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08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注入储层,以对页岩勘探开发中油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进行杀菌和/或除硫化氢。其中,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包括稠化剂、杀菌除硫化氢药剂、pH调节剂、破胶剂及水;杀菌除硫化氢药剂为亚氯酸钠。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中硫化氢、硫酸盐还原菌的有效去除与杀灭,从而达到了对页岩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深部硫化氢的更有效地清除,治理硫化氢的效果更好,且硫化氢治理保持期较长,进一步避免了硫化氢对井下设备的腐蚀。进一步避免了硫化氢对井下设备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油勘探开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与天然气作为一种化石能源,对我国工业发展、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随着钻井、压裂等作业的实施易使储层中原生或次生的硫化氢通过地层

井筒运移到地面,其中,储层中原生硫化氢由地壳产生,次生硫化氢由开发作业中生成的硫酸盐还原菌产生。
[0003]由于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井下设备及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急需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进行治理。国内外对硫化氢治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有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目前,针对油气井生产阶段产生的硫化氢,主要是采用地面除硫方式,地面除硫工艺可以消除硫化氢对人员的伤害,但无法避免硫化氢对井下管柱的腐蚀伤害,且地面除硫工艺需要配备相应的地面加药泵、吸收塔等相关设备增加了治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0004]中国专利CN208486868U公开了一种油井套管喷雾脱除硫化氢的装置,该装置由外筒、活动喷雾管、前进机构、后退机构、定位机构和进液闸阀组成。该装置是在洗井过程中,将具有喷雾功能的喷头伸入油套环空,利用洗井泵车提供的具有一定动能的含脱硫剂洗井液经喷头雾化,在油套环空内形成细小的雾滴,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气相硫化氢的彻底去除。但是,该方法对储层中原生的硫化氢及储层中次生的生成硫化氢的硫酸盐还原菌未能从源头上消除,且在洗井作业后,储层中的硫化氢依然会通过地层

井筒运移到地面,其硫化氢治理保持期较短。
[0005]中国专利CN108643882A公开了一种原油中硫化氢的消除方法,该方法将脱硫剂制成固体脱硫棒体并将若干个该固体脱硫棒体从进口加入井内,使固体脱硫棒之间形成原油和天然气的多孔通道,当原油出井时,使固体脱硫棒与原油接触发生反应。该固体脱硫棒的原料是,一二乙基乙醇胺、碳酸钠、三乙醇胺、聚丙烯酞胺。该方法可实现硫化氢在井筒中的消除,且不需要添加地面设备。但是,该方法在处理产液量较大的页岩油油井时,由于井筒中流体的高速流动,使固体脱硫棒在井筒中无法形成稳定的多孔通道,会降低脱硫棒的脱硫效果。且页岩油粘度较高,脱硫棒形成的多孔通道易被页岩油封堵,无法实现硫化氢与脱硫棒的有效接触,硫化氢去除效果差。
[0006]页岩油是油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页岩油勘探开发中,现有的除硫化氢技术对页岩油储层深部中原生和次生的硫化氢去除率较低,且硫化氢治理保持期较短。因此,如何针对页岩油储层进行更有效地硫化氢治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以
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页岩油储层深部中原生和次生的硫化氢去除率较低,且硫化氢治理保持期较短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注入储层,以对页岩勘探开发中油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进行杀菌和/或除硫化氢;其中,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包括稠化剂、杀菌除硫化氢药剂、pH调节剂、破胶剂及水;杀菌除硫化氢药剂为亚氯酸钠。
[0009]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中稠化剂的含量为0.01~0.5wt%、pH调节剂的含量为0.001~0.02wt%、破胶剂的含量为0.08~0.5wt%、杀菌除硫化氢药剂的含量为0.05~0.5wt%。
[0010]进一步地,稠化剂为胍胶、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中的一种。
[0011]进一步地,破胶剂为过硫酸钠和/或过硫酸铵。
[0012]进一步地,pH调节剂为乳酸、盐酸、醋酸、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地,储层中的硫化氢含量为10~1000ppm。
[0014]进一步地,储层中的硫化氢为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生的硫化氢,和/或地壳产生的硫化氢。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中硫化氢、硫酸盐还原菌的有效去除与杀灭,从而达到了对页岩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深部硫化氢的更有效地清除,治理硫化氢的效果更好,硫化氢治理保持期大于12个月,进一步避免了硫化氢对井下设备的腐蚀。而且,本专利技术无需长期投用地面附加设备,只需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压入储层裂缝及孔隙中,即可完成杀菌除硫化氢操作,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另外,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杀菌除硫化学药剂亚氯酸钠对压裂液、压裂设备、储层等均不产生不利影响,可满足页岩油体积压裂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7]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对页岩油储层深部中原生和次生的硫化氢去除率较低,且硫化氢治理保持期较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注入储层,以对页岩勘探开发中油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进行杀菌和/或除硫化氢;其中,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包括稠化剂、杀菌除硫化氢药剂、pH调节剂、破胶剂及水;杀菌除硫化氢药剂为亚氯酸钠。
[0018]在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随着钻井、压裂等作业的实施易使储层中原生和次生的硫化氢通过地层

井筒运移到地面。其中,储层中的原生硫化氢主要由地壳产生,次生硫化氢主要由开发作业中生成的硫酸盐还原菌产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压裂液中加入杀菌除硫化氢药剂亚氯酸钠,继而在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加入上述压裂液使其进入储层深部,在完成体积压裂作业的同时达到杀菌除硫化氢的目的。一方面,杀菌除硫化氢药剂可以杀灭储层深部的硫酸盐还原菌,从源头上消除次生的硫化氢。另一方面,杀菌除硫化氢药剂可以与
硫化氢反应生成钠盐和硫磺,进一步实现原生和次生硫化氢的有效去除。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中硫化氢、硫酸盐还原菌的有效去除与杀灭,从而达到了对页岩油油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深部硫化氢的更有效地去除,避免了硫化氢对井下设备的腐蚀。且本专利技术无需长期投用地面附加设备,只需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注入储层,即可完成杀菌除硫化氢操作,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另外,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杀菌除硫化学药剂亚氯酸钠对压裂液、压裂设备、储层等均不产生不利影响,可满足页岩油体积压裂需求。
[0019]总之,本专利技术在满足页岩油体积压裂需求的基础上,可实现储层深部原生和次生硫化氢的有效去除,治理硫化氢效果更好,在页岩油储层压裂作业后,井口取样口检测到的硫化氢体积浓度<10ppm,且硫化氢治理保持期大于12个月。
[0020]具体地,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储层的杀菌除硫化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页岩油的体积压裂作业过程中,将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注入储层,以对所述页岩勘探开发中油井筒、近井筒区域及储层深部进行杀菌和/或除硫化氢;其中,所述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包括稠化剂、杀菌除硫化氢药剂、pH调节剂、破胶剂及水;所述杀菌除硫化氢药剂为亚氯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杀菌除硫化氢压裂液中所述稠化剂的含量为0.01~0.5wt%、所述pH调节剂的含量为0.001~0.02wt%、所述破胶剂的含量为0.08~0.5wt%、所述杀菌除硫化氢药剂的含量为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春吕振虎董景锋王佳潘竟军邬国栋王牧群张凤娟翟怀建石彦王惠清苟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