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96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涉及冰雪机场建设领域,先将原状雪层表面的硬化雪层进行粉碎并收集,之后在原状雪层上碾压,形成压实雪层,最后在压实雪层表面刻画用于增加粗糙度的沟槽;在此同时,将收集的硬化雪层打碎为铺砌材料,或与木屑混合形成混合粉体,对下层压实雪层的表面暖雪,将硬化雪层碎粒或者混合粉体铺设在下一层压实雪层表面,形成压实雪层跑道上面层的道面。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跑道道面的摩擦阻力。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跑道道面的摩擦阻力。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跑道道面的摩擦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冰雪机场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与其他大陆之间的交通运输强烈依赖航运和海运两种方式。海运必须借助破冰船,运输速度低、周期长。空运往返周期短、投送效率高,是世界各国极地事业发展的优先选项,其难点在于建设可以支撑大型航空器运行的冰雪跑道。
[0003]冰雪机场跑道按工程环境和道面材料分为蓝冰跑道和压实雪层跑道。蓝冰密度与硬度高,是大型跑道理想的天然底基层;此外,蓝冰表层无积雪,仅需进行冰面平整和刻槽处理,便可建成支撑大型航空器运行的跑道,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然而,由于蓝冰存量少,目前待建大型跑道以压实雪层跑道为主。压实雪层跑道是在冰架或冰盖上通过大面积施工,而建设的人造雪层跑道。轮式飞机在压实雪层跑道上的可靠运行,不但要求压实雪层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要求道面具有足够的摩擦系数。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大型航空器在压实雪层跑道完成起降时,需要对压实雪层道面进行增阻处理,使跑道达到试飞验证要求的摩擦系数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压实雪道跑道道面增阻处理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原状雪层,将原状雪层表面的硬化雪层进行破碎,拌合装置收集硬化雪层碎粒,既可通过拌合装置将硬化雪层碎粒进行进一步粉碎为铺砌材料,也可向拌合装置内添加木屑,与硬化雪层碎粒均匀搅拌为混合粉体;S2、对表面清理后的雪层进行压实;S3、使用拖曳雪耙或者刻槽机构在压实雪层表面间隔开设多个沟槽;S4、对压实雪层表面暖雪,通过出料机构朝向下层压实雪层表面摊铺经过硬化雪层碎粒或混合粉体,经过粉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或者混合粉体分布在下一层压实雪层表面;S5、通过扫平机构将下层压实雪层表面上经过粉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或者混合粉体扫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原状雪层表面已经凝结的硬化雪层进行清理,对原状雪层进行压实,压实的雪层方便对航空器提供支撑,同时将清理过程中碎裂的硬化雪层与木屑进行拌合形成混合粉体,使用拖曳雪耙或者刻槽机构在压实雪层的表面间隔开设多个沟槽,压实雪层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将混合粉体均匀铺设在压实雪层的表面,混合有木屑的冰雪碎屑填充至沟槽内形成压实雪层道面,从而增加道面的粗糙度,方便压实
雪层道面对航空器提供较大的摩擦力。
[0008]可选的,所述拌合装置包括:所述拌合装置包括:运载车,用于在原状雪层表面运动;集料铲斗,与所述运载车固定连接,用于收集原状雪层表面经过破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混料箱,与所述运载车固定连接,开设有用于容纳硬化雪层碎粒和木屑的内腔;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料铲斗和所述混料箱之间,用于将硬化雪层碎粒朝向混料箱输送;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混料箱内,进一步粉碎硬化雪层碎粒并与木屑均匀拌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运载车的运动,硬化雪层先滑入集料铲斗内,经过输送机构将硬化雪层输送至收料箱内,混料机构将硬化雪层进行破碎,同时,将硬化雪层与添加在收料箱内的木屑进行混合,方便将硬化雪层与木屑混合的更加均匀。
[0010]可选的,所述拖曳雪耙包括:支架,与所述运载车可拆卸连接;导轨,用于限制所述线性电机的滑动方向;线性电机,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刻槽轮,与所述线性电机的壳体转动连接,且其底壁凸出于所述导轨的下端面;下压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导轨远离所述支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实雪层表面进行划槽时,下压驱动件先推动导轨与压实雪层跑道的道面贴合,之后线性电机在导轨滑动,刻槽轮的外周壁与压实雪层跑道的道面接触,从而在压实雪层表面逐渐形成用于增加粗糙度的沟槽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集料铲斗包括底板、侧挡板和阻料条,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倾角设置为钝角,所述阻料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侧挡板的内壁处,所述阻料条与所述侧挡板间隔设置,所述阻料条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所述阻料条的凸面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料铲斗在运载车的带动下运动时,经过破碎的硬化雪层逐渐堆积,当堆积的硬化雪层高度大于阻料条的高度时,硬化雪层滑过阻料条朝向靠近侧挡板的区域运动,方便推动硬化雪层离开雪层表面,同时也能够减少硬化雪层脱离集料铲斗的概率。
