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71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卡针,包括把手、设有顶针(101)和滑杆(113)的顶出装置和与所述顶出装置相配合的锁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和锁固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把手包括壳体(103)和顶盖(107);所述顶针(101)设置在所述滑杆(113)的一端;所述锁固装置包括一滚珠(112);所述滚珠(112)与所述滑杆(113)卡接;所述顶针(101)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卡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使用人员由于按压顶针的压力过大造成对顶针(101)损坏或折断,因此给使用者取出或更换SIM卡带来便捷。SIM卡带来便捷。SIM卡带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卡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卡针。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手机大多为超薄化设计,而其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普遍设计在手机壳体的侧端,当需要取出或更换SIM卡时,需要借助卡针,将其插入手机壳体上指定的插孔并触动设于手机壳体内的卡托锁紧装置,以此弹出供SIM卡安装设置的卡托,然后再将承载于卡托上的SIM卡取出或更换。
[0003]但是,由于推动卡针的力度不易控制,在推动卡针时容易力度过大造成卡针损坏或折断,继而给使用者取出或更换SIM卡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卡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卡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卡针,包括把手和设有顶针(101)的顶出装置;所述把手包括壳体(103)和顶盖(107);所述顶出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顶针(101)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把手内。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卡针还包括一与所述顶出装置相配合的锁固装置;所述锁固装置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锁固装置包括一滚珠(112);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滑杆(113);所述顶针(101)设置在所述滑杆(113)的一端;所述壳体(103)内设有第一通孔(104);所述滑杆(11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内;所述滚珠(11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内壁上;所述滑杆的外壁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102),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之间设有滑道或相连;所述滚珠(112)可卡接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内,并且可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间滑动。所述锁固装置还包括一顶杆(111)、弹簧(110)和机米螺丝(109);所述把手内还设有第二通孔(108),所述第二通孔(108)与所述第一通孔(104)垂直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二通孔(108)靠近所述把手侧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机米螺丝(109)相匹配的螺纹;所述顶杆(111)的一端设有与滚珠(112)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滚珠(112)卡接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顶杆(11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110)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机米螺丝(109)的底部与所述弹簧(110)远离所述顶杆(111)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滚珠(112)、顶杆(111)和弹簧(110)均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08)内。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的槽面均为弧形面。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的数量为2个。所述滑杆(113)的底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顶针(101)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与所述滑杆(113)相固定。所述顶针(10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有磁铁;所述顶针(101)与所述滑杆(113)相磁吸。所述顶针(101)的材质为聚醚醚酮(Peek,polyetheretherketone)材料。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一复位杆(105);所述顶盖(107)上设有第三通孔(106);所述第三通孔(106)与所述第一通孔(104)同轴设置;所述复位杆(105)贯穿所述第三通孔(106)后与所述滑杆(113)远离所述顶
针(101)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壳体(103)和顶盖(107)可拆卸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卡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使用人员由于按压顶针的压力过大造成对顶针(101)损坏或折断,因此给使用者取出或更换SIM卡带来便捷。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卡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卡针,包括把手和设有顶针101的顶出装置;所述把手包括壳体103和顶盖107;所述顶出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顶针101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卡针时,先按压顶出装置,通过锁固装置将顶出装置锁固,使得顶针101伸出把手外,使用人员可以握住把手将顶针101插入手机壳体103上指定的插孔,通过按压把手直至顶针101触动设于手机壳体103内的卡托锁紧装置,当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时会触发锁固装置将顶出装置按压至初始位置,带动顶针101缩回至把手内,防止顶针101由于施力过大导致顶针101损坏或断裂,由于使用者无需担心施力大小,因此给使用者取出或更换SIM卡提供了便捷。
[0011]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卡针还包括一与所述顶出装置相配合的锁固装置;所述锁固装置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锁固装置包括一滚珠112;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滑杆113;所述顶针(101)设置在所述滑杆(113)的一端;所述壳体103内设有第一通孔104;所述滑杆11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内;所述滚珠11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内壁上;所述滑杆的外壁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102,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之间设有滑道或相连;所述滚珠112可卡接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内,并且可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间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滚珠112卡接在第一凹槽102内使得顶出装置能将卡针锁固在把手外,当使用人员按压把手力度过大时,会使得滑杆113向把手内滑动,同时滚珠112从一第一凹槽102卡接到另一第一凹槽102内,可使得在不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卡针时将卡针锁固在把手内,防止尖锐的顶针101对使用人员造成误伤。
[0012]进一步,所述壳体103内设有第一通孔104;所述滑杆11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内;所述滚珠11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内壁上;所述滑杆的外壁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102,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之间设有滑道或相连;所述滚珠112可卡接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内,并且可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间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滚珠112卡接在第一凹槽102内使得顶出装置能将卡针锁固在把手外,当使用人员按压把手力度过大时,会使得滑杆113向把手内滑动,同时滚珠112从一第一凹槽102卡接到另一第一凹槽102内,可使得在不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卡针时将卡针锁固在把手内,防止尖锐的顶针101对使用人员造成误伤。
[0013]进一步,所述锁固装置还包括一顶杆111、弹簧110和机米螺丝109;所述把手内还
设有第二通孔108,所述第二通孔108与所述第一通孔104垂直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二通孔108靠近所述把手侧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机米螺丝109相匹配的螺纹;所述顶杆111的一端设有与滚珠112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滚珠112卡接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顶杆11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110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机米螺丝109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设有顶针(101)和滑杆(113)的顶出装置和与所述顶出装置相配合的锁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和锁固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把手包括壳体(103)和顶盖(107);所述顶针(101)设置在所述滑杆(113)的一端;所述锁固装置包括一滚珠(112);所述壳体(103)内设有第一通孔(104);所述滑杆(11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内;所述滚珠(11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内壁上;所述滑杆(113)的外壁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102),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之间设有滑道或相连;所述滚珠(112)卡接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内,且可在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102)间滚动;所述顶针(101)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把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装置还包括一顶杆(111)、弹簧(110)和机米螺丝(109);所述把手内还设有第二通孔(108),所述第二通孔(108)与所述第一通孔(104)垂直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二通孔(108)靠近所述把手侧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机米螺丝(109)相匹配的螺纹;所述顶杆(111)的一端设有与滚珠(112)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滚珠(112)卡接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顶杆(111)的另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冯坤华程黎辉关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