸体固定在转动机构部件上,所述第三螺栓穿过中心导销以及中心导销固定于容纳沉孔内,所述第四螺栓将活塞盖固定于所述活塞主体上,所述第三密封件设于所述第四螺栓的安装孔与所述活塞主体外表面之间。
[0011]较佳地,每一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碟片,所述弹簧碟片重叠套设于中心导销上,所述容纳沉孔的数量为2N个,容纳沉孔均匀设置于刹车缸体的圆周上。
[0012]较佳地,每一弹性件包括4个弹簧碟片组,每一弹簧碟片组包括2个重叠贴合的弹簧碟片,相邻弹簧碟片组的弹簧碟片凸起方向相对。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液压腔包括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所述活塞凸沿的内端面、所述活塞主体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刹车缸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液压腔包括所述缸体凸起的内端面、所述活塞盖外端面、所述刹车缸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活塞主体的外表面。
[0014]较佳地,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和内端面远离活塞主体的一侧均设有圆周凹槽,所述第一注油孔包括一第一径向油路以及一第一轴向油路,所述第一径向油路与外端面的圆周凹槽连接,所述第一轴向油路连接所述第一径向油路与所述刹车缸体的内端面,所述第二注油孔包括一第二径向油路以及一第二轴向油路,所述第二径向油路与内端面的圆周凹槽连接,所述第二轴向油路连接所述第二径向油路与所述刹车缸体的内端面。
[0015]较佳地,所述刹车片及固定片的材质均为弹簧钢。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其特点在于,所述数控机床包括至少一转动机构部件,所述转动机构部件的转轴与如上所述的自锁式刹车机构固定。
[0017]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18]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弹簧碟片自锁机构的刹车,解决了常规刹车部件在断电断油断气等紧急情况下的自锁保护问题,可以使NC转台(或摇摆头,双轴摇篮等转动机构部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自锁不动,保护机床的机械结构不受碰撞,保护主轴和刀具,保护操作者。
[0019]该自锁刹车机构的通油压后刹车力更强,增加了转台(或摇摆头)等部件的定位刚性,延长部件的寿命,并极大的降低了刹车部件的成本,提高了机床的价格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式刹车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式刹车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中心导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式刹车机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式刹车机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6]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
[0027]所述数控机床包括一转动机构部件,所述转动机构部件可以为单轴NC(数控)转台、双轴NC摇篮、单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刹车机构,用于数控机床,所述数控机床包括一转动机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圆环形的刹车压盖、刹车缸体以及刹车活塞,所述刹车缸体的外端面与所述刹车压盖固定,所述刹车缸体的内端面用于与转动机构部件固定,所述刹车缸体与所述刹车压盖之间夹设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设有容纳刹车片的间隙,所述固定片的另一侧为所述刹车缸体以及设于所述刹车缸体内的刹车活塞,所述刹车缸体的内表面包括一缸体凸起;所述刹车活塞包括活塞盖、活塞主体以及设于活塞主体外表面的活塞凸沿,所述活塞盖固定于所述活塞主体的一端,所述活塞凸沿设于所述活塞主体的另一端,所述活塞凸沿的外端面与所述固定片相邻,所述活塞凸沿的内侧设有若干中心导销以及套设于所述中心导销上的弹性件,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上设有与中心导销数量相同的容纳沉孔,所述刹车活塞通过中心导销与所述刹车缸体定位;所述缸体凸起的外端面与所述活塞凸沿的内端面形成一第一液压腔,所述缸体凸起的内端面与所述活塞盖形成第二液压腔,所述刹车缸体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第一液压腔的第一注油孔以及连接第二液压腔的第二注油孔;在无液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固定片以及活塞凸沿外端面相互挤压;在第一注油孔注油后,第一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在第二注油孔注油后,第二液压腔的压力对所述刹车活塞施加一个向内的推力以使得刹车压盖内端面、刹车片以及固定片相互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刹车机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以及第四密封件,所述活塞凸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缸体凸起的内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凹槽,所述活塞主体的内端面设有安装所述第三密封件的第三凹槽,所述活塞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所述第四密封件的第四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第四密封件均包括圆形密封圈和方形密封圈,所述原圆形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方形密封圈的截面为长方形,圆形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延,孙海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