[0014]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输送管、两个转动辊、输送带和多个挡片;所述输送管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料铲斗内,所述输送管另一端朝向所述混料箱设置;所述驱动辊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两个所述转动辊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位于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转动辊位于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所述输送带绕设于所述转动辊的周侧,所述输送带沿所述输送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片连接于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转动辊的一侧,多个所述挡片沿所述输送带外周壁间隔设置,所述挡片与所述输送管内壁留设有间距。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和挡片配合将集料铲斗内的硬化雪层朝向收料箱推动,硬化雪层被挡片阻隔在输送管的内壁,减少硬化雪层在输
送过程中散落至外界的概率,提高硬化雪层朝向收料箱内运动的可靠性。
[0016]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多个承载辊,所述承载辊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辊之间,所述承载辊与所述转动辊平行设置,所述承载辊与所述输送管转动连接,所述承载辊远离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带内壁贴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载辊对输送带进行支撑,提高输送带带动挡片输送硬化雪层的可靠性,方便保持输送带与输送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输送带受压产生形变的概率,减少硬化雪层脱离输送管内壁的概率。
[0018]可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支撑板、出料管、摆动组件和出料泵,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运载车连接,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混料箱连通设置;所述摆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出料管摆动,所述出料泵的壳体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泵用于推动混合粉体沿所述出料管运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硬化雪层掉落至混料箱后,混料轴带动混料螺旋转动,混料螺旋推动硬化雪层朝向混料箱的顶部运动,同时混料螺旋边缘处的碎料齿将木屑或者硬化雪层进一步粉碎,方便将木屑和硬化雪层进一步进行均匀混合,同时减少木屑和硬化雪层发生压实的概率。
[0020]可选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轴和混料螺旋,所述混料轴与所述混料箱转动连接,所述混料螺旋与所述混料轴固定连接,所述混料螺旋倾斜设置,所述混料螺旋靠近所述混料轴的一侧位置较高,所述混料螺旋远离所述混料轴的外周壁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碎料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原状雪层,将原状雪层表面的硬化雪层进行破碎,拌合装置收集硬化雪层碎粒,既可通过拌合装置将硬化雪层碎粒进行进一步粉碎为铺砌材料,也可向拌合装置内添加木屑,与硬化雪层碎粒均匀搅拌为混合粉体;S2、对表面清理后的雪层进行压实;S3、使用拖曳雪耙(7)或者刻槽机构(8)在压实雪层表面间隔开设多个沟槽;S4、对压实雪层表面暖雪,通过出料机构(6)朝向下层压实雪层表面摊铺经过硬化雪层碎粒或混合粉体,经过粉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或者混合粉体分布在下一层压实雪层表面;S5、通过扫平机构(9)将下层压实雪层表面上经过粉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或者混合粉体扫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装置包括:运载车(1),用于在原状雪层表面运动;集料铲斗(2),与所述运载车(1)固定连接,用于收集原状雪层表面经过破碎的硬化雪层碎粒;混料箱(3),与所述运载车(1)固定连接,开设有用于容纳硬化雪层碎粒和木屑的内腔;送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集料铲斗(2)和所述混料箱(3)之间,用于将硬化雪层碎粒朝向混料箱(3)输送;混料机构(5),连接于所述混料箱(3)内,进一步粉碎硬化雪层碎粒并与木屑均匀拌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雪耙(7)包括:支架(71),与所述运载车(1)可拆卸连接;导轨(72),用于限制所述线性电机(73)的滑动方向;线性电机(73),与所述导轨(72)滑动连接;刻槽轮(74),与所述线性电机(73)的壳体转动连接,且其底壁凸出于所述导轨(72)的下端面;下压驱动件(75),用于推动所述导轨(72)远离所述支架(7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铲斗(2)包括底板(21)、侧挡板(22)和阻料条(23),所述侧挡板(22)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板(22)与所述底板(21)之间的倾角设置为钝角,所述阻料条(2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21)靠近所述侧挡板(22)的内壁处,所述阻料条(23)与所述侧挡板(22)间隔设置,所述阻料条(23)远离所述底板(2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所述阻料条(23)的凸面朝向远离所述底板(21)的一侧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极地冰雪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输送管(41)、两个转动辊(42)、输送带(43)和多个挡片(44);所述输送管(41)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料铲斗(2)内,所述输送管(41)另一端朝向所述混料箱(3)设置;所述驱动辊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41)的端部,两个所述转动辊(42)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42)位于所述输送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恩照唐学远王译鹤王皓殷振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