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9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矫直机牌坊(1),其内设有安全装置(7),安全装置(7)包括相连的控制阀(71)、伸缩缸(72)、活塞杆(72a)和接轴(73),接轴(73)的一侧正好穿过接轴托架(74);上受力架(2)的上方连有一组竖直的安全支架(8),接轴(73)伸出接轴托架(74)时穿过通孔(8a)与安全支架(8)相连;安全支架(8)的两侧还分别连有限位器(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承受住上受力架和上辊系的重量,防止上辊系下落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维护的安全性,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轧钢线上设备
,尤其是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板材矫直机是板材轧钢线上关键设备之一,作用是对钢板进行反复矫平,使钢板的平直度达到用户需要。如图1所示,现有的矫直机一般包含下辊系4、上受力架2及上辊系3,需要矫直钢板时,在压下缸5的作用下,钢板在上下辊系之间反复受力通过达到矫平的目的;矫直机一般都有四个压下缸5,机械压下为四个压下丝杆装置,压下缸5作用在上受力架2上,承受矫直钢板时的矫直力;此外,共四个平衡缸6,其作用是在没有承受压下缸作用力时能带动上受力架及上辊系的上下运动,起到平衡上受力架及上辊系重量的作用。上受力架2及上辊系3、下辊系4都安装在矫直机牌坊1内。
[0003]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矫直辊面上经常会粘上氧化皮或拉毛,造成钢板表面划伤,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必须将上受力架及上辊系抬到一定高度,一般在250mm~350mm之间,然后需要人工进入上下辊系之间,用手动抛光机对上下矫直辊面进行修磨。由于上受力架与上辊系只有液压平衡缸平衡,没有机械硬支撑,因此,为了防止上受力架及上辊系突然下落,上下辊系之间必须放置四个垫块10后,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在放置垫块的过程中,由于控制平衡缸的液压阀或电气控制原因,都有可能使平衡缸突然下落,造成人员受伤;有时一天需要修磨好几次,一个垫块的重量在10kg左右,所以每次上下搬运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夜间作业时,工人有时存在侥幸心理,会出现不放置垫块而进入修磨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矫直机辊面修磨时安全隐患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可以承受住上受力架和上辊系的重量,防止上辊系下落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维护的安全性,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矫直机牌坊,矫直机牌坊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受力架、上辊系和下辊系,上受力架的上方与一组压下缸和一组平衡缸相连,压下缸和平衡缸均竖直连接在矫直机牌坊上;
[0007]矫直机牌坊内连有安全装置,安全装置设于上受力架上方的两侧并固定在矫直机牌坊上,每个安全装置包括相连的控制阀和伸缩缸,伸缩缸的活塞杆与一根接轴水平相连,活塞杆与接轴的轴线相互重合;
[0008]接轴的一侧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接轴托架,接轴正好穿过接轴托架,以用于支承并定位接轴;
[0009]上受力架的上方连有一组竖直的安全支架,每个安全支架上均设有一个水平的通孔,接轴伸出接轴托架时穿过通孔与安全支架相连,以用于实现上受力架的固定;
[0010]安全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连有一个限位器,以用于监测安全装置是否与上受力架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空气控制阀,以用于控制伸缩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缸为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于气缸底板上,气缸底板连接在矫直机牌坊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接轴通过螺纹与活塞杆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接轴托架竖直固定在一个水平的三角架上,三角架连接于气缸底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接轴、接轴托架和通孔均设于同一轴线上。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了安全联锁装置,当控制阀得电时,伸缩缸的活塞杆带动接轴伸出,当活塞杆行程伸出接近达到最大位时,接轴使安全支架两侧的限位器都灯亮,说明此时接轴已串联起接轴托架和上受力架的安全支架,安全装置起作用,可以打开矫直机围栏安全门进行辊系检查作业;当控制阀失电,伸缩缸的活塞杆带动接轴缩回,当接轴缩回到位后,两侧限位器的灯都不亮,说明安全联锁装置不起作用,此时打开矫直机围栏安全门时会报警,作业人员不能进入作业。本技术的装置增加了此上受力架安全联锁装置后,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本质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安全联锁装置在矫直机牌坊上的分布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对本技术的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见图1,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矫直机牌坊1,矫直机牌坊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受力架2、上辊系3和下辊系4,上受力架2的上方与一组压下缸5和一组平衡缸6相连,压下缸5和平衡缸6均竖直连接在矫直机牌坊上,其特征在于:
[0023]参见图1和图2,矫直机牌坊1内连有安全装置7,安全装置7设于上受力架2上方的两侧并固定在矫直机牌坊1上;
[0024]参见图2和图3,每个安全装置7包括相连的控制阀71和伸缩缸72,控制阀71为空气控制阀,伸缩缸72为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于气缸底板75上,气缸底板75连接在矫直机牌坊1上,以用于控制伸缩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
[0025]伸缩缸72的活塞杆72a通过螺纹与一根接轴73水平相连,活塞杆72a与接轴73的轴线相互重合;
[0026]接轴73的一侧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接轴托架74,接轴73正好穿过接轴托架74,接轴托架74竖直固定在一个水平的三角架76上,三角架76连接于气缸底板75上,以用于支承并定位接轴;
[0027]上受力架2的上方连有一组竖直的安全支架8,每个安全支架8上均设有一个水平的通孔8a,接轴73伸出接轴托架74时穿过通孔8a与安全支架8相连,以用于实现上受力架的固定;
[0028]安全支架8的两侧还分别连有一个限位器9,以用于监测安全装置是否与上受力架相连。
[0029]参见图2和图3,矫直机上受力架安全联锁装置分左右各一套,这两套结构动作完全相同。图中左侧结构为矫直机正常工作,安全装置7没有起作用位;图中右侧结构为上受力架2及上辊系3处于修磨高度,人员进入工作时,安全装置7起作用位。
[0030]参见图3,本技术的安全联锁装置组成及作用如下:
[0031]控制阀71,用于控制气缸活塞杆伸出缩回,得电时气缸活塞杆伸出,失电时气缸活塞杆缩回;
[0032]伸缩缸72,选用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接轴伸出缩回,气缸通过气缸底板固定在矫直机牌坊上;
[0033]接轴73,其通过螺纹与活塞杆相连,通过接轴联接上受力架,接轴直径尺寸如为φ100mm,此处需要根据上受力架和上辊系总重量进行确定;
[0034]接轴托架74,用于支承并定位接轴,接轴托架的内孔尺寸为φ101 mm,此接轴与内孔配合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上受力架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矫直机牌坊(1),矫直机牌坊(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受力架(2)、上辊系(3)和下辊系(4),上受力架(2)的上方与一组压下缸(5)和一组平衡缸(6)相连,压下缸(5)和平衡缸(6)均竖直连接在矫直机牌坊(1)上,其特征在于:矫直机牌坊(1)内连有安全装置(7),安全装置(7)设于上受力架(2)的正上方两侧并固定在矫直机牌坊(1)上,每个安全装置(7)包括相连的控制阀(71)和伸缩缸(72),伸缩缸(72)的活塞杆(72a)与一根接轴(73)水平相连,活塞杆(72a)与接轴(73)的轴线相互重合;接轴(73)的一侧设有一组相互平行的接轴托架(74),接轴(73)正好穿过接轴托架(74);上受力架(2)的上方连有一组竖直的安全支架(8),每个安全支架(8)上均设有一个水平的通孔(8a),接轴(73)伸出接轴托架(74)时穿过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美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