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1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包括吸附仓、分别设置在吸附仓两端的进气仓和排气仓、设置在吸附仓内的多组吸附组件以及设置在相邻吸附组件之间的过滤网;吸附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网块、位于固定网块内的吸附环以及贯穿设置在吸附环中部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吸附仓的两端侧壁上,定位杆外壁与固定网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料层,且多个固定网块相互依次连接呈蜂巢状结构;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通过多面固定网块的特性排列形成一系列连续的蜂窝形的网状结构,有效的提高承力效果,同时,通过在该蜂形结构的吸附装置内设置多组填料层,使得有机废气分散均匀并连续性经过填料层进行可靠吸附,有效的提高吸附效果。效的提高吸附效果。效的提高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药化工企业在药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较多,对空气质量影响严重,现有的废气处理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将有机废气输送至吸附床,从而使得有机废气得到净化,然而采用活性炭吸附,只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对于高浓度的、低风量的并不能达到可靠的处理效果,同时该活性炭在湿润条件下也不能保证可靠的吸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包括吸附仓、分别设置在吸附仓两端的进气仓和排气仓、设置在吸附仓内的多组吸附组件以及设置在相邻吸附组件之间的过滤网;
[0005]吸附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网块、位于固定网块内的吸附环以及贯穿设置在吸附环中部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吸附仓的两端侧壁上,定位杆外壁与固定网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料层,且多个固定网块相互依次连接呈蜂巢状结构。
[0006]进一步地,定位杆为中空结构,且定位杆上开设有密集分布且用于将废弃排送至填料层内的通孔。
[0007]进一步地,进气仓包括进气仓体以及设置在进气仓体内的进气流道,进气流道的出口端的直径与吸附组件的直径相适配,且进气流道的进口端直径小于出口端的直径。
[0008]进一步地,排气仓包括排气仓体以及开设在排气仓体上的多个排气孔,排气孔与设置在排气仓体内的排气流道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进气仓体和排气仓体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吸附仓的两端。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通过多面固定网块的特性排列形成一系列连续的蜂窝形的网状结构,可以分散承担来自各方的外力,有效的提高承力效果,同时,通过在该蜂形结构的吸附装置内设置多组填料层,使得有机废气分散均匀并连续性经过填料层进行可靠吸附,此外,通过吸附组件和滤网的双重吸附结构形式,有效的提高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包括吸附仓1、分别设置在吸附仓1两端的进气仓2和排气仓3、设置在吸附仓1内的多组吸附组件4以及设置在相邻吸附组件4之间的过滤网5。有机废气由进气仓2进入,经过吸附组件4和过滤网5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操作,随后由排气仓3排出。
[0016]吸附组件4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网块40、位于固定网块40内的吸附环41以及贯穿设置在吸附环41中部的定位杆42,定位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吸附仓1的两端侧壁上,定位杆42外壁与固定网块4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料层43,且多个固定网块40相互依次连接呈蜂巢状结构。通过定位杆42将吸附组件4固定在吸附仓1内,通过多面固定网块40的特性排列形成一系列连续的蜂窝形的网状结构,可以分散承担来自各方的外力,有效的提高承力效果,同时,通过在该蜂形结构的吸附装置内设置多组填料层43,使得有机废气分散均匀并连续性经过填料层43进行可靠吸附,此外,通过吸附组件4和滤网的双重吸附结构形式,有效的提高吸附效果。
[0017]为了提高有机废气进入填料层43的分布均匀性,降低有机废气进入过程中的负荷,本技术中,定位杆42为中空结构,且定位杆42上开设有密集分布且用于将废弃排送至填料层43内的通孔。通过对定位杆42结构的设计,使得有机废气一部分由吸附环41直接进入填料层43内,另一部分则由定位杆42的内部进入,实现分流进入的效果。
[0018]进气仓2包括进气仓体20以及设置在进气仓体20内的进气流道21,进气流道21的出口端的直径与吸附组件4的直径相适配,且进气流道21的进口端直径小于出口端的直径。有机废气在进入时,由进气流道21进入,通过对该进气流道21的特定直径设置,使得在进入初始阶段,有机废气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提高废气进入的效率。
[0019]排气仓3包括排气仓体30以及开设在排气仓体30上的多个排气孔31,排气孔31与设置在排气仓体30内的排气流道32相连通。进气仓体20和排气仓体30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吸附仓1的两端。
[002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仓(1)、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仓(1)两端的进气仓(2)和排气仓(3)、设置在所述吸附仓(1)内的多组吸附组件(4)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吸附组件(4)之间的过滤网(5);所述吸附组件(4)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网块(40)、位于所述固定网块(40)内的吸附环(41)以及贯穿设置在所述吸附环(41)中部的定位杆(42),所述定位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吸附仓(1)的两端侧壁上,所述定位杆(42)外壁与所述固定网块(4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料层(43),且多个所述固定网块(40)相互依次连接呈蜂巢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吸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2)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定位杆(42)上开设有密集分布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丹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格莱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