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823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包括支护桩,基坑底与支护桩之间设置有放坡,支护桩置于坡底,支护桩的桩顶设置有排水沟,放坡的坡面设置有若干个泄水口,放坡的底部设置松木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放坡的形式减少止水帷幕的工程量,简化止水帷幕的施工步骤。简化止水帷幕的施工步骤。简化止水帷幕的施工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基坑设计施工中,防水、降水以及排水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成败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施工造价和支护质量,还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在此背景下,止水帷幕因良好的止水效果,可以保证基坑内部基本的干燥,被广泛应用。但是在一般工程中,止水帷幕通常设置为封闭式,传统的封闭式止水帷幕施工难度及设计难度高,在一些较为坚硬的岩层地形条件中,施工效果较差,而且封闭式止水帷幕有着极大的工程量,而对于一些地下水补给量较少但相对集中的特殊工程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并不具有性价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支护系统,其简化了传统封闭式止水帷幕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支护桩的数量,减少了工程量。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包括支护桩,基坑底与支护桩之间设置有放坡,支护桩置于坡底,支护桩的桩顶设置有排水沟,放坡的坡面设置有若干个泄水口,放坡的底部设置松木桩。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技术简化了传统封闭式止水帷幕的设计,通过增加放坡减少大面积制作止水帷幕施工量,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0009]坡面上设置钢丝网,钢丝网上喷射混凝土硬化。
[0010]坡底设置有两排支护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中:基坑底1;放坡2;坡面21;泄水口3;松木桩4;排水沟5;支护桩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在基坑底1与支护桩6之间设置倾斜向下的放坡2,沿坡面21挂设钢筋网,并通过喷射混凝土进行硬化,且坡面21上留设有若干个泄水口3,使水平向地下水流仅能通过泄水口3流出。放坡2的下部在坡面21的底部安装有松木桩4,用于坡面21加固。
[0016]放坡2的坡底制作两排支护桩6作为止水帷幕,两排支护桩6一一对应设置,且两排支护桩6中,相对应的两根成咬合状态;同一排中每相邻两根支护桩6也成咬合状态。
[0017]在支护桩6的桩顶,沿放坡2的坡底边缘开设一条排水沟5,放坡1上泄水口3内流出的地下水沿坡面21排入排水沟5,最终将排水沟引至基坑外。
[0018]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放坡1减少止水帷幕的工程量,简化了止水帷幕的施工步骤,在保证安全且正常施工的前提下,缩减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技术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
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开放式止水帷幕支护系统,包括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基坑底与支护桩之间设置有放坡,支护桩置于坡底,支护桩的桩顶设置有排水沟,放坡的坡面设置有若干个泄水口,放坡的底部设置松木桩。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郑博龙丛坤李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