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技术

技术编号:349814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所述织物组织结构包括:衬纬纱,以及与所述衬纬纱交织编织的毛圈纱、胶丝和地组织纱;其中,所述衬纬纱仅针背垫纱,并且夹在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的延展线之间;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形成叠加的线圈,并且,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胶丝编织开口编链组织;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偶数纵行与奇数横列的交叉处,所述毛圈纱以开口垫纱方式编织。本发明专利技术毛圈防熔阻燃,富有压感弹性和热湿交换空间,毛圈接触人体,不熔融,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接触舒适性佳,热湿舒适性也佳。热湿舒适性也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
,特别是指一种阻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弹性带,无论是针织弹性带,还是机织弹性带,都是平整结构,广泛用于服饰、鞋帽、旅行箱包、体育器材、医疗器械、交通工具、消防设施等紧固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0003]但是,现有技术编织的弹性带,在贴近人体皮肤和薄型衣着使用时,接触舒适性不佳,热湿舒适性也不佳,以至于影响人体运动机能性。如果用于阻燃紧固件时,难以实现防熔功能,这是长期存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弹性带与人体接触舒适度差、无法阻燃防熔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所述织物组织结构包括:
[0005]衬纬纱,以及与所述衬纬纱交织编织的毛圈纱、胶丝和地组织纱;
[0006]其中,所述衬纬纱仅针背垫纱,并且夹在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的延展线之间;
[0007]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形成叠加的线圈,并且,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胶丝编织开口编链组织;
[0008]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偶数纵行与奇数横列的交叉处,所述毛圈纱以开口垫纱方式编织。
[0009]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胶丝选用细度40

44号的阻燃胶丝,仅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编织开口编链组织。
[0010]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毛圈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芳纶1313,编织经平组织。
[001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组织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阻燃涤纶,编织经斜组织。
[001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衬纬纱选用线密度为800

1000D的阻燃涤纶,并且,编织全幅宽衬纬。
[001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纵向密度为15

18横列/2.54cm,横向密度为19

21纵行/2.54cm,毛圈高度为0.4

0.6mm,毛圈拉伸比为1:1.6

1:1.8。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四把梳节编织,其中,
[0015]第一把梳节满穿毛圈纱,编织经平组织;
[0016]第二把梳节一隔一穿胶丝,编织开口编链组织;
[0017]第四把梳节一隔一穿地组织纱,编织经斜组织;
[0018]第三把梳节仅针背垫纱,对衬纬纱编织全幅宽衬纬,并且所述衬纬纱夹在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的延展线之间。
[0019]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梳节的垫纱数码为GB1:2
‑1‑
1/1
‑0‑
1//;
[0020]所述第二把梳节的垫纱数码为GB2:0
‑1‑
1/1
‑0‑
0//;
[0021]所述第四把梳节的垫纱数码为GB4:2
‑3‑
2/1
‑0‑
1//。
[002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胶丝选用细度40

44号的阻燃胶丝,仅在奇数纵行,编织开口编链组织;
[0023]所述毛圈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芳纶1313;所述地组织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阻燃涤纶;所述衬纬纱选用线密度为800

1000D的阻燃涤纶。
[002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使用本专利技术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在织物组织结构的偶数纵行与奇数横列的交叉处,仅以毛圈纱以开口垫纱方式编织,纱线只垫在针背,成圈时从针头上脱下,形成毛圈,呈圈状直立在织物表面。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仅在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胶丝编织开口编链组织,使得织物组织结构纵向富有弹性,且比较紧密,有利于毛圈挺直,增加织物组织结构的弹性。
[002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衬纬纱选用线密度为800

1000D的阻燃涤纶,编织全幅宽衬纬,纱线粗,极大地增加了织物组织结构的厚度和纬向(横列方向)尺寸稳定性,织物组织结构受到纵向拉伸,纬向收缩变形小。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织物组织结构中所有纱线均具有阻燃功能,织物组织结构具有阻燃功能。同时毛圈纱为芳纶1313,阻燃且不熔融,挺直在织物表面0.4

0.6mm的高度,弹性带使用时毛圈纱接触人体或朝向人体,芳纶阻燃且不熔融,不会造成人体伤害,极大地提高了弹性带的使用安全性。
[003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阻燃防熔毛圈弹性帶用于阻燃紧固件时,毛圈贴近人体皮肤和薄型衣着使用时,柔软,富有弹性,接触舒适性佳,具有热湿交换空隙,热湿舒适性也佳,不影响人体运动机能性。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弹性帶具有阻燃功能,同时芳纶毛圈具有防熔功能,大大提高了弹性带的安全防护效果,解决了弹性带长期存在的防熔难题,同时,性价比高,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003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及弹性带,毛圈防熔阻燃,富有压感弹性和热湿交换空间,毛圈接触人体,不熔融,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接触舒适性佳,热湿舒适性也佳。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毛圈织物组织结构的意匠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制备方法的垫纱运动意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组织结构包括:衬纬纱,以及与所述衬纬纱交织编织的毛圈纱、胶丝和地组织纱;其中,所述衬纬纱仅针背垫纱,并且夹在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的延展线之间;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毛圈纱、所述胶丝和所述地组织纱形成叠加的线圈,并且,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所述胶丝编织开口编链组织;其中,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偶数纵行与奇数横列的交叉处,所述毛圈纱以开口垫纱方式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丝选用细度40

44号的阻燃胶丝,仅在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奇数纵行,编织开口编链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芳纶1313,编织经平组织;所述地组织纱选用线密度280

320D的阻燃涤纶,编织经斜组织;所述衬纬纱选用线密度为800

1000D的阻燃涤纶,并且,编织全幅宽衬纬。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组织结构的纵向密度为15

18横列/2.54cm,横向密度为19

21纵行/2.54cm,毛圈高度为0.4

0.6mm,毛圈拉伸比为1:1.6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程嘉李郝飞王晓凤張參軍王敏王其杨文硕林敬惠陈柏昌姚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宏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