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62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所述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包括过辊以及靠近所述过辊的外周面设置的抚平装置,极片由所述抚平装置和过辊之间的缝隙穿过,抚平装置对极片进行抚平,所述抚平装置固定于收集装置上,所述收集装置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收集装置的吸尘通道,所述抚平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尘通道相对应的漏网板,所述漏网板上不同区域的孔径不同,所述吸尘通道远离所述漏网板的一端通过除尘管道与除尘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模切后的极片进行抚平,还可以实现对极片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除尘,减少模切区域形成毛刺或融珠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现象,进一步提升了除尘效果。步提升了除尘效果。步提升了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模切机对极片进行模切加工,以得到规定尺寸的极片,以及在极片上形成极耳。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模切机无论是五金模切还是激光模切,均会导致在模切区域形成毛刺或融珠,而毛刺或者融珠容易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目前,通常对极片的模切区域进行除尘处理,从而减少模切区域形成的毛刺或融珠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的现象。
[0003]此外,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涂布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工序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此过程中需保证极耳留白区与涂布膜区同步延伸以确保其应力释放,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两者延展程度不一致,从而导致在模切形成极耳的过程中出现极耳折边现象,同样为电池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CN207807876U公开了一种极片除尘装置及极片加工设备,所述极片除尘装置包括安装架、支撑辊和风刀,所述安装架包括主体部和安装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支撑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支撑辊用于支撑所述极片片材;所述风刀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风刀用于向所述极片片材中支撑于所述支撑辊上的部分吹风。该极片除尘装置虽然可以对模切后的极片进行除尘工作,但是无法调节对极片不同区域吹风的风力,也无法解决模切后极耳出现的折边问题。
[0005]CN209753481U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切极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架、机械臂、吸盘爪、两个毛刷、吸尘机构和出气机构;两个毛刷均安装在支撑架上并相对设置,两个毛刷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极片的第一除尘工位;吸尘机构和出气机构均安装在支撑架上并相对设置,吸尘机构和出气机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极片的第二除尘工位;出气机构包括进气管和一个或多个出气嘴,出气嘴均与进气管连通;吸尘机构的进风方向与出气机构的出风方向一致,出气机构与吸尘机构之间的风道覆盖位于第二除尘工位上的极片。该除尘装置通过毛刷与气洗的配合对极片上的渣料和粉尘进行清理,但是毛刷与极片直接接触,容易对极片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其仍无法调节极片不同区域的风力,也无法解决模切后极耳出现的折边问题。
[0006]CN215999100U公开了除尘机构和激光模切设备,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风刀座,风刀座上具有第一出风口和吸风口。风刀座通过第一出风口向待除尘的电池极片提供沿第一方向作用于电池极片的待除尘表面的第一除尘气流,以对电池极片进行除尘。第一方向朝向吸风口,第一除尘气流经过电池极片所在位置之后传输至吸风口,可以有效地对电池极片进行除尘处理,但是同样无法调节极片不同区域的风力,也无法解决模切后极耳出现的折边问题。
[0007]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同时解决极耳折边和极片除尘问题的装置,并且可以实现对极片不同区域的风力调节,对于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不仅能够对模切后的极片进行抚平,减少极耳翻折月牙等折边异常现象,还可以对极片进行除尘,减少模切区域形成毛刺或融珠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现象,并且可以实现对极片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除尘,进一步提升了除尘效果。
[0009]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所述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包括过辊以及靠近所述过辊的外周面设置的抚平装置,极片由所述抚平装置和所述过辊之间的缝隙穿过,所述抚平装置对所述极片进行抚平,所述抚平装置固定于收集装置上,所述收集装置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收集装置的吸尘通道,所述抚平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尘通道相对应的漏网板,所述漏网板上不同区域的孔径不同,所述吸尘通道远离所述漏网板的一端通过除尘管道与除尘装置连接,通过所述除尘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漏网板的配合,对所述极片进行吸附除尘。
[0011]本技术中根据过辊的安装位置调整抚平装置的位置,使得极片由抚平装置和过辊之间的缝隙穿过时,抚平装置能够对极片的极耳区进行抚平,减少极耳翻折月牙等折边异常现象,增加极耳的延展性在,提高极片成品率的同时,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0012]除尘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负压吸附风,极片由抚平装置和过辊之间的缝隙穿过时,在负压吸附风的作用下,极片上(主要是模切边和极耳处)的粉尘或粉线等物质穿过漏网板,被收集至收集装置的吸尘通道内,随后进入除尘管道后由除尘装置排出,完成对极片的负压吸尘过程,有助于减少极片模切区域(主要是模切边和极耳处)形成的毛刺或融珠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中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
[0013]同时,本技术中漏网板上不同区域的孔径不同,即使负压吸附风的风速相同,其对极片不同区域的吸附除尘强度也不同;漏网板上的孔径与吸附强度呈正相关,即漏网板上小孔径区域对应的极片区域吸附除尘强度较小,漏网板上大孔径区域对应的极片区域吸附除尘强度较大,从而实现了对极片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除尘,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极片进行粉尘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生产工艺需求和现场实际除尘效果,调整漏网板不同位置的孔径。
[0014]此外,在极片的输送过程中各个过辊均可以均采用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的结构,此时,每个过辊均配置一个除尘管道,而每个除尘管道均外接于主管道上,主管道上连接有除尘装置,从而实现采用一台除尘装置为每个除尘管道提供负压吸附风,过辊和抚平装置有助于保证极片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平稳,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除尘管道与主管道均采用手动调压阀进行连接,便于对不同除尘管道内的风速进行调控。
[0015]本技术提供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不仅能够对模切后的极片进行抚平,减少极耳翻折月牙等折边异常现象,还可以对极片进行除尘,减少模切区域形成毛刺或融珠刺穿隔膜造成电芯短路现象,并且可以实现对极片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除尘,进一步提升了除尘效果。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片贴合于所述过辊的外周,所述极片远离所述过辊的一面与所述抚平装置之间的距离为3~5mm,例如可以是3mm、3.5mm、4mm、4.5mm或5m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7]本技术中,极片贴合于过辊的外周,过辊对极片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抚平和除尘过程造成极片抖动而损坏极片,从而有助于保证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进而确保抚平和除尘效果的平稳性。同时,本技术中抚平装置和极片并未直接接触,而是保持3~5mm的缝隙,在有效避免损伤极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达到了对极片的抚平效果。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漏网板上包括极耳区域和模切边区域,所述极耳区域正对所述极片的极耳,所述模切边区域正对所述极片的模切边。
[001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区域的孔径<所述模切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包括过辊以及靠近所述过辊的外周面设置的抚平装置,极片由所述抚平装置和所述过辊之间的缝隙穿过,所述抚平装置对所述极片进行抚平,所述抚平装置固定于收集装置上,所述收集装置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收集装置的吸尘通道,所述抚平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尘通道相对应的漏网板,所述漏网板上不同区域的孔径不同,所述吸尘通道远离所述漏网板的一端通过除尘管道与除尘装置连接,通过所述除尘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和所述漏网板的配合,对所述极片进行吸附除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贴合于所述过辊的外周,所述极片远离所述过辊的一面与所述抚平装置之间的距离为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网板上包括极耳区域和模切边区域,所述极耳区域正对所述极片的极耳,所述模切边区域正对所述极片的模切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区域的孔径<所述模切边区域的孔径,从而调节所述极片的极耳和模切边所受到的吸附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区域的孔径为1~4mm,所述模切边区域的孔径为3~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抚平除尘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林冲倪伟吴仕明余招宇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