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655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PERC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所述PERC背银由质量百分比40~70%的主体银粉、质量百分比0~20%的辅助银粉、质量百分比1~3%的玻璃粉、质量百分比30~60%的有机载体和0.1~2%的添加剂构成,其中,主体银粉为外观呈橘皮状的球形银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背银主体材料选用橘皮状的球形银粉,兼具大粒径和高活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银铝的烧结收缩匹配性;采用高熔玻璃粉与低熔玻璃粉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高阶强氧化性氧化物促进活性铝的表面氧化,保证其化学惰性,进而抑制铝相与水反应,克服水煮后撕拉银铝掉粉的技术难题。服水煮后撕拉银铝掉粉的技术难题。服水煮后撕拉银铝掉粉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ERC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M胶带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胶粘用品,粘接强度高,持粘性好,大部分是由丙烯酸胶黏剂涂布制成,3M胶带耐老化性、耐温性、抗腐蚀、抗化学性好,具备环保无毒等特点。
[0003]太阳能电池组件服役后,湿热状态下组件内部可能会存在水汽,对电极材料背铝产生影响作用,尤其是银铝的搭接处耐水性最差,因此存在严重的效率衰减隐患。由于铝本身为活泼金属,与热水反应较为剧烈,现有PERC背银生产技术一般是将铝浆烧结,通过铝膜致密化和玻璃粉釉包覆作用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掉粉。而由于银铝搭接处银浆和铝浆粉体烧结收缩不匹配,铝膜致密化差,且两者玻璃粉的兼容性不强,该处玻璃粉釉对玻璃粉的包覆作用弱,现有的PERC背银很难满足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不掉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所述PERC背银由质量百分比40~70%的主体银粉、质量百分比0~20%的辅助银粉、质量百分比1~3%的玻璃粉、质量百分比30~60%的有机载体和0.1~2%的添加剂构成。
[0007]所述PERC背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按配比称取主体银粉、辅助银粉、玻璃粉和添加剂,将其置于反应釜内加热至50~80℃,保温30~60min,再按比例取用有机载体,将其于60~80℃搅拌,将加热后的材料与有机载体于高速搅拌器中搅拌分散,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
[0009]S2、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S1所得的混合均匀的原料,控制研磨间隙逐渐减小,前、中、后的辊筒转速比为6~9:2~3:1,过筛得到目标PERC背银,所得物料细度小于3.0μm;
[0010]其中,主体银粉为外观呈橘皮状的球形银粉,兼具大粒径和高活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银铝的烧结收缩匹配性,所述主体银粉的粒径为1.0~3.0μm,比表面积为1.5~3.5m2/g,振实密度为1.5~3.5g/mL。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银粉为0.2~1μm粒径的超细银粉和/或1~3μm粒径的片状银粉。
[0012]优选的,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树脂和溶剂,树脂与溶剂的重量占比为1~5: 15~19,树脂和溶剂混合、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0~80℃。
[0013]优选的,所述树脂包括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PVB、CAB、松香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包括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松油醇、醇酯十二、三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BYK

110、聚酰胺蜡、司班中的至少一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玻璃粉由主体玻璃粉和低熔玻璃粉构成,高熔玻璃粉与低熔玻璃粉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银铝搭接局部玻璃粉釉对铝形成保护,主体玻璃粉和低熔玻璃粉的比例为2~5:1,所述主体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5~2.0μm,软化点为500~700℃,所述低熔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软化点为350~500℃。
[0016]优选的,所述主体玻璃粉的原料及重量份组成为:基础氧化物12~50份、高价氧化物40~88份和其他氧化物0~10份,高阶氧化物的氧化性强,能够促进活性铝的表面氧化,保证其化学惰性,进而抑制铝相与水反应,其中,基础氧化物包括质量占比1~20%的氧化铅、1~20%的氧化铋、0~10%的氧化硼、10~30%的氧化硅和0~10%的氧化铝,高价氧化物包括质量占比1~20%的氧化锑、1~20%的三氧化钨、10~30%的二氧化锰和5~30%的氧化铜,其他氧化物包括氧化锌、氧化铬和氧化钙。主体玻璃粉用于保证PERC背银的拉力和电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低熔玻璃粉的原料及重量份组成为:氧化铅60~80份、氧化硼 1~20份、氧化锌1~20份、氧化硅1~10份和氧化铝0~10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的背银主体材料选用橘皮状的球形银粉,兼具大粒径和高活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银铝的烧结收缩匹配性。
[0020]2、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熔玻璃粉与低熔玻璃粉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银铝搭接局部玻璃粉釉对铝形成保护,同时利用高阶强氧化性氧化物促进活性铝的表面氧化,保证其化学惰性,进而抑制铝相与水反应,克服水煮后撕拉银铝掉粉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的撕拉结果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撕拉结果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原料主体银粉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该PERC背银由40%主体银粉、20%辅助银粉、2%玻璃粉、 37%有机载体和1%添加剂构成。
[0028]其中,如图3所示,主体银粉为外观呈橘皮状的球形银粉,兼具大粒径和高活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银铝的烧结收缩匹配性,主体银粉的粒径为3.0μm,比表面积为2m2/g,振实密度为3g/mL;辅助银粉选自0.5μm的超细银粉。
[0029]本实施例中的玻璃粉由主体玻璃粉和低熔玻璃粉构成,高熔玻璃粉与低熔玻璃粉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银铝搭接局部玻璃粉釉对铝形成保护,主体玻璃粉和低熔玻璃粉质量比为3:1,主体玻璃粉用于保证PERC背银的拉力和电性能,其平均粒径为1.0μm,软化点为560℃,其原料及重量份组成如下:质量占比为 30%的基础氧化物由12%氧化铅、5%氧化铋、10%氧化硅和3%氧化铝构成,质量占比为65%的高价氧化物由5%氧化锑、5%三氧化钨、28%二氧化锰和27%氧化铜构成,质量占比为5%的其他氧化物由4%氧化锌和1%氧化铬构成。高阶氧化物的氧化性强,能够促进活性铝的表面氧化,保证其化学惰性,进而抑制铝相与水反应,减少水煮3M胶带撕拉后银铝掉粉。
[0030]低熔玻璃粉的平均粒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RC背银由质量百分比40~70%的主体银粉、质量百分比0~20%的辅助银粉、质量百分比1~3%的玻璃粉、质量百分比30~60%的有机载体和0.1~2%的添加剂构成,所述PERC背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比称取主体银粉、辅助银粉、玻璃粉和添加剂,将其置于反应釜内加热至50~80℃,保温30~60min,再按比例取用有机载体,将其于60~80℃搅拌,将加热后的材料与有机载体于高速搅拌器中搅拌分散,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S2、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S1所得的混合均匀的原料,控制研磨间隙逐渐减小,前、中、后的辊筒转速比为6~9:2~3:1,过筛得到目标PERC背银,所得物料细度小于3.0μm;其中,主体银粉为外观呈橘皮状的球形银粉,所述主体银粉的粒径为1.0~3.0μm,比表面积为1.5~3.5m2/g,振实密度为1.5~3.5g/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银粉为0.2~1μm粒径的超细银粉和/或1~3μm粒径的片状银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树脂和溶剂,树脂与溶剂的重量占比为1~5:15~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克服水煮3M胶带撕拉银铝掉粉的PERC背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昭张球林司舒童刘瑞鸿黄奉康张群冷青松吴永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