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66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车辆。所述拖钩组件包括:管梁,所述管梁适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上并具有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管梁本体;和至少一个防翻转件,所述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固定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外周壁上并且设有防翻转平面,所述防翻转件适于被预定夹持设备夹持,并通过所述防翻转平面阻止所述管梁本体相对于所述预定夹持设备发生翻转。通过采用该拖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辆能够有效夹持拖钩组件,避免拖钩组件出现滑脱,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同时也可避免因在管梁上开孔而导致的强度下降和防腐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拖钩(又称拖车球)是车辆中重要的牵引设备,其一般布置在车辆的后部,主要作用是钩挂牵引绳或拖车杆,以便进行拖车救援,也可拖拽、后装式自行车架、行李箱等外挂装备,以增加车辆的载物空间。近年来随着长途自驾的兴起,拖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0003]现有技术中的拖钩通常固定在车辆的纵梁或横梁上,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拖拽能力,也可防止拖拽过程对车身造成损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通常先将拖钩固定在管梁上形成拖钩组件(或称拖钩总成),然后通过夹持设备(例如机械臂等)夹持管梁,以便将拖钩组件移动并定位到车辆的预定安装位置,再将拖钩组件固定到车身上。由于整个拖钩组件的重量较重(通常为30kg

40kg),导致夹持设备难以有效夹持管梁,管梁极易产生相对翻转和打滑。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装配效率,而且拖钩组件一旦从预定夹持设备上脱落也容易砸伤车身,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000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难以有效夹持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该拖钩组件包括:管梁,所述管梁适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上并具有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管梁本体;和至少一个防翻转件,所述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固定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外周壁上并且设有防翻转平面,所述防翻转件适于被预定夹持设备夹持,并通过所述防翻转平面阻止所述管梁本体相对于所述预定夹持设备发生翻转。
[0006]在本技术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中,包括管梁和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其中,管梁具有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即在组装状态下车辆的Y向) 延伸的管梁本体。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固定在管梁本体的外周壁上,并且每个防翻转件具有对应一个防翻转平面,使得当防翻转件被预定夹持设备夹持时通过防翻转平面能够阻止管梁本体相对于预定夹持设备发生翻转。因此,本技术拖钩组件能够有效防止被预定夹持设备夹持时产生翻转和打滑,提高装配的效率,避免从预定夹持设备上滑脱,减低安全事故风险。另外,相较于在管梁上开设通孔来实现管梁本体和预定夹持设备之间有效夹持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拖钩组件可以避免因在管梁上开孔而导致的强度下降和防腐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管梁上开设通孔,为了保证管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需要增加防腐工序。但是,为了兼顾管梁本体的强度,通孔的孔径不能过大,导致防腐的电泳液难以完全覆盖管梁本体的内壁,防腐效果难以保证。
[0007]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包括相对
于垂直于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左防翻转件和右防翻转件。通过布置相对于垂直与管梁本体的中心面彼此对称的左防翻转件和右防翻转件,能够使预定夹持设备稳定地夹持管梁本体,防止受力不均。
[0008]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防翻转件和所述右防翻转件的每一个配置为片状结构、L形结构或几字形结构。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丰富防翻转件的产品类型,满足不同管梁的夹持需要。
[0009]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防翻转件和所述右防翻转件的每一个固定在所述外周壁的下侧或后侧。将左防翻转件和右防翻转件的每一个均固定在外周壁的下侧或后侧,能够使预定夹持设备夹持方便地作用于左防翻转件和右防翻转件,避免预定夹持设备与车身产生干涉。
[0010]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拖钩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分别布置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后部上。固定支架的设置,能够使管梁本体方便地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
[0011]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支架受力更加均匀。
[0012]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固定支架和所述右固定支架的每一个包括:主固定支架,所述主固定支架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面的主支架本体和从所述主支架本体垂直地朝向远离所述中心面的方向延伸的主固定脚,并且所述主支架本体与所述外周壁一起围成封闭的腔体。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主固定支架具有简单的结构,便于加工。另外,主支架本体与管梁本体的外周壁与其围成封闭的腔体,可以避免异物(例如道路中的石子等)进入管梁本体的内部产生噪音,还能够确保管梁本体的强度。
[0013]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固定支架和所述右固定支架的每一个还包括:副固定支架,所述副固定支架与所述主固定支架沿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线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副固定支架包括平行于所述中心面的副支架本体和从所述副支架本体垂直地朝向靠近所述中心面的方向延伸的副固定脚。通过布置副固定支架,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拖钩组件与车身固定的牢固程度,进而提升拖拽能力。
[0014]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固定脚和所述副固定脚的每一个上设有可与对应的安装件相配的多个安装孔,并且在所述主固定脚和所述副固定脚的至少一个设有可与对应的预挂件相配的预挂孔。安装孔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支架牢固地固定在车身上。预挂孔的设置,可以使拖钩组件在装配时方便地预挂在车身上,以提高装配的效率。
[0015]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拖钩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管梁本体的中部的拖钩,所述拖钩为可转动的电动拖钩。拖钩布置在管梁本体的中部,能够方便地拖拽外挂设备。另外,拖钩设置成可转动的电动拖钩,还可以提高拖钩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6]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管梁本体上沿着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线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线夹,并且每个所述线夹配置成可固定与所述电动拖钩相连的线束。在管梁本体上设置多个彼此间隔的线夹,能够方便地约束与电动拖钩相连的
线束,进而防止车辆在行驶时以及拖钩在工作时线束与车辆的后保碰撞而产生异响。
[0017]为了改善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难以有效夹持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通过采用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本技术车辆能够有效夹持拖钩组件,避免拖钩组件出现滑脱,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0018]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拖钩组件的管梁为所述车辆的后防撞梁。将拖钩组件的管梁设置成车辆的后防撞梁,既能满足拖钩的拖拽要求,又能精简部件,优化配置。
[0019]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拖钩组件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辆的纵梁上。将拖钩组件的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辆的纵梁上,可以将拖钩组件在拖拽外挂设备时受到的纵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拉力传递给纵梁,以提升拖拽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组件包括:管梁,所述管梁适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上并具有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管梁本体;和至少一个防翻转件,所述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固定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外周壁上并且设有防翻转平面,所述防翻转件适于被预定夹持设备夹持,并通过所述防翻转平面阻止所述管梁本体相对于所述预定夹持设备发生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防翻转件包括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左防翻转件和右防翻转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翻转件和所述右防翻转件的每一个配置为片状结构、L形结构或几字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翻转件和所述右防翻转件的每一个固定在所述外周壁的下侧或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分别布置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后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管梁本体的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支架和所述右固定支架的每一个包括:主固定支架,所述主固定支架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面的主支架本体和从所述主支架本体垂直地朝向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轩施文辉潘铭跃程铭沈珂王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