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53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通过心跳频率、体表温度、行走路程计算新陈代谢修正系数,再利用新陈代谢修正系数对预设空调温度进行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温度;通过着装样式、着装厚度、环境温度计算着装修正系数,再利用着装修正系数对预设空调流速进行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流速,综合考虑了乘客自身的新陈代谢情况、着装情况及后排室内环境温度的影响,多角度地考虑乘客的热舒适感。多角度地考虑乘客的热舒适感。多角度地考虑乘客的热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0150489.0,申请日:2021

02

03,专利名称“多参数影响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调节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
,具体涉及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出租车等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往往需要在汽车前排、后排设置两个单独可控的分区空调,乘客可以在上车之前通过打车软件控制汽车后排温度,方便乘坐时后排温度合适。
[0004]现有技术往往需要乘客自主设定后排室温度,但若乘客不清楚自身的适应温度,可能会出现后排室温度设置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当前一个乘客设置的后排室温度较高,而后一个乘客设置的后排室温度较低时,后排室的空调会自动加大风量以快速降温,若后一个乘客当天着装短袖短裤,则较大的风量会让后一个乘客暴露在外的部位感觉过凉。再者,当乘客行走较远路程时,其自身体内新陈代谢较快,需要后排室温度适当降低、湿度适当降低、风量适中,但其还根据自身习惯设定了一个较高的温度或者预判了一个较低的温度,那么此时的乘坐舒适性就较差。
[0005]根据汽车室内的微气候分析,除温度影响乘客的热舒适感外,湿度、风速、热辐射、自身新陈代谢情况、当天着装均对乘客的热舒适感都有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根据乘客自身新陈代谢、当天着装情况等多个因素,对乘客设定的后排室温度进行微调以获得满意的热舒适感。<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能够根据乘客自身新陈代谢、当天着装情况自动调整汽车后排室空调温度及空调流速。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将预设空调温度T0通过新陈代谢参数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温度T;将预设空调流速V0通过着装参数、汽车后排室内的环境温度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流速V。
[0008]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09]A1、采集所述新陈代谢参数,新陈代谢参数包括心跳频率、体表温度、行走路程,依据新陈代谢参数计算新陈代谢修正系数a;
[0010]A2、采集所述着装参数,着装参数包括着装样式和着装厚度,依据着装参数并结合所述环境温度计算着装修正系数b;
[0011]A3、乘客设定所述预设空调温度T0和所述预设空调流速V0;
[0012]A4、依据新陈代谢修正系数a、新陈代谢系数α对预设空调温度T0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所述新陈代谢系数α从数据库中提取;且依据着装修正系数b、着装系数β对预设空调流速V0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实际空调流速V,所述着装系数β从数据库中提取。
[0013]优选的: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计算公式为T=T0(1+a*α),a取值范围[

0.2,0.2],α取值范围(0,1);所述实际空调流速V计算公式为 V=V0+b*β,b取值范围[0.2,2.0],β取值范围(0,1)。
[0014]优选的:还包括,
[0015]A5、实时监测乘客乘坐过程中是否调节后排室内的空调温度T`和空调流速V`,所述空调温度T`为此时的实际空调温度T,所述空调流速 V`为此时的实际空调流速V;
[0016]A5.1、若没有调节空调温度T`和空调流速V`,则将所述新陈代谢系数α、所述着装系数β储存至数据库;
[0017]A5.2、若调节空调温度T`,则根据所述空调温度T`、预设空调温度T0和所述新陈代谢修正系数a重新计算新陈代谢系数α,新陈代谢系数α计算公式为α=(T`

T0)/(a*T`);若调节空调流速V`,根据所述空调流速V`、所述预设空调流速V0和所述着装修正系数b重新计算着装系数β,着装系数β计算公式为β=(V`

V0)/b;将重新计算的新陈代谢系数α和着装系数β均储存至数据库;
[0018]A5.3、若乘坐过程中多次调节后排室内的空调温度T`和/或空调流速V`,则调节一次,重复一次步骤A5.2,将重新计算的新陈代谢系数α和/或着装系数β储存至数据库,并替换掉当前乘坐过程中上一次储存的新陈代谢系数α和/或着装系数β。
[0019]优选的:将储存至数据库的所述新陈代谢系数α、所述着装系数β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进行分组,分别重新计算每一组内所有新陈代谢系数α的均值、所有着装系数β的均值。
[0020]优选的:所述数据库内每一组的新陈代谢系数α计算公式为α=[(α
12

