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21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属于土壤调理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第一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1.5~2.5cm的碎石,再将矿石进行第二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7cm的小碎石,最后将矿石进行第三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调理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改良剂效用原理是黏结很多小的土壤颗粒形成大的,并且水稳定的聚集体。广泛应用于防止土壤受侵蚀、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或过度蒸腾、节约灌溉水、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方面;但是在传统煅烧工艺中在对矿石进行煅烧时,多采用筒炉进行融化煅烧,不仅极度浪费电力,且冷却后的矿石粘附在筒炉的内壁上,需要进行小规模爆破进而清除贴壁矿石,且筒炉由于上述操作浪费了大量热量,不环保且污染环境,在使用上述煅烧过后的矿石粉颗粒后多会发生钙钾离子的还原,导致钾盐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通过使用回转炉,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更加环保绿色,而且对煅烧工艺进行改进,降低了钾离子的还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第一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1.5~2.5cm的碎石,再将矿石进行第二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7cm的小碎石,最后将矿石进行第三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将矿石颗粒从回转窑的炉口连续投入;

升温对矿石颗粒以及回转窑进行预热;

进行煅烧,温度1200~1300℃,时间35~40min;

降温,使矿石温度降低,但保持温度≥500℃;步骤四、矿石的冷却:保持矿石的干燥状态,冷却温度为200~300℃;步骤五、磨粉;步骤六、造粒。
[000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矿石的配比为:钾长石50%,石灰石30~35%,白云石15~20%。
[0006]进一步的,矿石煅烧的时间加上冷却的时间大于45min。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钾长石中K含量≥12%,Al含量≤1%,所述石灰石中Ca含量≥50%,所述白云石中Mg含量≥20%。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的冷却方法为使用盘管进行水冷冷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磨粉的颗粒大小为80~300目,粉末大小为80~120目的颗
粒进行造粒。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使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对矿石进行阶梯式的三次破碎,减少了多次破碎而产生过小的粉尘以及不合要求的大块矿石,抑制了下一步中煅烧加料时产生的粉尘。
[0012]2、通过对煅烧时温度的控制,以及降温温度的限定,使得K离子的还原在高温中不会发生,并使其逐步受到固定,在后续冷却时增加了钾离子态的数量。
[0013]3、通过对磨粉的颗粒进行大小限定,使得颗粒造粒更加容易,成型效率更高,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第一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1.5~2.5cm的碎石,再将矿石进行第二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7cm的小碎石,最后将矿石进行第三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将矿石颗粒从回转窑的炉口连续投入;

升温对矿石颗粒以及回转窑进行预热;

进行煅烧,温度1200~1300℃,时间35~40min;

降温,使矿石温度降低,但保持温度≥500℃;步骤四、矿石的冷却:保持矿石的干燥状态,冷却温度为200~300℃;步骤五、磨粉;步骤六、造粒;所述步骤一中矿石的配比为:钾长石50%,石灰石30~35%,白云石15~20%;矿石煅烧的时间加上冷却的时间大于45min;所述步骤四中的冷却方法为使用盘管进行水冷冷却;所述步骤五中磨粉的颗粒大小为80~300目,粉末大小为80~120目的颗粒进行造粒;所述步骤六中使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6]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
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第一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7cm的小碎石,最后将矿石进行第三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将矿石颗粒从回转窑的炉口连续投入;

升温对矿石颗粒以及回转窑进行预热;

进行煅烧,温度1200~1300℃,时间35~40min;

降温,使矿石温度降低,但保持温度≥500℃;步骤四、矿石的冷却:保持矿石的干燥状态,冷却温度为200~300℃;步骤五、磨粉;步骤六、造粒;所述步骤一中矿石的配比为:钾长石50%,石灰石30~35%,白云石15~20%;矿石煅烧的时间加上冷却的时间大于45min;所述步骤四中的冷却方法为使用盘管进行水冷冷却;所述步骤五中磨粉的颗粒大小为80~300目,粉末大小为80~120目的颗粒进行造粒;所述步骤六中使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7]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将矿石颗粒从回转窑的炉口连续投入;

升温对矿石颗粒以及回转窑进行预热;

进行煅烧,温度1200~1300℃,时间35~40min;

降温,使矿石温度降低,但保持温度≥500℃;步骤四、矿石的冷却:保持矿石的干燥状态,冷却温度为200~300℃;步骤五、磨粉;步骤六、造粒;所述步骤一中矿石的配比为:钾长石50%,石灰石30~35%,白云石15~20%;矿石煅烧的时间加上冷却的时间大于45min;所述步骤四中的冷却方法为使用盘管进行水冷冷却;所述步骤五中磨粉的颗粒大小为80~300目,粉末大小为80~120目的颗粒进行造粒;所述步骤六中使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8]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通过对破碎次数进行限定,进而得到破碎后的小颗粒矿石,并通过在回转炉口上设置多个平板,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矿石的种类: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步骤二、矿石的破碎:将步骤一中的矿石进行第一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1.5~2.5cm的碎石,再将矿石进行第二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7cm的小碎石,最后将矿石进行第三次破碎处理得到直径为0.3~0.5mm的矿石颗粒;步骤三、矿石的煅烧:

将矿石颗粒从回转窑的炉口连续投入;

升温对矿石颗粒以及回转窑进行预热;

进行煅烧,温度1200~1300℃,时间35~40min;

降温,使矿石温度降低,但保持温度≥500℃;步骤四、矿石的冷却:保持矿石的干燥状态,冷却温度为200~300℃;步骤五、磨粉;步骤六、造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回转窑锻烧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令伟罗名洋
申请(专利权)人:方城县华裕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