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15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面板结构,包括:上层和下层,上层为现浇混凝土板,下层包括若干个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为素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板至少沿横桥向的两个板边设置有包边型钢,所述预制板的厚度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面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面板
,特别是指一种桥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的主要结构包括墩柱、盖梁、主梁、桥面板,其中桥面板是重要的受力构件,桥面板包括组合式桥面板,组合式桥面板由上层的现浇混凝土板和下层的预制底板构成,其中,预制底板分两种:预制钢板和预制混凝土板,预制钢板涉及到钢结构焊接加工、安装、防腐等多个专业工序,导致预制钢板做预制底板的施工过程复杂,工期长,并且钢材成本高昂;而一般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的结构厚度在5厘米以上,甚至达到10厘米,结构重量大、安装困难,等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结合等高的预制主梁,难以形成设计要求的横向坡度,只能通过现浇混凝土板来调整形成横坡,当遇到横坡较大的情况时,沿桥梁横向相邻的两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拼接处的现浇混凝土板厚度不足3厘米,不满足规范对最小净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这样形成的组合式桥面板的整体性差、承载能力低、耐久性不足,在其承受车辆等上部荷载后,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
[0003]基于以上情况,亟需一种桥面板结构,以解决传统的组合式桥面板承载力不够,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面板结构,以解决传统的组合式桥面板承载力不够,容易开裂的问题。
[0005]为了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面板结构,包括:上层和下层,上层为现浇混凝土板,下层包括若干个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为素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板的厚度为2

4厘米,所述预制板至少沿横桥向的两个板边设置有包边型钢,所述包边型钢沿对应所述板边通长设置,所述包边型钢包括下翼缘和腹板,所述下翼缘的底面和所述预制板的底面齐平,所述腹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制板的厚度,所述预制板为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50MPa、弯拉强度大于或等于20MPa的混凝土构件。
[0006]桥面板结构包括上层和下层,上层为现浇混凝土板,下层包括若干个预制板。预制板是预制而成,施工现场安装结构本身,无需安装、拆卸额外的模板,无需绑扎钢筋,简化了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预制板标准化生产有利于预制板质量控制;预制板为素混凝土板,其内不设置钢筋,从而使预制板厚度能够减小为2

4厘米,配合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50MPa、弯拉强度大于或等于20MPa的混凝土浇筑而成,从而使减小厚度到2

4厘米时,还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为了弥补预制板无法设置钢筋带来的抗拉强度不够,在预制板的板边设置有包边型钢,包边型钢用于覆盖住预制板的所有板边或沿桥梁横向的板边,包边型钢的两端与其所覆盖的板边的两端相重合,包边型钢包括:下翼缘和腹板,下翼缘的底面与预制板的底面同平面,腹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预制板的厚度,包边型钢自身具备较高的
强度和刚度,与预制板结合在一起,其构造技术能保证钢和混凝土共同受力,起到了加强预制板的弯拉强度和刚度的作用,提升预制板在荷载作用下抗弯曲变形能力和抗破坏能力,保证了结构安全。
[0007]通过预制板的厚度降低,增加了上层的现浇混凝土板的厚度,即增加了现浇混凝土板的截面高度,从而提高了现浇混凝土板的承载力,进而提高了组合式桥面板的刚度和强度,使其整体承载力提升,防止桥面板开裂,保证了桥梁的安全。
[0008]优选地,所述包边型钢仅布置在两个沿横桥向的板边。
[0009]预制板架设在主梁上,包边型钢仅布置在两个沿横桥向的板边,根据预制板与主梁支撑关系,桥梁横向即是预制板的主受力方向,包边型钢布置在预制板主受力方向的板边,与高强高韧的预制板结合在一起,其构造技术能保证钢和混凝土共同受力,起到了加强预制板的弯拉强度和刚度的作用,提升预制板在荷载作用下抗弯曲变形能力和抗破坏能力,保证了结构安全。
[0010]优选地,沿桥梁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包边型钢连接。
[0011]沿桥梁方向纵向相邻的两个预制板通过包边型钢连接在一起,进而使若干个预制板连接起来形成整个桥面板的底板,安装过程快速高效,缩短了工期。
[0012]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上的所述包边型钢焊接相连或螺栓连接。
[0013]相邻两个预制板上的包边型钢通过焊接相连或者螺栓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预制板的快速拼接,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并且焊接连接牢固可靠,为桥面板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并且包边型钢外缘整齐,焊接连接紧密不会漏浆,保证了现浇混凝土板的浇筑成型的质量。
[0014]优选地,所述包边型钢上的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孔洞。
[0015]当包边型钢选用槽钢时,包边型钢的上下翼缘、腹板均沿包边型钢的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孔洞;当包边型钢选用角钢时,包边型钢的下翼缘、腹板均沿包边型钢的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孔洞。使得预制板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其混凝土进入孔洞,形成混凝土抗剪榫,增强了预制板和包边型钢的连接性能,使得包边型钢和预制板可以更好的共同受力,进一步提高了预制板的弯拉承重能力。
[0016]优选地,所述孔洞的孔径为5

10毫米。
[0017]孔洞的孔径为5

10毫米,使得预制板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可以形成足够强度的抗剪榫,进而保证预制板和包边型钢的可靠连接。
[0018]优选地,沿所述包边型钢的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孔洞的中心间距为3

6厘米。
[0019]沿包边型钢的纵向相邻的两个孔洞的中心间距为3

6厘米,使得预制板上的抗剪榫的有足够的分布密度,进而保证预制板和包边型钢的可靠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包边型钢的腹板高度与所述预制板厚度相同。
[0021]包边型钢的腹板高度与所述预制板的厚度相同,在预制预制板的时候,包边型钢即作为预制板浇筑混凝土的边模,包边型钢的厚度即为预制板的厚度,方便了生产过程,并且通过固定厚度包边型钢控制住了预制板的厚度,保证了本预制混凝土板外形的一致性。
[0022]优选地,所述包边型钢为槽钢,所述槽钢上翼缘的顶面与所述预制板的顶面齐平。
[0023]包边型钢选用槽钢,槽钢的腹板紧贴预制板的板边,槽钢的上翼缘顶面和预制板的顶面齐平,下翼缘的底面与预制板的底面齐平,槽钢完整地和预制板贴合在一起,更好的
与预制板一起受力工作,槽钢能够提升预制板底部的弯拉强度。
[0024]优选地,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为拉毛形态。
[0025]预制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其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使得预制板的上表面粗糙,可以更好的与现浇混凝土板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
[0026]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桥面板结构通过使用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50MPa、弯拉强度大于或等于20MPa的高强高韧性混凝土,取消预制板内钢筋,以及设置包边型钢,实现了将预制混凝土板的厚度减少为2

4厘米。首先,预制板满足承重能力和结构刚度要求,其次,通过预制板厚度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面板结构,包括:上层和下层,其特征在于:上层为现浇混凝土板(4),下层包括若干个预制板(2),所述预制板(1)为素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板(1)的厚度为2

4厘米,所述预制板(1)至少沿横桥向的两个板边设置有包边型钢(2),所述包边型钢(2)沿对应所述板边通长设置,所述包边型钢(2)包括下翼缘和腹板,所述下翼缘的底面和所述预制板的底面齐平,所述腹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制板(1)的厚度,所述预制板(1)为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50MPa、弯拉强度大于或等于20MPa的混凝土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型钢(2)仅布置在两个沿横桥向的板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桥梁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板(1)通过包边型钢(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玲牟廷敏范碧琨阮飞鹏张翼王欢邹圻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