22

32
+
···

n2
)/n]1/2
,α
n
为第n个储存至所述数据库的新陈代谢系数值;所述数据库内每一组的着装系数β计算公式为β=[(β
12

22

32
+
···

n2
)/n]1/2
,β
n
为第n个储存至所述数据库的着装系数值。
[0021]相应的:多参数影响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调节系统,包括信息输入模块、传感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用于乘客输入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
[0022]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乘客的行走路程、心跳频率和体表温度,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且与信息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0023]所述信息输入模块输入的参数包括着装参数、预设空调温度T0和预设空调流速V0;
[0024]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采集乘客的着装样式、着装厚度和后排室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处理模块依据乘客的行走路程、心跳频率和体表温度分析计算实际空调温度T,依据乘客的着装样式和着装厚度、环境温度分析计算实际空调流速V,将该计算结果传输至汽车后排室内的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实际空调流速V控制空调的温度和流速;
[0025]所述数据库模块储存信息处理模块的数据,数据库模块为云端数据库且与信息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计步传感器、心跳频率传感器和体表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模块由乘客携带,或安装及承载乘客使用的智能手机中。
[0027]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空调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空调控制器与空调的风量控制电路、风向控制电路无线通信连接或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为AT89C52单片机、PLC工业控制机、微型集成CPU工控主板中的一种。
[0028]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环境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后排室内;所述的环境温度传感器为中央空调 YMAC YCAE温度传感器或轿车上使用的环境温度传感器。
[0029]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方法使用的系统包括信息输入模块、传感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用于乘客输入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乘客的行走路程、心跳频率和体表温度,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且与信息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信息输入模块输入的参数包括着装参数、预设空调温度T0和预设空调流速V0;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采集乘客的着装样式、着装厚度和后排室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处理模块依据乘客的行走路程、心跳频率和体表温度分析计算实际空调温度T,依据乘客的着装样式和着装厚度、环境温度分析计算实际空调流速V,将实际空调温度T、实际空调流速V传输至汽车后排室内的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实际空调流速V控制空调的温度和流速;所述数据库模块储存信息处理模块的数据,数据库模块为云端数据库且与信息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计步传感器、心跳频率传感器和体表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模块由乘客携带,或安装及承载于乘客使用的智能手机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环境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后排室内;所述的基于乘客热舒适感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优化调节方法为:将预设空调温度T0通过新陈代谢参数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温度T;将预设空调流速V0通过着装参数、汽车后排室内的环境温度修正,得到实际空调流速V;包括以下步骤:A1、采集所述新陈代谢参数,新陈代谢参数包括心跳频率、呼吸频率、体表温度、行走路程、出汗量,依据新陈代谢参数计算新陈代谢修正系数a;A2、采集所述着装参数,着装参数包括着装样式和着装厚度,所述的着装样式包括衣服长短或裤子长短、衣服厚度或裤子厚度、衣服数量或裤子数量、春或夏或秋或冬的衣服、春或夏或秋或冬的裤子;所述的着装厚度指的是衣服或裤子的厚度为较薄、薄、中、较厚、厚;依据着装参数并结合所述环境温度计算着装修正系数b;A3、乘客设定所述预设空调温度T0和所述预设空调流速V0;A4、依据新陈代谢修正系数a、新陈代谢系数α对预设空调温度T0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所述新陈代谢系数α从数据库中提取;且依据着装修正系数b、着装系数β对预设空调流速V0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实际空调流速V,所述着装系数β从数据库中提取;所述实际空调温度T计算公式为T=T0(1+a*α),a取值范围[

0.2,0.2],α取值范围(0,1);所述实际空调流速V计算公式为V=V0+b*β,b取值范围[0.2,2.0],β取值范围(0,1);A5、实时监测乘客乘坐过程中是否调节后排室内的空调温度T`和空调流速V`,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