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79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BAT相连,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B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C,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滤波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B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MCU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科学,能够通过单片机MCU,实现过压保护电路的开关,并且通过加入状态检测,来监控PMOS的状态,达到提高过压保护电路的可靠性的目的。达到提高过压保护电路的可靠性的目的。达到提高过压保护电路的可靠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直流供电设备电子产品中,一般都有过压保护电路,通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保护:
[0003]第一种方式为:采用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来保护电路,但是,这种方式,对长时间误插入直流高电压的情况,没有保护作用。
[0004]第二种方式为:通过单纯增加过压保护电路来实现,但是,在输入电压持续不稳定时,过压保护电路存在风险。
[0005]对于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基本上,都是直接利用MOS管的导通内阻,来做短路电流的采集设定,以及利用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来做电流采集的门限,从而实现短路保护。
[0006]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求持续有效开启,休眠功耗较高。同时,电路在过压后只能靠硬件自身进行电路保护,尤其是电压在过压门限附近波动时,会频繁对MOS管进行开关,可能会对MOS管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MOS管烧毁。
[0007]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开发出一种安全可靠、低休眠功耗的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
[0009]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其包括电阻R1~R8、滤波电容C1~C3、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及PMOS管Q1;
[0010]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BAT相连,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
[0011]电阻R7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12]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B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
[0013]其中,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14]其中,三极管Q3的发射极E直接接地;
[0015]三极管Q3的集电极C,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滤波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B相连;
[0016]其中,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MCU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MCU_PORT1相连;
[0017]电阻R8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18]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19]其中,三极管Q2的发射极E直接接地;
[0020]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
[0021]其中,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PMOS管Q1的
栅极g相连;
[0022]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BAT、PMOS管Q1的源极s和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
[0023]其中,PMOS管Q1的漏极d,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VB_PMOS端相连;
[0024]其中,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单片机MCU的PMOS管Q1漏极电压状态采集信号端MCU_PORT2相连;
[0025]电阻R6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26]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0027]优选地,单片机MCU,用于在直流电源VBAT上电后,二极管D1和D2、三极管Q2和Q3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其上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MCU_PORT1输出高电平,并通过其上的PMOS管Q1漏极电压状态采集信号端MCU_PORT2实时采集PMOS管Q1的漏极电平;
[0028]其中,对于单片机MCU,当采集到的PMOS管Q1漏极电平为高电平时,判断PMOS管Q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过压保护电路有效,而当集到的PMOS管Q1漏极电平为低电平时,判断稳压二极管D2所受到的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D2的过压阈值,通过控制其上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MCU_PORT1输出低电平,控制关闭过压保护电路;
[0029]其中,稳压二极管D2,用于设定过压保护电路的过压阈值。
[0030]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其设计科学,能够通过单片机MCU,实现过压保护电路的开关,并且通过加入状态检测,来监控PMOS的状态,在监控到PMOS电压异常后,可关闭输出控制,从而达到提高过压保护电路的可靠性以及降低休眠功耗的目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4]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R8、滤波电容C1~C3、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及PMOS管Q1;
[0035]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BAT相连,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
[0036]电阻R7的另一端直接接地(即与GND直接相连);
[0037]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B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稳压二极管D2的作用是为过压保护电路设定过压阈值。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电阻R7的作用是:在过压时,电流经过电阻R7,在电阻R7上产生电压
VR7,当电压VR7电压大于三极管Q3的VBE(即基级与发射级间电压)时,三极管Q3开启。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电阻R5的作用是:为三极管Q3提供基极限流,保证三极管Q3的安全。
[0041]其中,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直接接地(即与GND直接相连);
[0042]其中,三极管Q3的发射极E直接接地(即与GND直接相连);
[0043]三极管Q3的集电极C,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滤波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B相连;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滤波电容C2的作用是:作为三极管Q3基极信号的滤波电容。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三极管Q3的作用为:当电压过高超过过压阈值时,三极管Q3开启后,使三极管Q2的基极B接地(GND),保持低电平,三极管Q2可靠关闭。
[0046]其中,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MCU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MCU_PORT1)相连;
[0047]电阻R8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可控的PMOS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R8、滤波电容C1~C3、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及PMOS管Q1;其中,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BAT相连,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直接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B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其中,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直接接地;其中,三极管Q3的发射极E直接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C,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滤波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B相连;其中,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MCU的使能控制信号输出端MCU_PORT1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直接接地;其中,三极管Q2的发射极E直接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其中,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PMOS管Q1的栅极g相连;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BAT、PMOS管Q1的源极s和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其中,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涛赵学峰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