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97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包括盆体和网垫隔层,网垫隔层包括隔板、折边和吸水柱,隔板上设有导水孔、加强圈和导气孔,导水孔位于隔板的中心,加强圈沿导水孔的外沿设置,导气孔均匀分布在折边和加强圈之间,折边的锥度等于盆体的锥度,折边的底端的横截面半径等于与吸水柱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盆体的横截面半径,吸水柱的顶端与导水孔连通,吸水柱的侧壁底部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水孔,盆体的侧面上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带隔层的储水花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透气性高便于植物呼吸,具有蓄水功能,有效降低浇灌水肥的频率,同时能够保证植物能够吸收足量水肥。够吸收足量水肥。够吸收足量水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隔层的储水花盆


[0001]本技术涉及花盆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

技术介绍

[0002]花盆是培植花卉、果蔬等植物的一种重要器具,现有的花盆内腔通常设置为一个空腔,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而在花卉、果蔬等植物的培植过程中向花盆浇灌的水肥量不易控制,水肥量过多会导致植物烂根的同时造成水肥的浪费,水肥量过少就会需要频繁加水否则会造成植物缺水和缺肥而发育缓慢甚至枯萎。另外现有的花盆透气性不高,不便于植物呼吸,导致植物根系不发达进而影响植物的发育。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花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透气性高便于植物呼吸,具有蓄水功能,有效降低浇灌水肥的频率,同时能够保证植物能够吸收足量水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包括盆体和位于所述盆体内的网垫隔层,所述网垫隔层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的上侧面的折边和位于所述隔板的下侧面的吸水柱,所述隔板上设有导水孔、加强圈和导气孔,所述导水孔位于所述隔板的中心,所述加强圈沿所述导水孔的外沿设置,所述导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折边和所述加强圈之间,所述折边的锥度等于所述盆体的锥度,所述折边的底端的横截面半径等于与所述吸水柱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盆体的横截面半径,所述吸水柱的顶端与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吸水柱的底端与所述盆体的底面连接,且所述吸水柱的侧壁底部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盆体的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高度低于所述隔板的底面高度且高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所述盆体低于所述透气孔的部分为蓄水腔。
[0005]优选的,所述网垫隔层与所述盆体接触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吸水柱内填充有松散的土壤。
[0007]优选的,所述导气孔为以所述加强圈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所述所述折边和所述加强圈之间的长条形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导气孔为呈筛网状均匀分布在所述折边和所述加强圈之间的圆孔、方孔或三角形孔。
[0009]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带隔层的储水花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透气性高便于植物呼吸,具有蓄水功能,有效降低浇灌水肥的频率,同时能够保证植物能够吸收足量水肥。
[001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
[0013]1、盆体;2、网垫隔层;21、隔板;22、折边;23、吸水柱;3、导水孔;4、加强圈;5、导气孔;6、进水孔;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包括盆体1和位于盆体1内的网垫隔层2,网垫隔层2上方的盆体1用于放置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网垫隔层2下方的盆体1用于储蓄水肥。网垫隔层2与盆体1接触连接,方便网垫隔层2与盆体1之间的组装和拆卸,拆卸后能够大大降低盆体1堆叠后的占用空间,方便运输,达到使用地点后将网垫隔层2放入盆体1中实现快速组装。网垫隔层2包括隔板21、位于隔板21的上侧面的折边22和位于隔板21的下侧面的吸水柱23,隔板21用于拦截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折边22用于与盆体1的侧壁贴合卡接进而实现对网垫隔层2整体的定位和维稳的动作,吸水柱23用于将盆体1底部的水肥引入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中以保证为植物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水肥。
[0016]隔板21上设有导水孔3、加强圈4和导气孔5,导水孔3位于隔板21的中心,导水孔3用于将吸水柱23内的水肥导入到隔板21上方的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中。加强圈4沿导水孔3的外沿设置,加强圈4用于增加隔板21的强度,同时还能保证吸水柱23与导水孔3连接的稳定性。导气孔5均匀分布在折边22和加强圈4之间,导气孔5用于增加隔板21上方的培植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花盆整体的透气性以便于植物的呼吸,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导气孔5为以加强圈4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折边22和加强圈4之间的长条形通孔;导气孔5还可以为呈筛网状均匀分布在折边22和加强圈4之间的圆孔、方孔或三角形孔。
[0017]折边22的锥度等于盆体1的锥度,锥度的一致性能够使网垫隔层2与盆体1贴合进而保证网垫隔层2与盆体1安装时不会发生倾斜。折边22的底端的横截面半径等于与吸水柱23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盆体1的横截面半径,使得盆体1对网垫隔层2有一个向上的托力,同时能够防止吸水柱23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变形。
[0018]吸水柱23的顶端与导水孔3连通,吸水柱23内填充有松散的土壤,吸水柱23的底端与盆体1的底面连接,且吸水柱23的侧壁底部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水孔6,吸水柱23中填充有土壤能够起到毛细作用将盆体1底部的水肥吸到隔板21上方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中。盆体1的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7,透气孔7的高度低于隔板21的底面高度且高于进水孔6的高度,盆体1低于透气孔7的部分为蓄水腔,透气孔7与盆体1外部的空气相同,能够使空气进入蓄水腔的上方隔板21的下方。
[0019]使用时,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置于隔板21上,外界空气通过透气孔7进入到隔板21的下方,然后通过隔板21上的导气孔5进入到培植土内,增加了整个花盆的透气性以便于植物的呼吸。从顶部向盆体1浇灌水肥,培植土吸收一部分水肥后多余的水肥通过隔板21落入蓄水腔内,防止水肥量过多导致植物烂根,同时蓄水腔实现蓄水功能。浇灌水肥
时可以通过透气孔7观察蓄水腔内的水位,防止水肥从透气孔7溢出而造成水肥的浪费。培植土置于隔板21上时部分培植土会落入到吸水柱23内使得吸水柱23内填充有松散的土壤,松散的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使得吸水柱23成为一个毛细管的集成体,蓄水腔内的水肥会在毛细作用下沿着吸水柱23上升经导水孔3进入到培植土中,保持培植土的湿润,有效降低浇灌水肥的频率,同时能够保证植物能够吸收足量的水肥。
[0020]还可以将网垫隔层2从盆体1内取出,将栽培有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培植土直接放置在盆体1内,从盆体1顶部浇水,多余的水通过蓄水腔的蓄水功能与部分培植土共同存留在蓄水腔内,实现对花卉蔬菜等植物的长时间浸透式供水。此种使用方法中透气孔7能够增加盆体1的透气性,便于植物呼吸和根系的发育,同时蓄水腔能够存留住一部分水,相比底部开口的普通花盆浇水频率大大降低。
[0021]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带隔层的储水花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透气性高便于植物呼吸,具有蓄水功能,有效降低浇灌水肥的频率,同时能够保证植物能够吸收足量水肥。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层的储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和位于所述盆体内的网垫隔层,所述网垫隔层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的上侧面的折边和位于所述隔板的下侧面的吸水柱,所述隔板上设有导水孔、加强圈和导气孔,所述导水孔位于所述隔板的中心,所述加强圈沿所述导水孔的外沿设置,所述导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折边和所述加强圈之间,所述折边的锥度等于所述盆体的锥度,所述折边的底端的横截面半径等于与所述吸水柱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盆体的横截面半径,所述吸水柱的顶端与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吸水柱的底端与所述盆体的底面连接,且所述吸水柱的侧壁底部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盆体的侧面上设有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融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