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匀机构、磁分离清洗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29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匀机构、磁分离清洗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其中,混匀机构包括旋涡混匀器、混匀旋转电机以及上下驱动组件,所述旋涡混匀器的上侧开设有能够供反应杯的底部置入的凹槽,所述混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涡混匀器绕一上下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位于所述凹槽的反应杯的底部能够随所述旋涡混匀器转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匀旋转电机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旋涡混匀器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采用机械手抓取反应杯,减少了混匀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混匀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在使用该过程中,不易损坏反应杯。不易损坏反应杯。不易损坏反应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匀机构、磁分离清洗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0001]本技术属于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匀机构、磁分离清洗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反应杯内液体的混匀是采用机械抓手抓杯摇晃的方式进行混匀,取放反应杯的过程较为费时,降低了混匀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磁分离清洗装置,其旨在解决混匀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匀机构,用于摇晃反应杯,包括旋涡混匀器、混匀旋转电机以及上下驱动组件,所述旋涡混匀器的上侧开设有能够供反应杯的底部置入的凹槽,所述混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涡混匀器绕一上下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位于所述凹槽的反应杯的底部能够随所述旋涡混匀器转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匀旋转电机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旋涡混匀器上下运动。
[0006]可选地,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包括上下驱动电机、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所述传动件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开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置入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的开设方向平行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孔为条形孔,且长度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其中,所述传动孔的孔宽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处的杆径相匹配。
[0007]可选地,所述传动杆包括传动内杆以及套接传动内杆并与所述传动内杆转接配合的传动转筒,所述传动转筒的内筒径与所述传动内杆对应位置处的杆径相匹配,所述传动转筒的外筒径与所述传动孔的孔宽相匹配。
[0008]可选地,所述传动内杆的外杆面凸设有凸环,所述传动内杆的外杆面凹设有环形卡槽;
[0009]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卡槽配合的卡环;
[0010]所述卡环和所述凸环共同限制所述传动转筒在所述传动内杆的轴向移动。
[0011]可选地,所述上下驱动组件为丝杆步进电机,且其丝杆与所述混匀旋转电机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限位阻挡结构,所述限位阻挡结构位于所述旋涡混匀器上方,并与所述旋涡混匀器间隔设置,所述限位阻挡结构用于在所述旋涡混匀器向上推顶反应杯时限制所述反应杯的上弹高度。
[0013]可选地,所述限位阻挡结构呈杆状设置,且杆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槽径。
[0014]可选地,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混匀安装座以及将所述混匀旋转电机连接至所述混
匀安装座的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混匀安装座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滑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滑轨的滑接件,所述滑接件与所述混匀旋转电机连接。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磁分离清洗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匀机构。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如上所述的磁分离清洗装置。
[0017]基于本技术,首先,相对采用机械手抓取反应杯,减少了混匀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混匀效率,其次,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在使用该过程中,不易损坏反应杯。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匀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匀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1]图3是图2的立体状态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混匀机构的立体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旋涡混匀器101凹槽101200混匀旋转电机
ꢀꢀ
300上下驱动组件
ꢀꢀ
310上下驱动电机
ꢀꢀ
320传动件
ꢀꢀ
321传动杆
ꢀꢀ
3211传动内杆3212传动转筒32111凸环32112环形卡槽330连接件3301传动孔340卡环
ꢀꢀ
400限位阻挡结构
ꢀꢀ
500滑轨组件
ꢀꢀ
510引导滑轨520滑接件600混匀安装座
ꢀꢀ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匀机构,用于摇晃反应杯。
[0028]具体地,该混匀机构包括旋涡混匀器100、混匀旋转电机200以及上下驱动组件300,旋涡混匀器100的上侧开设有能够供反应杯的底部置入的凹槽101,混匀旋转电机200用于驱动旋涡混匀器100绕一上下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位于凹槽101的反应杯的底部能够随旋涡混匀器100转动,上下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混匀旋转电机200上下运动,以带动旋涡混匀器100上下运动。
[0029]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反应杯由承托结构运送至混匀机构上方,其次,上下驱动组件300驱动混匀旋转电机200向上运动,并带动旋涡混匀器100向上运动,以使反应杯的底部置入的凹槽101内,最后,混匀旋转电机200驱动旋涡混匀器100绕一上下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并使位于凹槽101的反应杯的底部能够随旋涡混匀器100转动,以摇晃反应杯,从而使反应杯内的液体混匀。
[0030]由上可知,基于本技术的结构设计,首先,相对采用机械手抓取反应杯,减少了混匀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混匀效率,其次,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在使用该过程中,不易损坏反应杯。
[0031]请参阅图1

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下驱动组件300包括上下驱动电机310、传动件320和连接件330,上下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传动件320设有传动杆321,传动杆3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下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传动杆321的中心轴线与上下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连接件330开设有供传动杆321置入的传动孔3301,传动孔3301的开设方向平行于上下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传动孔3301为条形孔,且长度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其中,传动孔3301的孔宽与传动杆321相配合处的杆径相匹配。基于此结构设计,混匀旋转电机200的输出轴只需转动较小的转动角,即可将混匀旋转电机200带动至预定位置,从而减少了混匀旋转电机200上下移动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0032]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

3,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匀机构,用于摇晃反应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涡混匀器、混匀旋转电机以及上下驱动组件,所述旋涡混匀器的上侧开设有能够供反应杯的底部置入的凹槽,所述混匀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涡混匀器绕一上下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以使位于所述凹槽的反应杯的底部能够随所述旋涡混匀器转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匀旋转电机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旋涡混匀器上下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包括上下驱动电机、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所述传动件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开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置入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的开设方向平行于所述上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孔为条形孔,且长度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其中,所述传动孔的孔宽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处的杆径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传动内杆以及套接传动内杆并与所述传动内杆转接配合的传动转筒,所述传动转筒的内筒径与所述传动内杆对应位置处的杆径相匹配,所述传动转筒的外筒径与所述传动孔的孔宽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泳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无疆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