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衬砌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包括下合板、插板以及上合板,下合板的顶部至少设有三个下定位槽,下定位槽呈隧道形的环状,多个下定位槽同轴设置,相邻的下定位槽之间存在间隙,插板至少设置两块且插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下定位槽的数量,多个插板分别匹配地插设在不同的下定位槽上,上合板可拆卸安装在插板的顶部,上合板和下合板平行且相对设置,上合板、下合板以及相邻的插板之间连接形成封闭的浇筑腔,上合板设有与浇筑腔连通的注浆孔。采用该装置能够获得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模型,从而更加接近实际工程,该装置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浇筑不同厚度的衬砌结构模型。浇筑不同厚度的衬砌结构模型。浇筑不同厚度的衬砌结构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衬砌模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隧道建设向着长、大、深、险的趋势发展,面临的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隧道模型实验是研究各种工程问题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其实验结果直观,清晰反映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能够模拟复杂的物理条件,揭示各种因素对隧道结构破坏的影响,为工程灾变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0003]针对隧道模型浇筑装置,专利201711352524.7“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隧道衬砌预制预埋装置及方法”通过上合板与下合板组成的拼接式外框架、中芯板、地板和螺栓组成的装置实现隧道衬砌结构预制;专利201911197150.5“隧道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及隧道衬砌模型浇筑方法”通过支撑内膜和支撑外膜及锁紧机构的相互配合保证了模型衬砌浇筑的精确性。上述两个专利实现了隧道模型衬砌的浇筑且能够重复利用的功能;但浇筑而成的衬砌只是一层混凝土结构,实际工程的隧道结构为复合式结构,包括初支、高聚物填充层、二衬等多层结构,这与实际工程存在差异;且上述专利结构相对复杂,由多个零部件组成且浇筑而成的衬砌厚度唯一,不能根据不同的工程问题,进行隧道衬砌结构变厚度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获得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模型,从而更加接近实际工程,该装置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浇筑不同厚度的衬砌结构模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包括下合板、插板以及上合板,所述下合板的顶部至少设有三个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呈隧道形的环状,多个所述下定位槽同轴设置,相邻的所述下定位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插板至少设置两块且所述插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定位槽的数量,多个所述插板分别匹配地插设在不同的所述下定位槽上,具体为插板的底部插在下定位槽上,所述上合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插板的顶部,所述上合板和所述下合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上合板、所述下合板以及相邻的所述插板之间连接形成封闭的浇筑腔,所述上合板设有与所述浇筑腔连通的注浆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合板的底部设有多个上定位槽,所述上定位槽的形状与所述下定位槽的形状相适,所述上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下定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定位槽的位置与所述下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插板分别匹配地插设在所述上定位槽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定位槽的深度大于5mm。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板的侧部设有盲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板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和第三插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板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和第四插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位于所述浇筑腔内的所述下定位槽设有可拆卸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定位槽配合,所述封堵板的顶面与所述下合板的顶面持平。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定位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封堵柱。
[001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插板插入下合板的下定位槽内,然后将上合板安装在插板上,上合板、下合板和相邻的插板便会形成封闭的浇筑腔,从而便于浇筑制得隧道衬砌模型,本技术可循环使用;设置不同的插板数量能浇筑制得到不同结构的隧道衬砌模型,插板设置在不同的下定位槽上能制得不同厚度隧道衬砌模型,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更加接近实际工程的结构,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封堵板与下定位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18]图中,1、下合板;11、下定位槽;12、封堵板;13、通孔;14、封堵柱;2、插板;21、第一插板;22、第二插板;23、第三插板;24、第四插板;25、盲孔;3、上合板;31、上定位槽;32、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的实施例一。
[0022]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包括下合板1、插板2以及上合板3,下合板1的顶部至少设有三个下定位槽11,下定位槽11呈隧道形的环状,多个下定位槽11同轴设置,相邻的下定位槽11之间存在间隙,插板2至少设置两块且插板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下定位槽11的数量,多个插板2分别匹配地插设在不同的下定位槽11上,上合板3可拆卸安装在插板2的顶部,上合板3和下合板1平行且相对设置,上合板3、下合板1以及相邻的插板2之间连接形成
封闭的浇筑腔,上合板3设有与浇筑腔连通的注浆孔32。
[002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插板2插入下合板1的下定位槽11内,然后将上合板3安装在插板2上,上合板3、下合板1和相邻的插板2便会形成封闭的浇筑腔,从而便于浇筑制得隧道衬砌模型,本技术可循环使用;设置不同的插板2数量能浇筑制得到不同结构的隧道衬砌模型,如设置三块插板2能制得双层结构(初支和二衬),而设置四块插板2能制得三层结构(初支、高聚物填充层和二衬),插板2设置在不同的下定位槽11上能制得不同厚度隧道衬砌模型,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更加接近实际工程的结构,适用性强。
[0024]示例性的,上合板3的底部设有多个上定位槽31,上定位槽31的形状与下定位槽11的形状相适,上定位槽31的数量与下定位槽11的数量相同,上定位槽31的位置与下定位槽11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插板2分别匹配地插设在上定位槽31上,具体为插板2的顶部插设在上位槽上,通过插板2与上定位槽31的配合,实现了插板2与上合板3的可拆卸安装。
[0025]示例性的,下定位槽11的深度大于5mm,确保插板2与下定位槽11配合后,插板2与下合板1连接紧固。
[0026]示例性的,插板2的侧部设有盲孔25,需要将插板2从下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合板、插板以及上合板,所述下合板的顶部至少设有三个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呈隧道形的环状,多个所述下定位槽同轴设置,相邻的所述下定位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插板至少设置两块且所述插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定位槽的数量,多个所述插板分别匹配地插设在不同的所述下定位槽上,所述上合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插板的顶部,所述上合板和所述下合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上合板、所述下合板以及相邻的所述插板之间连接形成封闭的浇筑腔,所述上合板设有与所述浇筑腔连通的注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复合衬砌模型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板的底部设有多个上定位槽,所述上定位槽的形状与所述下定位槽的形状相适,所述上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下定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定位槽的位置与所述下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插板分别匹配地插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楚灿,郭成超,廖盤宇,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