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79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及与之连接的隧道洞门墙,在隧道洞门墙外侧是与之相衔接的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上方设有防护棚结构,防护棚结构与设置在桥梁结构两侧的桥梁护栏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深沟陡坡地形下的公路建设,其采用桥隧相接的结构设计,同时在桥梁结构上方增加了防护棚结构,可作为预防隧道洞口边仰坡危石滚落的被动型防护结构,并且所述的防护棚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良好,可有效确保桥隧相接位置的行车安全性和通畅性。效确保桥隧相接位置的行车安全性和通畅性。效确保桥隧相接位置的行车安全性和通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属于隧道建设


技术介绍

[0002]受道路整体线形的限制,隧道可能会遭遇深沟陡坡地形,此时隧道上方为陡峻的山坡,下方为险要的沟壑。工程设计上,一般采用桥隧相接的结构设计,以保证道路的通畅性。但受地形影响,隧道洞顶边仰坡上分布的危石、松散体极有可能滚落至桥隧相接部位,进而严重威胁道路行车安全。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相对成熟的应对措施是清理洞顶边仰坡上的松动危石,并在边仰坡上设置主动防护网或被动防护网,但上述措施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主动防护网需根据洞顶边仰坡情况对潜在风险区域进行全范围布设,所需成本不可控;被动防护网的设置需要在边仰坡上寻找或创造一个相对平缓的施工平台,此项要求在极端陡峭的地形情况下难以满足。
[0003]相比于设置主动或被动防护网而言,采用结构防护是相对更加可靠的应对措施。但是,受洞口地形的限制,隧道明洞没有延长的条件,进而导致与隧道相接的桥梁直接暴露在洞顶陡坡下方,存在较大的运营安全隐患。针对上述情况,研究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及与之连接的隧道洞门墙,在隧道洞门墙外侧是与之相衔接的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上方设有防护棚结构,防护棚结构与设置在桥梁结构两侧的桥梁护栏相连。
[0007]前述防护棚结构包括钢桁架,在钢桁架上设有柔性防护结构。
[0008]前述钢桁架包括与桥梁结构两侧桥梁护栏相连的竖架,在两竖架顶端之间设有下层刚性防护结构,所述柔性防护结构设置在下层刚性防护结构上部。
[0009]前述竖架由若干钢立柱和钢横梁拼接而成,所述钢立柱与桥梁护栏刚性连接,所述钢横梁与隧道洞门墙刚性连接。
[0010]前述的下层刚性防护结构为矩形平顶钢桁架结构层。
[0011]前述柔性防护结构通过弹簧连接构件与下层刚性防护结构相连。
[0012]前述弹簧连接构件为多件呈梅花形布置在下层刚性防护结构和上层柔性防护结构之间,构成危石砸落冲击荷载的消能缓冲结构。
[0013]前述的弹簧连接构件包括钢底座,钢底座底端与下层刚性防护结构刚性连接,上端设有弹簧构件,弹簧构件与柔性防护结构弹性相连。
[0014]前述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梁,桥梁主梁为整体式箱梁,整体式箱梁底面通过桥梁下部结构与稳定地基固连。
[0015]前述的桥梁护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其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及与之连接的隧道洞门墙,在隧道洞门墙外侧是与之相衔接的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上方设有防护棚结构,防护棚结构与设置在桥梁结构两侧的桥梁护栏相连。本技术尤其适用于深沟陡坡地形下的公路建设,其采用桥隧相接的结构设计,同时在桥梁结构上方增加了防护棚结构,可作为预防隧道洞口边仰坡危石滚落的被动型防护结构,有效确保桥隧相接位置的行车安全性和通畅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在与隧道相接的桥梁上方设置防护棚结构,所述的防护棚结构为钢桁架,在钢桁架上设置下层刚性防护结构、中层缓冲结构和上层柔性防护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大大提高了防护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抵抗危石砸落后的重量荷载和冲击荷载,进而大幅提高桥隧相接部位的行车安全性;
[0019](2)所述的钢桁架为由钢立柱和钢横梁拼接而成的桁架结构,其竖向上与桥梁护栏刚性连接,横向上与隧道洞门墙锚接,具有较好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横向抗倾覆能力,整体结构稳固可靠,在危石冲击荷载作用下不易失稳破坏,且桁架结构的重量相对较轻,结构原件更换方便,使用性能好;
[0020](3)所述钢桁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不影响桥隧相接部位的光照条件,对驾驶员视觉的干扰性可控。
[0021]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横断面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纵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

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1及与之连接的隧道洞门墙2,在隧道洞门墙2外侧是与之相衔接的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上方设有防护棚结构6,防护棚结构6与设置在桥梁结构两侧的桥梁护栏5相连。
[0027]所述的隧道衬砌结构1与隧道洞门墙2通过连接钢筋建立刚性连接,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0028]所述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梁4,桥梁主梁4底面通过桥梁下部结构3与稳定地基固连。
[0029]所述桥梁主梁4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整体式箱梁,或需加强各主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刚度,以保证桥梁整体稳定性。
[0030]所述桥梁下部结构3包括桩基组件,在桩基组件顶部设有承台。
[0031]所述防护棚结构6包括钢桁架,在钢桁架上设有柔性防护结构6.4。
[0032]所述钢桁架包括与桥梁结构两侧桥梁护栏5相连的竖架,在两竖架顶端之间设有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所述柔性防护结构6.4设置在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上部。
[0033]所述竖架由若干钢立柱6.1和钢横梁6.2拼接而成,所述钢立柱6.1与桥梁护栏5刚性连接,所述钢横梁6.2与隧道洞门墙2刚性连接,作为防止危石直接砸落至桥梁上的钢防护结构。
[0034]相邻钢立柱6.1的纵向间距宜为1

1.5米,相邻钢横梁6.2的竖向间距宜为2

3米;所述钢横梁6.2为钢立柱6.1的横向连接结构,其后端直接嵌入隧道洞门墙2内部,与隧道洞门墙2建立刚性连接,以预防钢桁架防护结构整体向外侧倾覆的风险。
[0035]所述的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为矩形平顶钢桁架结构层,作为承载危石的主要防护结构,采用平顶结构可将滚落的危石留在钢桁架防护结构顶部,以预防危石滚落至桥梁下部砸坏桥梁桩基。
[0036]所述柔性防护结构6.4通过弹簧连接构件6.5与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1)及与之连接的隧道洞门墙(2),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洞门墙(2)外侧是与之相衔接的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上方设有防护棚结构(6),防护棚结构(6)与设置在桥梁结构两侧的桥梁护栏(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结构(6)包括钢桁架,在钢桁架上设有柔性防护结构(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包括与桥梁结构两侧桥梁护栏(5)相连的竖架,在两竖架顶端之间设有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所述柔性防护结构(6.4)设置在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由若干钢立柱(6.1)和钢横梁(6.2)拼接而成,所述钢立柱(6.1)与桥梁护栏(5)刚性连接,所述钢横梁(6.2)与隧道洞门墙(2)刚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桥隧相接部位的钢桁架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刚性防护结构(6.3)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刘品缪文鼎曹琨刘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